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香茗山 ,位於
太湖縣東南與
望江縣臨界處,主峰海拔489米,為縣東南屏障。
香茗山因古代盛產
香茶而得名。中峰特出,勢若蓮花,故稱蓮花尖。左為小香茗,右為大香茗。小香茗曾是西漢梅福築室煉丹處。山上有井,井側有廟,相傳天旱祈雨輒應,明代廟毀,唯存殘碑,字磨滅不可
讀,僅額鐫“曹公道場”4字可見。大香茗尤為高峻,上有硃砂,險不可取。元末羅某在兩峰之間置寨,曰夾英寨,已毀。山下,1958年建成蓮花水庫,水面寬闊,波光如鏡。 香茗山,峻峭險要,雄居東南。歷代文人吟詠甚多,其中有明代大學士解縉《香茗山》詩:“山岩殷竇簇硃砂,香茗叢生蓓蕾芽,採藥道人何處去,洞雲深鎖碧桃花。”香茗山旅遊風景區座落於望江縣鴉灘鎮境內,屬大別山余脈,地跨
望江、
太湖、
懷寧三縣,東西橫亘30公里,南北逶迤15公里。該風景區東鄰
天柱山、西鄰
小孤山和江西
龍宮洞、南面
長江、北依
花亭湖,屬於長江中游旅遊帶,位居
滬蓉高速和
濟廣高速之間,由此貫穿的月北公路與安九公路(
安慶—
九江)相連,交通十分便利,與鄰地的
黃山(
太平湖)、
九華山、天柱山、小孤山、龍宮洞、
廬山等景區均可當日
抵達。
詳細介紹
香茗山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有
西漢末年
南昌尉
梅福隱居修道的洞府;有
唐代的
李白、
羅隱,
明代的
解縉,清
翁溥等名人駐足流連的遺址及其詠誦的詩篇,有
元朱元璋、
劉伯溫,明末
史可法,
清代太平軍翼王
石達開等兵家鏖戰戰場和營寨(連塘寨)等。宗教建築更為繁多,有悟法寺(後改為無量殿)果老道場、寨林庵、朝陽庵、忠烈祠、保悟樓、三聖殿、彌陀庵、鳳棲庵、褒隱寺及寶塔等,有些古建築和寶塔至今保留修繕完好。此外,還流傳著丹灶余焰、無尾龍祭母、曹老爺得道、連屯舊戌的優美動人故事。
昔有悟法寺、果老道場、寨林庵、朝陽庵、貴烈祠、保悟樓、三聖殿、彌陀庵、鳳樓庵、褒隱寺和古塔,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在修葺。有大茗、二茗、三茗等峰(主峰489米),蓮花峰形似並蒂蓮花,聳秀郁蔥。明解縉詩讚曰:“山崖殷竇簇硃砂,香茗叢生蓓蕾芽。採藥道人何處去,洞雲深鎖碧桃花。”
山上奇石林立、石洞幽深、藥圃天然、茂林修竹、清泉可口,此間品茗嘗果,聆聽優美傳說,心曠神怡,迷而忘返;山下晶瑩水庫,古塔相伴,蕩舟游弋,別有情趣。
香茗山,距望江縣城裡30公里,有大茗、二茗、三茗等峰,蓮花峰形似並蒂蓮花,聳秀郁蔥,南北逶迤約10公里。明解縉詩讚曰:“山崖殷竇簇硃砂,香茗從生蓓蕾芽。採藥道人何處去,洞雲深鎖碧桃花。”主峰大茗海拔498米,山上巨石嶙峋,形象多樣。登山遠眺,皖山、武昌湖,盡收眼帘。二茗、三茗奇石怪洞著稱,如二茗的狼石、牌石、太白石、石佛洞、煉丹洞,三茗的鳳冠石、姊妹石、銅鑼石等,無不維妙維肖。位於大茗、二茗之間的蓮花峰,山體猶如蓮花瓣,在蓮花水庫的掩映下,恰似出水芙蓉。
香茗山山花爛漫,多產蘭草,尤以二茗牌刀石下寨林庵附近所產的茶葉,香味宜人,香茗山因此而得名。山上藥材豐富,“香茗山上百藥全,只缺甘草和黃蓮”。其中“九死還陽草”馳名。香茗山主要景點:
1、蓮花書院
蓮花書院坐落於蓮花尖西南麓的一塊寬廣的小平原山,相傳是唐代詩人李白為避
安史之亂,曾在此隱居所建,如今遺蹟尚存。書院旁叢生奇花異草,淳香撲鼻,馥郁醉人,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連為一體,是旅遊度假、尋覓古人足跡的絕佳去處。
