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龍(1499—1571)明農學家、書法家。字負圖,號孟河,別號玉華子。溧陽人。馬性魯子,馬從謙侄。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翰林院檢討,授南京國子監司業。因母親年老多病,五次上疏請求返里養親,方得批准。三十八年分校禮闈,擢南少司成攝大司成事。辭官回溧陽後建務本書院,構築館舍,讀書著述。曾捐資設義田,恢復盤龍堰,改築盤龍橋,重建尊經閣等。招募農民墾種,採用分成制,把收穫的一半給傭工,一年後荒地全部得到開墾並取得好收成。根據自己的農事經驗編輯《農說》,以陰陽理論闡述農業生產,特別是水稻生產,在農學思想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另著有《農經》、《字帖》及《玉華子遊藝集》24卷,石刻書法有《重修廣化庵記》、《楷書石碑》。工書。法懷素《聖母帖》,遒勁飄逸,自謂懷素以後一人。去世後入祀鄉賢祠和忠孝祠。
基本介紹
簡介,生平,作品,《農說》,
簡介
工書,法懷素聖母帖頗得筆法。作字懸腕運肘,落管如飛,頃刻滿幅,自謂懷素以後一人。然評者謂其奇怪,為書法一大變。又謂用筆本流迅,而乏字源,濃淡大小,錯綜不可識,拆看亦不成章。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嘗書桃花源記卷。卒年七十三。
生平
馬一龍出身於官僚家庭,其父馬性魯曾任雲南尋甸(今尋甸自治縣)知府,因瘴氣病死任上。從此家境貧困,曾一度依靠表兄的幫助度日。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馬一龍考中進士,被選授為南京國子監司業。因母親年老多病,他辭官回到故里溧陽。但生活依舊清貧。為擺脫貧困,他召集了當地的一些老農來商量對策。
早從正統(1436—1449)至天順(1457—1464)年間開始,溧陽地區的農民因不堪繁重的賦稅剝削,多棄地外流或棄農經商,留下了大量的荒地。馬一龍認為這些荒地不僅可以耕作,而且可以致富,他決心把“力田養母”做為自己平生最大的志願。於是便招募農民進行墾種,採用分成制的辦法,把田裡收穫的一半給傭工,一年之後、荒蕪的土地全部得到開墾,並取得了好收成。
作品
著有《農經》、《字帖》、《遊藝集》,石刻書法有《重修廣化庵記》和《楷書石碑》。 《列卿記、藝苑巵言、詹氏小辨、書史會要、澄懷堂書畫目錄》。
《農說》
馬一龍在僱工墾種的過程中,親自和傭工一起參加勞動,注來於阡陌之間。他發現傭工所做雖是農活,卻不懂得農事道理。當時的人們都不願務農而去謀求商業利潤,結果導致事倍功半,十室九空。對此他深感憂慮,便根據自己的農事經驗寫下了《農說》一書。此書篇幅很小,書中文辭過於深奧,總的說來,多為理論性內容。馬一龍繼承了傳統的重農思想和三才理論。他針對當時社會棄農經商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君、民、食、農、力的關係,得出了“農為治本,食乃民天”的結論,再次強調了農業的重要性。並提出“力足以勝天”的口號。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強調人力的同時,非常重視知識(也即智力)的作用,他說:“知不逾力者,雖勞無功”。他認為一個好的農夫,必須智力和體力兼備,所謂“上農者,智、力並至”。用他的話來說,智,主要表現在“深於農理”,即深知農業道理。力,即“勤於農事”。智力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知時(即天時)、知土(即土性)和知其所宜(即農作物)3個方面,他說:“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矣。知其不可先乎?”馬一龍把知識的重要性放在首位,這較前代農學家又有了進步,是對“三才”理論的發展。馬一龍說:“知時為上,知土次之。知其所宜,用其不可棄。知其所宜,避其不可為”。