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仙信俗

馬仙信俗

馬仙信俗是閩浙民眾世代傳承、崇信馬仙的傳統民間習俗。馬仙,又稱馬孝仙等,是閩東北、浙東南地區崇信的女神。因嫁不久夫亡,數十年間,婆媳相依為命,忍辱負重,殷勤奉姑至終老。其孝感動天,傳為佳話,歿後被祀為神。唐肅宗時敕封為“馬氏護國夫人”,與媽祖陳靖姑並稱為閩浙三大女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仙信俗
  • 地理標誌:福建
  • 批准時間:2014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Ⅹ-152 
  • 申報地區:福建省柘榮縣
民俗介紹,表現形式,

民俗介紹

馬仙信俗是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民俗。
馬仙信俗是閩浙民眾世代傳承、崇信馬仙的傳統民間習俗。馬仙,又稱馬孝仙等,是閩東北、浙東南地區崇信的女神。因嫁不久夫亡,數十年間,婆媳相依為命,忍辱負重,殷勤奉姑至終老。其孝感動天,傳為佳話,歿後被祀為神。唐肅宗時敕封為“馬氏護國夫人”,與媽祖、陳靖姑並稱為閩浙三大女神。馬仙孝行,也被上層社會奉為孝德典範,著名歷史人物李陽冰劉伯溫馮夢龍等均撰文讚頌之。馬仙信仰於宋元間即傳入柘榮,不僅被奉為孝德楷模,而且也成為民眾祛病化厄、禳災御患的精神寄託。每年舉行的“迎仙”廟祭儀式,各家之母親或婆婆則率女、媳到廟祭祀,講述馬仙孝道故事,傳遞孝德精神,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馬仙信俗。明清時,馬仙信俗在福寧府(今閩東)廣為流傳,根深蒂固。柘榮是馬仙信仰中心地帶,柘榮馬仙信俗活動最為典型,影響最大。其影響波及閩、浙、贛、粵和台灣及東南亞等地,信眾達2000多萬人。被譽為“仙山”的柘榮東獅山是閩浙邊界信眾朝拜馬仙的聖山,傳說山上靈岩洞是馬仙修煉處,中心場所在城關仙嶼馬仙廟。馬仙信俗千年傳承留下了諸多的文物名勝,有始於宋代的靈岩洞、始建於元代的馬仙廟、明代東獅山摩崖石刻等縣級文保單位,還有明、清時期牌匾等,有百丈岩、仙人足跡、仙人溪、仙掌泉、仙嶼等名勝。

表現形式

馬仙信俗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起舉行游盛會。其活動由以下幾個環節構成:接仙,從靈岩洞起始;獻祭、醮儀,中心場所在城關仙嶼馬仙廟;游境,在十三境依序巡遊;送仙,將馬仙神輿隆重地送回靈岩洞。同時,舉行民間藝術展演活動,主要有:台閣、戲曲、木偶、燈藝、雜技、舞蹈、燈謎等。接仙期間,母親帶兒女、婆婆帶媳婦祭拜馬仙。馬仙以孝德楷模受頂禮膜拜,逐漸演變成為民眾祛病化厄、禳災御患、保佑平安的地方保護神。
馬仙信俗活動是祈求國泰民安、人壽年豐的願景,十三境社境和諧的聯誼、傳統道孝德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以及民間傳統藝術的展演。馬仙信俗中提倡侍母孝姑、和睦鄰里、行善濟世,具有道德教育價值;其通過十三境聯誼、對建構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現實啟示價值。馬仙廟祭期間,各家庭母親帶兒女、婆婆帶媳婦祭拜馬仙,傳揚馬仙孝順公婆的美徳,使傳統孝德教化代代相傳,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幸福家庭和文明社會建設。“迎仙”儀式中,信眾以孝德、和諧、健康、平安理念貫穿活動全程,特別是倡導和傳播婆媳和諧、鄰里和睦、勤儉持家等孝德文化,具有社會道德深層教化特徵,值得在當代效仿和推行。在當代對傳統孝德教育缺失之影響下,馬仙信俗所倡導的孝德、和諧、健康、平安等理念,不僅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契合當今社會的道德教育,對弘揚傳統文化,建構和諧社會有重要現實意義和主流價值。馬俗信仰活動為柘榮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提供了一個載體的作用,許多民間藝術如提線木偶戲、布袋戲、地坪戲、抬閣裝飾、燈飾剪紙等技藝,在儀式活動中得以傳承和鞏固,並為為藝人的技藝創作及發展創造機會;馬俗信仰活動,為政府了解和保護非物質遺產的保護提供了完整的資料,為當代現代文化建設仍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及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