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卡·馬倫齊奧
- 外文名:Luca Marenzio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地:義大利科卡利奧小鎮
- 出生日期:1553年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音樂之花、獨自沉思
早年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發展歷程
16世紀末—17世紀初,盧卡·馬倫齊奧(Luca Marenzio,約1553—1599)堪稱是聞名於整個歐洲的牧歌作曲家,蒙特威爾第把他看作當代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道蘭(John Dowland,1562—1626)稱他為“最著名的盧卡·馬倫齊奧”。當時歐洲北方最重要的音樂出版商之一安特衛普的彼埃爾·法萊斯(Pierre Phalèse),在1593—1594年和1609—1610年間兩次出版了馬倫齊奧的多聲部牧歌全集。這些作品1580年曾經在義大利出版過。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多次再版,在當時對一個作曲家的作品來說這是很少見的。Pierre Phalèse完全相信馬倫齊奧的音樂出版以後會變得非常流行,能夠為他帶來很大的利潤。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德國,紐倫堡的Peter Kauffmann也分別在1601年和1608年出版了馬倫齊奧的五聲部牧歌和六聲部牧歌全集。而在英國,1588年出版的馬倫齊奧的一本牧歌集,是英國出版的最早的一部義大利牧歌集,此後一段時間裡,馬倫齊奧的牧歌在英國比其他任何一位義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出版得都要多。
為什麼馬倫齊奧的牧歌在當時如此成功?他的同時代人Vincenzo Giustiniani為我們提供了部分的答案。他告訴我們在他年輕時(1580年代)出現了一種新的音樂趣味,馬倫齊奧是最典型的代表。這種音樂的特點在於,這是一種“新穎的風格,非常悅耳,有簡單的對位,沒有複雜的技巧”。這種音樂風格依然是多聲部的,但是建立在美麗而流動的旋律之上。馬倫齊奧收錄在他1580年出版的第一卷牧歌集中的五聲部牧歌Liquide peale(《流動的珍珠》),就是一則關於這種“新發現的喜悅”的宣言。這首作品非常著名,很快就出現了器樂改編版(Giovanni Terzi,1593)和詼諧的模仿之作(Adriano Banchieri,1601)。
這首牧歌有簡短但是充滿情感的歌詞,其大意如下:
愛神從她的眼中帶來流動的珍珠
作為對我的熱情的回報。
但是,啊,我的心
劇烈地燃燒著,
啊,僅僅是最初灼熱的傷害
已經足以把我帶向死亡。
優雅的開頭允許馬倫齊奧將作品沐浴在一種甜蜜和優美的氣氛中,首行詩句Liquide perle Amor da gl'occi sparse重複演唱,旋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明亮而活潑。然而從第三行詩句Ma, lasso, ahimè, che'l core開始,情緒陡然轉入一種悲傷哀慟之中,直至最後以死亡的熱情召喚結束。Giovanni Terzi將這首牧歌改編成為二把琉特琴而作的器樂曲,1593年出版於威尼斯,這首器樂改編曲延續了馬倫齊奧原作中那種精緻的哀輓風格。即使在最憂鬱的時刻依然能保持其精微敏感的體驗,這正是馬倫齊奧音樂的特點,正如現代的馬倫齊奧研究學者Marco Bizzarini指出的,他的音樂中那種“精巧和愉悅”的維度不僅是他早期音樂風格的特徵,同時也是理解他何以能夠獲得國際性成功的鑰匙。
盧卡·馬倫齊奧可能於1553年出生在布雷西亞附近的科卡利奧小鎮,早年在布雷西亞接受了最初的教育。他在音樂上的啟蒙老師,據他的傳記作者說,可能是曼圖亞貢扎加莊園僱傭的樂師喬瓦尼·孔蒂諾。
馬倫齊奧此後一生都以羅馬為生活的中心點。1574年—1586年他在羅馬服務於紅衣主教路易吉·德斯特托以及另一些富有的資助人。1579年,梵蒂岡唱師班有一名空缺,紅衣主教托人為他想辦法,卻因為教皇身邊有人阻撓而未獲成功。不久,馬倫齊奧的第一部五聲部牧歌集出版。1580—1581年間,馬倫齊奧陪同主教訪問費拉拉,他在那裡出版的第二、第三部牧歌集獻給了主教的親戚阿方索公爵和他的妹妹盧克雷齊婭。從費拉拉回到羅馬後,此後五年里馬倫齊奧出版了七本牧歌集、一本經文歌集和五本坎佐納。很快他的作品風靡了歐洲的許多地區,不僅在義大利屢屢再版,在北方也供不應求,在英國更擁有眾多的崇拜者。馬倫齊奧成為了歐洲最出名也最受歡迎的音樂家。