他用陰陽、氣的學說詳細地闡述了天時、地脈與農業生產三者之間的關係。 根據“陽主發生,陰主斂息”的原理,馬一龍提出了“畜陽”之說,認為“繁殖之道,惟欲陽合土中。運而不息;陰乘其外,謹毖而不出”。為了畜陽,他提出一項整地措施,即整地的早晚,應做到“冬耕宜早,春耕宜遲;雲早,其在冬至之前;雲遲,其在春分之後”。對整地的深淺,他要求“啟原(地勢高的田)宜深,啟隰(地勢低的田)宜淺”,“九寸為深,三寸為淺”,“深以接其生氣,淺以就其天陽”。在整地的質量方面,他不僅要求“翻抄數過”,使“田無不耕之土,則土無不毛之病”。消滅“縮科”現象,而且要求“細熟平整”,“旋抄旋耙,旋耙旋蒔”。 根據陰陽辯證原理,馬一龍還提出了防止作物“瘋長”的辦法,他說:“今有上農,土地饒,糞多而力勤,其苗勃然興之矣。其後徒有美穎,而無實粟,俗名肥(月曷)。此正不知抑損其過而精泆者耳。其法何?以斷其浮根,剪其附葉,去田中積污以燥裂其膚理則抑矣。”這種抑制根系和葉片增長來防止作物徒長的辦法今天仍在使用,但這僅是治標。為此,馬一龍又進一步提出了固本的辦法。 作物發生徒長往往是由於追肥不當而引起。古人認為生物的生長與地氣有關。馬一龍就這樣說過:“草木之生,其命在土,生成化變,不離土氣。”在此之前,人們就認識到“土敝則草木不長,氣衰則生物不遂”。當土敝氣衰發生之時,一般都採用增施追肥的辦法來補救,用馬一龍的話說,即“將衰而沃之,助其力也”。然而,“滋其衰者,過滋或至於不能勝而病矣”,也就是追肥的多少很難把握[到明朝末年湖州漣川沈氏才發現了看苗色下接力(即追肥)的辦法]。因此,馬一龍提出了“滋源”、“固本”的辦法,從根本上來防止徒長的發生。他說:“沃莫妙於滋源,壯須求其固本”。滋源即強調使用基肥。“固本者要令其根深入土中。 法:在禾苗初旺之時,斷去浮面絲根,略燥根下土皮,俾頂根直生向下,則根深而氣壯,可以任其土力之發生,實穎實栗矣。”這實際上是對傳統的耘田烤田技術做了理論上的說明。馬一龍還繼承了前人關於作物病蟲害的氣候生成學說,認為病蟲害的發生與天時有關,提出了灌水、長牽、疏齒披拂及石灰桐油布葉的防治方法。從生物生長與“氣”的關係出發,他還對傳統的浸種育秧方法提出了批判,認為這種方法“胎中受病”、“祖氣不足”。為此,他提出了兩種育秧方法,一是在冬至以後,於地勢高的地方選擇一塊苗圃,治熟,布上種子,蓋上疏草,防止鳥雀,培上草木灰,澆上水,至清明,又澆上肥水,促使發芽,然後除草施肥,促進生長。二是用草包裹種子,懸掛在有風的屋檐下,春季後放在深水汪中,不要使它接近泥土,半個月後布種生芽。這種方法與《齊民要術》所記載的,而且至今仍沿用的傳統浸種方法有所不同。馬一龍提出的方法雖然沒有得到推廣,卻值得研究和總結。 在對農業生產的天時、土性、人力、種穀等做了全面的論述之後,馬一龍集中地講述了水稻栽培,特別是水稻移栽和田間管理。他認為水稻移栽的意義在於“二土之氣,交並於一苗,生氣積盛矣。”移栽時要求縱橫成列,以便於耘盪。密度應根據土壤的肥瘠來確定,肥田密植要合理,瘠田不可以密植,一般每畝在7200棵到10000棵以上。他認為耘盪要早,以防患於未然,“與其滋蔓而難圖,孰若先務予決去”。他還提出了看苗色耘盪說。“多苗新土。黃色轉青,乃用耘盪”。他認為,耘盪雖以去草,實以固苗。因為田裡的浮泥容易產生橫根,而浮泥下的土層又堅實,頂根又扎不下去。頂根入士不深,橫根又長在泥面上,則作物所得到的土壤肥力不多,長得儘管茂盛,抽穗卻不多。耘盪的功效在於抑制橫根生長,促進頂根入土,以吸收更多的養分,提高每株的穗數和粒數。可見,這裡所說的固苗是固本的具體化。 總的說來,馬一龍的《農說》不外乎“畜陽”、“足氣”、“固本”等項,它的成就和弱點都表現在這上面。即《農說》是古代農書中不可多得的一篇純理論性專著。但其大道理太多,充滿了理學家的氣息,又往往借題抒懷,不太切合農業實際。從農學史來說,馬一龍的農學理論也並無開拓之功,但他將前代的農學理論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使之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卻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