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宗(1903—1987),甘肅廣河人,回族。出自於行伍家庭,1921年投身於青海馬麒的巡防營,1929年隨馬步青部由青海調防陝西,被編入馬鴻賓師,中原大戰後被馬鴻逵收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馬光宗率部入綏西,參加抗戰。抗戰勝利後,升任馬鴻逵部168師師長,1949年9月21日在寧夏通電起義,為寧夏人民避免戰禍、保護國家財產物資做出了有益貢獻。1950年,被分配到西北軍區參議室任參議。1953年後歷任甘肅省人民代表,全國第四屆、五屆、六屆人大代表,政協甘肅省第一、二、三、四、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民革甘肅省委員會常務委員、秘書長、副主任委員等職。1987年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光宗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甘肅廣河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87年
人物生平,戰爭經歷,圍堵紅軍,抗擊日軍,和平起義,
人物生平
馬光宗(1903—1987),甘肅廣河人,回族。出自於行伍家庭,早年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1軍騎兵2團團長。1935年參與圍堵紅軍西進。1936年任第15路軍騎兵第1旅旅長。
抗日戰爭時期,第81軍(軍長馬鴻賓)馬鴻逵師騎兵第1旅旅長,率部駐防綏西,配合傅作義部阻擊日軍。1939年任第11軍騎兵指揮官兼騎兵1旅少將旅長。
國共內戰時期,1945年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1軍168師師長。1946年任整編第18師168旅旅長。1947年第11軍改稱整編第18師,師長仍為馬敦靜(馬鴻逵之子)。10月下旬,人民解放軍第二次進攻榆林,該師鼎力相救,迫使人民解放軍再次撤圍而去。1948年隸屬西北軍政長官公署。1948年馬鴻逵、馬敦靜父子相繼逃往重慶後,1949年5月繼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中將軍長,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銜。在寧夏戰役中,第11軍大部被殲。1949年9月23日率第11軍殘部在寧夏省中衛通電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西北軍區參議室參議,甘肅省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等職。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甘肅省委主任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7年8月28日因病在蘭州逝世,終年84歲。
戰爭經歷
圍堵紅軍
1935年參與圍堵紅軍西進,1936年6月21日紅軍包圍下馬關後,馬鴻逵部騎兵營長孔慶福和縣長董天祥率部死守,馬鴻逵亦從銀川派出騎兵部隊前往助戰。紅軍為避免傷亡,採用政治攻勢,圍城兩個星期,城內無水,人心恐慌,紅軍向城內喊話,宣傳黨的政策。因此,在我軍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守城壯丁隊紛紛起義。紅軍逐於6月27日進城,營長孔慶福跳城逃跑,偽縣長下落不明,全營人馬被俘。6月28日,紅軍進攻下馬關以北40里的韋州城,當時駐守韋州的有馬鴻逵騎兵第一團第三營,還有地方保全隊一百餘人,壯丁三、四百人。7月3日,紅軍攻到韋州城下,曾一度攻上城牆,城內守軍向馬鴻逵告急救援。馬鴻逵認為韋州在軍事和政治上都居重要地位,韋州有失,危及金積、靈武、老巢艱川難保,必須堅守。遂急派騎兵一、二、三、四團及保全隊騎兵一部,總計1000多人,另附炮兵一部,由騎兵二團團長馬光宗指揮,從金積、靈武一帶馳援韋州。7月4日晨援軍到達韋州城下,紅軍退守紅城水因而韋州城在西征時一直未能解放。
