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堂

馬丁堂

現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所在的大樓。1905年動工,1906年落成。是一座由硬制紅磚砌就,採用鋼筋混凝土作地面的建築物。為紀念向嶺南大學前身嶺南學堂捐款的美國辛辛那提州的亨利·馬丁,命名為"馬丁堂"。1912年5月3日,孫中山先生到嶺南學堂訪問,在馬丁堂前分別與全體教職員和全校師生員工合影,並發表題為《非學問無以建設》的演講。

基本介紹

基本簡介,建築構造,建築風格,歷史記事,著名人物,

基本簡介

喧車鬧的廣州新港西路邁進中山大學的校園,頓入另一世界——林蔭大道、香花垂柳、靜水悠山,一幢幢紅牆綠瓦小樓掩映其中。就在這些建築當中,有一座簡潔而莊重的三層紅樓——馬丁堂,矗立於校園中部,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2008已經是其修建的第一百個年頭了。

建築構造

馬丁堂,編號中山大學東北區334號,原61號建築,位於校園中心草坪上的惺亭和孫中山銅像的東側。1905年,嶺南學堂成立伊始,董事會出售自己的證券,按照一位年輕外國設計師司徒敦的設計,蓋了一幢三層的樓房。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始建,1906年竣工,初時被稱作東院,與西院相對,後為了紀念為建校捐款最多的美國辛辛那提工業家亨利·馬丁(Henry Martin)先生,改名為馬丁堂。
與康樂園中的其他建築相比,馬丁堂並不算華麗,可就是這座建築,中西合璧,完整地見證了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的時代變遷。
馬丁堂長50.68、寬16.14、高15.8米,總建築面積2516.48平方米,總使用面積1572.48平方米,共分3層,11開間,另有地下室和閣樓。前後開門,南立面的正中央為主入口,兩邊各有一個左右對稱的次入口,地下室入口設在西立面下方,門前均有花崗岩台階。南門楣原標有“MARTIN HALL”,現為費孝通先生所題“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北門楣原標有“EAST HALL”,現已抹去。南立面左下角牆體裡嵌著鑿有“AD1905”字樣的岩石。整座建築從巨觀上追求一種對稱均勻的構圖,以及樸素踏實的風格。這是我國第一棟用硬質紅磚建起的房屋,也是我國最早以鋼筋混凝土做地面的建築。

建築風格

100年來,馬丁堂被深深地刻下了時代的烙印。
馬丁堂最初的建築特徵為典型的英式風格,周邊敞廊,即主要利用房間的周邊以柱廊的形式將其圍合,所形成的開敞的外廊成為室內外之間不可缺少的過渡空間和生活空間。一層使用了平緩的磚拱起裝飾作用,二三層沒有拱券,中以紅磚分割成東、中、西堂,各堂間隔牆砌壁爐。外牆為優質清水紅磚牆,牆面有磚砌花式裝飾,以及花崗岩砌出的各式線腳,具有細膩多變的風格。牆體用一皮順磚,一皮丁磚的西式砌法,磚縫用石灰砂漿勾成“燈草縫”,十分講究砌磚和拼磚藝術,給人以精緻、莊重、樸素大方之感。屋頂採用中國傳統的四面直坡頂,石棉瓦,6個壁爐的煙囪伸出屋頂。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後,嶺南大學的永久性建築上都蓋上了綠瓦,馬丁堂也從此成為了紅牆綠瓦建築特色的代表作。它第一次將中式大屋頂與西式牆身組合在一起,但在大屋頂的處理上,沒有傳統宮殿式的曲線設計,而是較為接近嶺南民居屋頂的平直處理方法,以適合鋼筋混凝土的構造和施工要求。
從建築角度講,馬丁堂並不是完美之作。這裡不得不提到的是,由於西方建築師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美感和構成法式缺乏明確的認識,所以導致了馬丁堂牆面的西式處理比較成熟,但對其中式屋頂的處理卻顯得頗為單調,尤其是馬丁堂屋頂的煙囪,顯得怪異突兀,這也可能正是這個時期嶺南地區中西合璧的折中主義建築風格盛行的體現。
1930年之前,馬丁堂屋頂南面正中加蓋了兩個老虎窗,二層和三層部分敞廊改為封閉式外廊,後來又在原柱廊上加建窗扇,柱廊欄桿改為磚砌,某些部分嵌入了嶺南建築特有的琉璃花格,這樣就完成了敞廊到封閉式外廊的轉變。與此同時,屋頂改為宮殿式歇山頂,拆除了原有的煙囪和老虎窗。外廊安裝的基本都是滿周而設的大面積窗,大多是向外平開的木框玻璃窗,這樣,外廊通風采光功能基本保留,還增加了防風防雨的功能。但不足之處就是其外廊的通透感、建築外立面的陰影美因此而相對減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丁堂外的石獅和堂內的大理石雕塑,這些精美的附屬裝飾物甚至有著比馬丁堂更悠久的歷史。南門正中央的石獅是鐘榮光先生從一個舊廟中找來的。此石獅為典型的“南獅”形象,蹲姿回首,腳踩一頭小獅子,口含飄帶,生動靈巧,肌肉部分處理柔韌而富有彈性,強調線條的流動感,採用了圓雕、浮雕、線刻等技法。
如果說南門外的石獅子是中國南方雕塑藝術的代表,那么馬丁堂一樓中廳里一對西洋石獅則與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對石獅子體形較小,具有鮮明的西方寫實特點,骨骼和肌肉表現突出,體積感較強,十分逼真。堂內的11件大理石雕塑,相傳是康有為先生在歐洲遊歷時從義大利購得(亦有人認為是從法國羅浮宮帶回),這就使這些石雕更具有紀念意義,也給馬丁堂增添了更多的藝術情調,真可謂東西文化薈萃於一堂。
總之,作為中國第一棟磚混建築,馬丁堂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對研究中國近代建築的發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歷史記事

