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焦腐病

香蕉焦腐病

發於香蕉植被的真菌病害,發展迅速。果實生長期間,果實組織上的菌絲可呈潛伏侵染狀態,果實成熟後病菌活動增強,採收後期或貯運時出現蒂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蕉焦腐病
  • 外文名:Banana collar rot
  • 病原中文名:可可球二孢
  • 病害分類:真菌
基本信息,病原介紹,病害症狀,發病規律,防治辦法,

基本信息

病害中文名:香蕉焦腐病
病害英文名:Banana collar rot
病原中文名:可可球二孢
病原學名: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Criff. Et
分類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門腔菌綱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屬,可可球二孢
病害分類:真菌

病原介紹

子囊果埋生,近球形,暗褐色,大小224~280×168~280(μm),孔口突出病組織。子囊棍棒狀,壁雙層,具擬側絲。子囊孢子8個,橢圓形,單胞,無色或淡色,21.3~32.9×10.3~17.4(μm)。分生孢子器真子座,球形、近球形,直徑112~252(μm),單個或2~3個聚生在子座內。分生孢子初單胞無色,成熟後雙胞褐色,表面有縱條紋,大小19.4~25.8×10.3~12.9(μm)。

病害症狀

蕉梳最初局部變褐,逐漸擴大,使整個冠部變黑,並向果指擴展,整個冠部變黑腐爛。果指從果蒂開始變黑,迅速擴展,病部腐爛,果肉發黑,後期可見發黑部位長出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發病規律

病原菌在果園病葉上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3~4月春季梅雨季節,病部或病殘體上釋放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飛濺傳播,常引起花穗、幼果發病,進入颱風侵襲季節,病菌孢子隨雨水從扭傷的果柄或颱風暴雨或人為傷口侵入果皮,果實生長期間,果實組織上的菌絲可呈潛伏侵染狀態,果實成熟後病菌活動增強,採收後期或貯運時出現蒂腐。此外,採收後該菌從果柄剪口處侵入比例也不小,氣溫28~33℃發病重。

防治辦法

(1)選育抗病品種。
(2)注意及時清除果園的病殘體集中燒毀,可減少菌源。
(3)加強管理。
(4)采果最好安排在近中午時分,果剪要鋒利,在果柄離層處下剪,採下的果要小心輕放。
(5)采後果實應儘快進行防腐處理。方法是在果場,把25%施保克乳油或45%特克多膠懸劑配成500倍液,充分攪拌,當藥液水溫調至26~28℃時,把準備好的整把果實浸入藥液內1~2分鐘後,迅速提離藥液,晾乾後裝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