2、洞佛廟
洞佛廟位於香茗山頂端,是自然形成後經人工修飾的洞廟,洞內巧奪天工、怪石嶙峋,洞的兩側有兩條深不見底的石洞,當地百姓相傳該洞“上通湖廣,下通九江”,曾有多人入此洞探險,但都沒有走到盡頭。寺廟常年香火鼎盛,人們絡繹不絕,如將此洞開發,可以滿足人們敬佛、探險的需要。
3、褒隱水庫及古塔
在香茗山沿山一帶有大小水庫10餘座,其中以褒隱水庫最為宏大,總面積18 Km2,庫容量為765萬m3。水庫旁邊的古塔,建於明代
萬曆年間,歷經幾百年依然古色古香、昂然聳立。境內常年四季如春,光照充足,尤其是在夏季該地區最高氣溫不超過35℃,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旅遊、度假、避暑、休閒、娛樂、訪古的最佳勝地。
4、朝陽庵
朝陽庵建於乾隆三十三年,位於小茗山東南,四周古樹林立,茂林修竹,環境優雅,茶果飄香。殿前的一棵古樟樹,樹高20多米,胸圍8米,樹冠如華蓋,覆蓋面積約200平方米,樹齡有450多歲。朝陽庵1986年被縣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人游山品茗,築洞煉丹,掛冠歸隱,面對茗山秀麗的峰姿,評出十景曰:二茗神燈、連屯舊戌、獅子吐煙、狹英古寨、蓮花風韻、曹公道場、石佛洞天、梅福煉丹、石林奇觀、古塔英姿。二茗神燈:梅福、羅隱二君曾隱居茗山煉丹。每當陰晦之夜,常見燈光千炷,遠近閃爍,相傳為丹灶余焰。連屯舊戌:香茗山腳下,有一連塘城,城周二里許,四門舊跡猶在,相傳為
南朝(宋)武帝
劉裕與
盧循大戰之地。清代詩人張正庭詩云:宋武憑陵壯力爭,連塘屯築此偏城。關門末鎖環溪水,壘塹空圍繞徑榛。茗嶺神燈持照火,松塗鬼馬影流兵。白綸野老多情恩,指向平原是故營。”當年金戈鐵馬,俱往矣,登城追憶舊事,嘆息烽火連三月的動盪歲月。
獅子吐煙:一茗、二茗兩座山峰,狀如雙獅對峙,春末夏初清晨,偶見峰頂冒出陣陣青煙,直衝雲端,持續約半個小時許,山民稱之為“獅子吐煙”。獅子吐煙後,3至5日內必有雨。
梅福煉丹:梅福煉丹處坐落於小茗山黑窪溝78米高的懸崖絕壁之上,具有“怪石如龍盤古洞,好花掛壁迎神仙之妙。”梅福掛冠歸隱築洞煉丹,仿佛歷歷在目,不知果真得道成仙否。
石佛洞天:石佛藏於南山峭壁之上,“天生一個仙人洞”,的確非凡。
石林奇觀:石林位於小茗山,由於地上水的作用,使地表遭風化剝蝕,山谷中分布為小季節河溝,溝谷底部堆積的為近代風化物,而地表卻出現了姿態萬千神韻無窮的形象石林。
狹英古寨:坐落大茗山後面,原有寨林庵,殿三進。明初朱元璋明末史可法均在此駐軍紮寨。清代文人王道一為寨林庵撰聯悼念史可法,聯云:“論大忠千古歷代不少,猶晚明一人史中真稀”。寨林庵殿在解放前遭毀,僅庵後一石井尚存,泉水清沏,井雖不深,相傳千人飲之不涸。順山間小道而下,一座晶瑩水庫閃現在眼前,旁邊古塔相伴,蕩舟游弋,別有一翻情趣。
1998年11月16—17日,
安徽省政府在
安慶迎賓館召開了“關於加快發展
皖西南旅遊工作會議”,強調把加快發展皖西南旅遊業作為發展安徽省旅遊業新的增長點。望江縣委、縣政府編制了《望江縣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加速了以香茗山、武昌湖為重點的古雷池旅遊風景區的開發步伐。
