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農業、農村和農民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農業、農村和農民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農業、農村和農民 》是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山,王小映,廖永松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農業、農村和農民
  • 作者:張曉山,王小映,廖永松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2319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史達林論農業、農村、農民》比較系統、完整地編人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有關論述,編選自他們的著作、筆記、書信等。論述發表時限為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史達林論農業、農村、農民》摘編了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農業生產方式、土地所有制、地租、農民的階級屬性、工農關係、農村發展、城鄉關係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反映了他們在上述方面的思想和理論貢獻。

圖書目錄

上編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農業
一 論農業生產方式
(一)農業分工和家庭經營
1.野蠻時代是學會畜牧和農耕的時期
2.遊牧部落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這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3.從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中,也就產生了第一次社會大分裂,分裂為兩個階級:主人和奴隸、剝削者和被剝削者
4.隨著畜群和其他新的財富的出現,便發生了對家庭的革命
5.如此多樣的活動,已經不能由同一個人來進行了;於是發生了手工業和農業分離的第二次大分工
6.耕地起初是暫時地,後來便永久地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個體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的經濟單位
7.文明時代創造了一個不再從事生產而只從事產品交換的階級——商人
8.農民家庭就像商品生產一樣,有它本身的自然形成的分工
9.農業家族內的自發的分工,達到一定的富裕程度時,就有可能吸收一個或幾個外面的勞動力到家族裡來
(二)農業集約規模經營
1.利用水渠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設施成了東方農業的基礎
2.讓聯合的勞動者來經營大規模的農業,才能利用一切現代工具、機器等等
3.孤立的活動越來越為人們的聯合活動所代替的趨勢
4.如果說機器在農業中的使用大多避免了機器使工人遭到的
……
二 論土地所有制
三 論土地價格和地租
中編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農村
下編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農民
後記

作者簡介

黨聖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兼職有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會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國家出版基金評審等。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史、傳統思想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夏靜,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聘任專家。兼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國家出版基金會評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類會評專家等。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工作。
李昕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兼職: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文藝媒介學、媒介美學、馬克思主義文學與文化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