儘管如此,馬倫齊奧還是要經常為籌措生活費用和等待發放薪金而發愁。這似乎是那個時代歐洲音樂家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蒙特威爾第也曾經憤怒地寫信給他的資助人曼圖亞公爵的私人秘書,抱怨道他的工作是如此之多,而他已經很久沒有拿到薪水了。1580年代後期對馬倫齊奧來說似乎是一個困難的時期。1586年他的資助人紅衣主教路易吉·德斯特托去世。當時馬倫齊奧與歐洲很多宮廷都有交往,包括曼圖亞公爵、法國國王、托斯卡尼大公在內的許多宮廷都曾經都曾經邀請過他,最後他去了佛羅倫斯,在那裡為美迪奇家族的菲迪南多公爵服務了一年。1590年他回到羅馬,服務於年輕的維托里奧·奧西尼公爵,隨後又成為擁有很大權力的紅衣主教辛齊奧·阿爾多布蘭迪尼的隨從。1595—1598年期間,他被迫成為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音樂教師。在經歷了幾個波蘭的嚴冬以後,他成功地逃離那裡,在1598年下半年回到羅馬。馬倫齊奧於1599年8月22日在羅馬去世,死後安葬在羅馬盧奇那區聖洛倫佐教堂的墓地。
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馬倫齊奧創作了超過400首牧歌和約80首維拉內拉和坎佐內拉,出版了23部作品集,以及包括75首經文歌在內的相當數量的宗教音樂作品。在他作品中占絕大多數的,也是成為他永久的傳奇的,是他的義大利牧歌。
16世紀的義大利牧歌不同於14世紀新藝術時期的牧歌,二者除了在名稱上相同以外已沒有任何音樂風格上的聯繫。16世紀牧歌不使用疊歌,音樂織體形式多樣,以四聲部和五聲部居多,歌詞通常以多行詩文寫成,有十四行詩,六行詩,或多詩節的詩文。詩文往往具有較高的文學水平,如著名詩人彼特拉克、桑納扎羅(Jacopo Sannazaro,1455或56—1530)、塔索(Torquato Tasso,1544—1595)、瓜里尼(Battista Guarini,1538—1612)等的詩作都是牧歌經常採用的內容。16世紀義大利牧歌經歷了大致三個階段的發展。早期的牧歌中包含了許多尼德蘭作曲家的作品,主要有韋爾德洛(Philippe Verdelot,1480年代早期—1530或32)、阿卡德爾特(Jacob Acadelt,約1504—1567以後)和維拉爾特(Adrian Willaert,約1490—1562)等。韋爾德洛的牧歌表現出對音樂純淨風格的敏感性,並帶有朗誦的韻味,而且他努力讓音樂表達出詩文的內在意義;阿卡德爾特是一位具有很強表現力的抒情音樂家,他的牧歌注重旋律並突出清透的織體結構,他特別受到晚期牧歌大師蒙特威爾第的欽佩,後者還承擔起重新編輯阿卡德爾特牧歌作品的工作;維拉爾特是若斯坎之後拉絮斯之前重要的佛萊芒樂派作曲家,他的牧歌表現出清淡與雅致的風格,在音樂的表現力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16世紀中期的牧歌作曲家除了羅勒(Cipriano de Rore,1516—1565)和拉絮斯以外,開始加入更多的義大利人,有安德列亞·加布里埃利(Andrea Gabrieli,1510—1586),維森蒂諾(Nicolas Vincentino,1511—1576)等。羅勒後期的牧歌開始突出表現其個性風格,他注重主調風格與復調風格的結合,尤其對半音體系的探索影響到後人的創作。拉絮斯、蒙特威爾第等人牧歌的音樂語言都受到羅勒很大的影響。
16世紀晚期的義大利牧歌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了許多新的發展,比如具有戲劇性的風格,較多運用新的表情手法,更為精緻、典雅,採用貫穿發展的復調曲式、織體的節奏對比更加強烈,和聲風格更加大膽,出現更多的半音化的嘗試,主調風格進一步趨於明朗化等等。這是一個從文藝復興晚期嚴肅的聲樂風格向巴洛克多姿多彩的“新音樂”過渡的時代。馬倫齊奧與蒙特威爾第、傑蘇阿爾多(Don Carlo Gesualdo,約1560—1613)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牧歌作曲家。
1580年出版的牧歌第一卷中使得馬倫齊奧獲得了國際性的知名度。除了前面提到的那首《流動的珍珠》以外,其他的作品,比如那首三聲部的Tirsi morir volea就被英國作曲家Peter Philips改編成可以由維吉納琴演奏的器樂曲。這首作品的歌詞文本有很強的色情意味,這在早期的義大利“悲喜劇”中並不鮮見。馬倫齊奧創作這首作品時,他正在羅馬服務於紅衣主教Luigi d'Este,後者也是他的第一卷牧歌集的題獻者。正如Marco Bizzarini指出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淫蕩的歌詞文本不僅能夠題獻給紅衣主教,而且在整個羅馬城——教會權力的中心地區傳唱。顯然羅馬在那時正處於一種罕見的寬鬆氣氛中……”實際上,雖然那是一個反宗教改革的時代,但是反宗教改革運動並不是鐵板一塊,Luigi d'Este之所以進入教會是因為政治的原因,他的思想並不是一直指向宗教事務的,而馬倫齊奧那帶有色情意味的作品想必也能取悅於他。