抗擊日軍
1936年8月任第11軍騎兵第1旅少將旅長,1937年11月任第17集團軍騎兵指揮官兼騎兵第1旅旅長,
1938年5月,寧夏回族愛國將領、時任綏西防守司令的中將軍長馬鴻賓,奉命率81軍和馬鴻逵部騎兵一旅(旅長馬光宗)、騎兵二旅(旅長馬義忠)開赴綏遠省西部的五原、臨河抗日前線,統歸綏西前線傅作義將軍指揮。
1939年夏秋之交,日軍千餘人從包頭乘坦克、裝甲車、汽車向81軍35師205團、206團的五原縣烏拉腦包陣地進攻。在81軍參謀長馬惇靖、35師師長馬騰蛟的指揮下,與敵刺刀見紅。敵不支,驚慌失措地鑽進裝甲車和部分汽車逃回包頭。35師初戰告捷。
1940年1月30日,日軍駐偽蒙的司令官岡部直三郎糾集機械化第26師(中將師團長黑田重德)、騎兵集團軍以及德王、李首信、王英的偽蒙軍6個師,共4萬多人,配有飛機、坦克、裝甲車、重炮、各種毒氣彈、千餘輛汽車,兵分三路向綏西進攻,企圖將綏西的國民黨抗戰部隊圍殲於五原縣地區,氣焰十分囂張。
2月1日早晨,敵機輪番轟炸我烏鎮陣地後,日寇主力第3路第26機械化師團萬餘人,分乘780餘輛汽車、裝甲車、坦克瘋狂向35師205團的司儀堂陣地、208團的烏布浪口陣地撲來。敵我雙方激戰數回合,至夜9時,我雖傷亡慘重,但仍固守陣地。敵見久攻不下,竟向我陣地施放毒氣彈。81軍雖事先準備了簡易的紗布包鋸末的防毒氣口罩,但因毒氣太濃,輕者流鼻涕、淌眼淚、咳嗽,尚能勉強作戰;重者則胸悶、頭痛、嘔吐,根本無法作戰。至夜10時,馬騰蛟師長令206團2營增援,但寡不敵眾,208團於夜11時失守烏布浪口陣地。
次日拂曉,堅守司儀堂陣地的205團與敵展開了刺刀戰。官兵們的刺刀捅彎了,就抱住敵人用牙咬,或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但是,35師終因武器低劣和寡不敵眾而全線敗退。8時,敵機械化部隊進至臨河,與傅部35軍和寧夏馬光宗的騎一旅等部激戰6小時後,相繼占領臨河、五原。
當時遠在重慶開會的馬鴻賓得到81軍綏西敗退的訊息後,立即飛返當時的寧夏磴口縣,組織搶救傷員,重整部隊兩個團,令35師104旅旅長馬培清重返綏西前線,繼續在傅作義將軍指揮下,收復失地。
3月20日夜12時,傅作義將軍率35軍及寧夏35師等部向日軍反攻。雙方激戰兩天,我軍終於收復臨河、五原,擊斃日軍中將師團長水川及其日偽軍數千人,從此日軍再未敢進犯綏西。
據戰後統計,35師原有5000餘人,在這次戰鬥中犧牲千餘人,傷2000人,其中凍傷者就達700多人。在後來尋找35師烈士們的遺體時發現,有的官兵雖面目全非、肢體不全,但嘴裡仍死死咬著敵人血淋淋的耳朵;有的官兵雖傷痕累累,但帶血的雙手卻緊緊抱住敵人不放,仇恨的十指深深摳進敵人的肉里,難以拉開……悲壯的場面,催人淚下。
和平起義
1940年5月,當35師重返五原烏布浪口陣地時,當地百姓自發地用極其隆重的安葬儀式,重新埋葬了千餘名回漢族英烈們的忠骸,並立石碑,流芳千古。1944年10月任第11軍168師師長,1946年4月任整編第18師168旅旅長,1949年5月任第11軍中將軍長,9月23日在寧夏中衛通電起義。9月中旬,在寧夏軍政當局決定和平起義之前,馬鴻逵向蔣介石的專機組要了一架運輸機,飛抵銀川機場來接高級軍官的家屬,被參加和平解放寧夏的十一軍軍長馬光宗扣留,移交給接管銀川市的解放軍。駐守機場的解放軍某連隊指戰員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真飛機,他們怕它飛跑了,就用繩子把機翼像包裝託運大件一樣綑紮起來,另用一根繩子一頭套著機身,一頭掛在大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