馬丁堂建成後,就成為嶺南大學主要的教學和辦公場所。嶺南大學的師生員工大合影及其他各種集體合影,通常都是以馬丁堂為背景。 然而,馬丁堂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此,更為重要的是其百年的人文底蘊和學術積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建築也和山水一樣,都需因人而名。
1912年5月9日,孫中山應鐘榮光先生的邀請蒞臨嶺南學堂參觀,在馬丁堂前向學生作了《非學問無以建設》的演講,並與嶺南學堂教職員在馬丁堂前台階合影。鐘榮光先生與孫中山先生私交甚篤,他也是早期興中會的會員,兩人都有著強烈的革命和愛國熱情。因此孫中山對鐘榮光創辦嶺南大學表現出了高度的關懷和支持,於是就有了在馬丁堂前這次意味深長的講話。在演講中,他勉勵青年學生要立志做大事?努力鑽研科學,不可荒廢學業,這樣才能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也就是在這篇演講中,中山先生提出了“人類進化,非相匡相互,無以自存”的進步道德觀,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它突破了狹隘的眼界,在當今的社會依然會給我們深刻的啟迪。
1912年至1917年,馬丁堂內共開教室18間,嶺南學堂的中學、大學和國小最高兩年級均設於此,此外,還設有物理、化學等實驗室。馬丁堂一樓中部曾由博物館暫用,陳列動植物礦物標本、古今中外貨幣以及風俗歷史器物,嶺南大學文學教授冼玉清女士就在這裡擔任館長,一任便是25年。
冼玉清女士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嶺南第一才女、傑出的女詩人、書畫家、國學學者、廣東文獻專家,生於富裕家庭卻一生節儉、才貌出眾卻終生未婚……尤其讓我們好奇的是她與眾多名人的友誼。冼玉清在嶺南大學附中任教時,就曾經培養出了許多有成就的學生,中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就是她的學生之一。在校期間,冼星海的學識深得冼玉清的賞識,後來又獲得她的資助赴法留學,兩人之間形成了深厚的師生情誼。另外冼玉清與陳寅恪的知音友情在學術界也一直被傳為佳話。學術上,二人思想交匯碰撞,互相欣賞,陳在贈與冼的《題冼玉清教授修史圖》中稱讚冼玉清“流輩爭推續史功,文章羞與俗雷同。若將女學方禪學,此是曹溪嶺外宗。”生活上,冼玉清參加了陳家許多事務的決策,甚至陳家子女婚姻。“香江烽火夢猶新,患難朋交廿五春。此後年年思往事,碧琅玕館吊詩人。”這就是在冼玉清去世後陳寅恪所做的輓詩,足見二人的知己之交。此外,陳忠凡、陳垣、葉恭綽、沈尹默、柳亞子、秦牧、梁羽生、陳毅元帥及夫人張茜等名流耆宿都與冼玉清有著深厚的交情,看來這位學界奇女子的魅力不能不讓我們由衷地感嘆。今天,當我們徜徉於淵雅的小路,駐足馬丁堂時,是否還能感受到她那與眾不同的風範和冰清玉潔的氣質呢?
到了1948年,馬丁堂主要作為圖書館使用,教育系辦公室和另外的兩間教室也在此地。1982年中山大學圖書館建成之前,馬丁堂是中山大學的主要圖書館。許多著名的學者都在這裡主持過圖書館工作,如享有“北劉南杜”盛譽的圖書館學大師杜定友先生,著名圖書館學家袁同禮先生,著名教育家陳一百先生,中國近現代檔案學奠基人,著名圖書館學家、目錄學家、史地學家周連寬教授,著名的目錄學家、版本學家何多源先生,校圖書館原館長、中山大學信息管理系創辦人連珍先生等。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復辦以後連同博物館,於1983年一起遷入馬丁堂,圖書館遷至馬崗頂的新館。如今,馬丁堂是人文科學學院人類學系、中國族群研究中心、人類學博物館及華南文化遺產研究保護與教學中心所在地。

著名人物

提起中國的人類學,沒有人不會想起中山大學,這一門國際化的學科在中國的發展可謂充滿荊棘,直到今天依然還處在起步階段。然而,自從1948年楊成志先生創辦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以來,這裡的學術傳統就一直被傳承下來,時至今日更加發展壯大。楊成志、顧頡剛、鐘敬文、陳序經、羅香林等大師級人物曾在這裡默默耕耘,培養出了江應?、王興瑞、梁釗韜、戴裔煊等著名學者。80年代之後,黃淑娉、容觀瓊、商志香覃、曾騏等著名教授,受聘任教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一輩輩為中國的人類學事業奮鬥不息的莘莘學子,從承載了他們的光榮與夢想、激情與驕傲的馬丁堂啟程,嶄新的人類學系正在他們的努力下茁壯成長。望著門楣上費老那蒼勁有力的題字,我們看到了這位為中國的人類學、社會學貢獻一生的老人的殷切期望。
馬丁堂的特殊歷史意義和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1996年馬丁堂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建築學會評為中國優秀近代建築之一;1997年被定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與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攜手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被廣州市城市規劃局列入近代、現代優秀建築群體保護名錄;2002年8月被廣東省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嶺南大學時期的馬丁堂嶺南大學時期的馬丁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