鴉灘鎮黨委、政府建立兩大景區網站,新修12公里的環湖公里,將沿湖景觀連成一片;新建了感恩亭和謝恩亭;投資150餘萬在永濟橋上游,新建了跨湖大橋;並修通了15公里的武香大道,將武昌湖與香茗山兩大景區緊緊連在一起。同時新修了四條水泥路,在褒隱水庫泄洪道西側重建褒隱寺,並在東側修建庵堂;香茗山人金桃榮、柯菊花從九華山迎來了金地藏菩薩和觀音大士,隨後又敦請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仁德法師派遣住持僧釋果正來香茗山旅遊開發區,開闢佛教道場,並於2005年在蓮花尖下原地藏廟遺址東側復建了茗山禪寺。為開發香茗山、武昌湖旅遊資源打下了基礎。
隨著香茗山開發力度的加大,這一洞雲深鎖人末識的景點,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尋訪名人足跡,攬自然景觀之奇。
香茗山鐘靈毓秀,風景如畫,吸引著歷代文化名人,有西漢隱士梅福、唐代詩仙李白、文學家羅隱、明代才子解縉、明學者哲學家羅汝芳、明嘉靖進士翁溥、清進士李世洽、清拔貢姚琅等。他們先後在香茗山採藥煉丹、築屋讀書、著述、會友、觀光賞景。望江古屬“吳頭楚尾”,而香茗山一帶則是吳楚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美麗的風景,淳樸的民風,是道佛修行參禪的理想場所。因此,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蹟。大致可分為八類。
1、香茗山之泉
香茗山之泉,其特點一是多,遍布峰嶺溝壑;二是淨,純天然無污染;三是奇,一年四季不枯不盈、不淺不溢。最出名的有硃砂井泉、伯溫泉、曹公泉、朝暘庵泉。
硃砂井泉。位於大茗山無量殿南面陡峭石壁之下,系一口巨石下的泉水井。原井深數米,井口直徑兩米,井水清澈,四季不涸。四周丹參藜草叢生,中若明鏡出匣,內藏硃砂,赤光奪目,故名硃砂井。解縉有“山崖殷竇簇硃砂”的詩句即指此。硃砂井已淤塞,井口猶存,直徑和水深均不過一米,泉水仍然不斷外溢,從不乾涸。井緣何淤塞?有三種傳說:其一,古代在茶排上居住的夫婦倆,婦死後,丈夫將她葬於井內而塞;其二,無量殿惠智道人,為治龍患,下長而大的鐵蜈蚣於井內,並以砂、土填塞;其三,硃砂井有一老龍,因犯天條,玉皇大帝將它困於井中。老龍有個龍子,在宿松鑿山修道,每年5月要到香茗山探視老龍,並舔食井裡的硃砂,剩下的土石積於井中而塞。
伯溫泉。俗名泉水池,池面約2平方米,在寨林庵護林場舍的東南角。據說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當年隨軍南下,兵屯香茗山,築有大茗山寨和狹英寨。劉伯溫就住在狹英寨的衙屋嶺。是年寒冬大凍,山中須烊冰化雪造飯,飲水極為困難,軍師偶見嶺下石縫中凝有珠點玉片,吮而嘗之,知是山泉,即命士兵掘而蓄之,果清水滿池。後來山中人感其功德,遂以“伯溫泉”命名,也稱“寨林泉”。至今泉井猶存。
曹公道場泉。位於狹英寨北門的仰天螺,人稱“神井”。口徑、深度都不過1米,即使大旱之年,山溪泉水俱涸,而此井卻不枯。上山牛群都知道來此就飲,飲後,井水不淺;不飲也不漫溢。封建時代,每遇大旱年頭,鄉民有設壇祈雨之舉。傳說井與龍有關,祈雨前齋戒沐浴,來此井取水母,回去遍灑四境,水母灑到哪裡,雨就下到哪裡。
朝暘庵泉。美譽海眼泉,位於朝暘庵古剎前那棵已有近500年的大香樟樹兩側。相傳此地形為出山的蜈蚣,頭伸向眠牛塘梢,尾拖在香茗山南麓,庵堂建在蜈蚣頭上,這兩處泉眼,就是蜈蚣的兩隻眼睛。西側泉眼在獨山腳下,因修公路而填塞,東側泉眼現分為兩個井口,一為飲用,一為洗刷、澆灌。同時象徵著蜈蚣的兩隻眼睛。朝暘庵的泉水,清澈甘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即使在辦五七大學及後辦的“望江師範”期間,200多學生的生活用水都富足有餘。井周圍是茂林修竹,夾雜著爛漫的山花,倒影其間,如詩如畫,不愧有“仙井”之譽。