第一卷牧歌集的出版標誌著馬倫齊奧一個創作高峰期的開始,在這一時期,他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並且為自己的作品確立了二種主要的形式:五聲部和六聲部牧歌,前者他出版了9卷作品,後者則有6卷作品存世。此外,他還創作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牧歌、維拉內拉以及教堂音樂作品。
馬倫齊奧被後來的學者稱為“牧歌的舒伯特”,在他的世界裡沒有學究式的宮廷樂長的影子,他的曲子並非都是為宮廷聽眾所欣賞的技藝卓絕的表演家所作,而主要供演奏者自娛之用。後來的音樂學家們認為他的創作“是對先前牧歌中出現的所有趨勢的實踐的總結。”雖然他的風格中有很多特點,但是他的牧歌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對音樂繪詞法(word-painting)的純熟運用——一種在音樂中鏡像出歌詞中特定的詞、短語、暗示乃至雙關等意義的技巧,比如用一系列下行的旋律表示“沉沒于海中”這樣的短語、用不予解決的不協和和弦來表現“痛苦”等等。此外,他的牧歌還表現出復調技法純熟、和聲豐滿、上方聲部突出、表情手段豐富等特點。1588—1589年的佛羅倫斯時期是他牧歌創作走向成熟的時期,在後期新的創造性階段,馬倫齊奧更強調音樂中情感的表達,展現出更精微敏感的美學特徵。與藝術史上同一階段相類似,這種藝術風格也被人們稱作“風格主義”(Mannerism)。
後期馬倫齊奧卓越的音樂創作的頂峰是1599年在他去世前夕出版的五聲部牧歌集第九卷。作品的題獻者是曼圖亞公爵Vincenzo Gonzaga。這部作品集的風格完全符合於與他對音樂色彩以及憂鬱情緒的特殊嗜好。作品集的特點可以其中收錄的第一首牧歌的第一行歌詞來概括:Così nel mio parlar voglio esser aspro(“我想在我的談話中變得更加刺耳”)。這首牧歌的歌詞來自但丁的一首“岩石般的”的坎佐內。其大意如下:
我想在我的談話中變得更加刺耳,
當她那樣行動的時候。她像一塊岩石,
變得越來越堅硬,
越來越沒有同情心。
她穿著大理石的外衣,
——似乎因為她在撤退——
這樣,沒有一支離開箭囊的箭
能夠傷害到她任何一處不加防護的地方。
她殺戮,沒有人可以倖免
或者不被她致命的魅力所征服,
仿佛它們有翅膀,
抵達別人那裡,破壞任何武器。
我並不認為我可以在她面前保護好自己。
16世紀的牧歌中使用但丁的詩歌很少見,何況是這樣一首艱澀的、“岩石般的”詩。其中黑色的憂鬱並沒有向溫情脈脈的感傷主義轉化,而是變得堅硬、粗糙,好象可以慘痛得流出血來。憂鬱的情調不獨馬倫齊奧的作品所有,同時期蒙特威爾第結集出版的四和五聲部牧歌集第四卷(1603)、第五卷(1605),同樣具有相似的情感維度。更進一步地說,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代、16世紀宗教戰爭時代,憂鬱一直是文藝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16世紀的義大利牧歌許多歌詞都選自彼特拉克那些最憂鬱的詩篇,馬倫齊奧的五聲部牧歌集第九卷中也有多首。馬倫齊奧的成就在於,在晚期的作品中,他試圖重新定義牧歌的表現力,他的音樂充滿緊張,甚至使用了不協和音和半音,讓聽者迷失在心靈的幽暗迷宮裡。在那裡,時間幾乎凝固了,迷失的感覺以一種最純粹,也是令人不堪忍受的方式呈現出來。
當馬倫齊奧完成他的五聲部牧歌集第九卷時,其實也只有46歲上下。然而這部作品集毫無疑問是他音樂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塊里程碑。他過早地去世使得這成為他最後一部作品集,他的同時代人也將它視為他的音樂遺囑。馬倫齊奧去世後的一段時間,他的牧歌(特別是早期的作品)依然被看作是同類作品中的典範。但是到了1650年代,多聲部牧歌的時代落幕了。人們寧可聆聽直接在器樂的伴奏下憑記憶的演唱,也不願看到五或六個人聚在一起各自捧著歌本的演唱形式。新的單旋律歌曲完全占據了公眾的注意力,這樣的音樂更適合新興的劇場的需要,沒有多少空間留給牧歌了。多聲部復調音樂不得不調整自己的風格以適應新的審美趣味,這就是不再單純依賴人聲,而是在通奏低音的支持下更多地讓人聲、器樂構成一種“協奏”的關係。當然,牧歌並沒有完全消失,它成為一種完全私人化的表演形式在一些演唱者和聽眾中延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