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德拉凡

馬克·德拉凡(Mark Delavan,1959-),美國低音男中音,1959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 就讀於大峽谷學院(現為大學)主修藝術,獲藝術學士學位,父母都在西敏寺合唱團(Westminster Choir)。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德拉凡
  • 英文名::Mark Delavan
  • 出生地::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
  • 性別::男
  • 國籍::美國
  • 出生年月::1959年
  • 職業::演藝 男中音
  • 畢業院校::大峽谷學院
個人簡介,演唱聲部,代表作品,

個人簡介

馬克·德拉凡是一位聲音強大的戲劇男中音,出道以來出演的劇目角色有:《Der Fliegende Holländer》、《弄臣》、《麥克白》、《Gianni Schicchi》、《Falstaff》等同名角色,《Les Contes d'Hoffman》中的四個惡人,《Tosca》中的Scarpia,《Attila》中的Ezio,《卡門》中的Escamillo,《Lucia di Lammermoor》中的Enrico,《Roberto Devereux》中的Nottingham,《阿依達》中的Amonasro,《Il Tabarro》中的Michele,《Salome》中的John the Baptist等等。

演唱聲部

男中音是一種介於男低音和男高音之間的聲部。大體有較高和較低的兩類,前者的音域一般為F-g1,相當於現在一般稱之為男中音的音域,後者為E—e1或f1。(較低的音域)稱之為“低男中音”。
在浪漫主義時期的義大利,由於作曲家套用音域的擴展,男中音越來越多地扮演複雜的角色,因此,在羅西尼作品中男中音音域與男高音相似。如貝利尼《海盜》中的恩奈斯托,《清教徒》中的泰爾波等等。
無獨有偶威爾第的歌劇從《弄臣》開始要求歌唱家把胸聲提到較高的音區因此“威爾第男中音” 出現了。大歌劇的黃金時代,作曲家們也紛紛模仿威爾第,如托馬的《哈姆雷特》、德彪西《佩里阿斯與梅麗桑德》中都安排了極具個性的男中音角色。在德國也有“表演性男中音”、“英雄男中音”、“高音—男中音”、“騎士男中音”和“低音—男中音”的細分;他們還把一些音區偏高、音色輕巧、帶鼻音的稱作法國男中音。

代表作品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弄臣》、《麥克白》、《Gianni Schicchi》、《Falstaff》。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