2、香茗山之石
有山皆有石,無石不成山。而香茗山之石,則有奇、神、陡、險、活的神韻,如無數珍珠鑲嵌在崇山峻岭之中。
奇者,首推石林。為陡峭石峰林立的一種石灰岩地貌,由水流沿石灰岩的垂直裂隙溶蝕作用,形成姿態萬千神韻無窮的形象石林,特別是洞佛廟東北部的山上山下為最多。有植物形象的: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有蘑菇似的上大下小,有如樹幹的修長挺直;有動物形象的:如鰲魚石——如嬉如游;烏龜石——似走非走;情人石——相依相偎;悟空石——狀欲騰空;觀音石——體態端莊;還有各種叫不上名字的嶙峋怪石,線條清晰,輪廓分明,隨著遊人欣賞角度的變換,其姿態則變化多端,構成一幅幅奇妙的畫圖。爭奇奪勢,美不勝收。特別是蓬萊三島石、六郎石、烈馬披鞍石一帶,景象奇特壯觀,真是“神功鬼斧天然巧,妙筆丹青畫不成”。
神者,當數“牽奶奶曬日頭石”。牽奶奶曬日頭石是兩尊一大一小極象人形的石頭。坐落褒隱水庫大壩西端的陽西山南坡。其中一尊大的上端扁圓,微翹上昂,中間彎曲,下端中間有一條很深的裂縫,形成左右兩根石柱。遠觀近看,極象一位老人步履蹣跚地行走。另一尊上圓下方,三粗三細,線條清晰,輪廓分明,如一個活潑的少年。冬天來了,暖洋洋的,少年小心翼翼地牽著老奶奶上山曬日頭,維妙維肖。相傳是八洞神仙韓湘子化齋至此,聽香茗山神談及少年牽老奶奶曬日頭之事,點化而成。
陡者,還是二茗。二茗又叫小香茗山,位於蓮花尖東北側,海拔477米,山雖不高,但獨聳於低平的泉塘盆地北緣,相對高度(垂直高度)卻很大,且十分陡峭。尤其是近洞佛寺的一段山路,有幾處幾乎沒有坡度,攀登者只能從“之”字形的石經,小心翼翼地爬行而上,踏過34級石階,便可進入頭道門,在一塊用石塊砌成幾米高的石牆,再填以土石的人造平地上矗立著六柱六角飛檐小亭,似乎是掛在峭壁之上。再由此進入二道石門,即洞佛廟。到此另是一番景象:雲生腳下,霧騰天宇,佛香裊裊,好一個神仙洞府!放眼遠山近水,若隱若現,亦虛亦幻,使人飄飄若仙。險者,莫過於大茗赤壁。它位於大茗山巔西北側,由兩方成120度角的巨型石壁組成,拔地而起,形成垂直而立的大茗“赤壁”。“仰觀難望其頂,俯視怕望其底。”斧砍刀削一般。飛鳥猿猴也望壁興嘆!傳說崖壁藏有硃砂及名貴草藥金釵石斛。1995年《太湖縣誌》載:“大香茗尤為高峻,上有硃砂,險不可取。”常有探險者采之,難得。明朝大學士解縉“山岩殷竇簇硃砂”即指此。
活者,要數二茗東北部的“將軍石”和“烈馬披鞍石”。相傳,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曾在此安營紮寨。山民們為紀念這位起義軍的領袖,便將寨前這塊巨石稱為“將軍石”。你看他身材高大,身穿戰袍,盔甲整齊,腰跨指揮刀,威武雄壯,大有點將出兵之勢。坐落在二茗東南的“烈馬披鞍石”,宛如一匹志在千里的駿馬,前足騰郎空,仰天嘶鳴。難怪耕夫有“拔地騰空思沃野,仰天長嘯振雄風”之嘆!
此外還有牛頭石、鳳冠石和猴子守銅鑼、驢頭石和果老石、牌刀石、六郎石、姊妹石等也都活靈活現。
然而,奇、神、險、陡、活是茗山石的外部特點,那倔強、挺拔、堅韌不屈,則是其可貴的品格。
3、香茗山之寨
大茗山寨。坐落於大香茗山峰頂,為元末朱元璋所建。寨牆依山勢用土夯築,又名“土城”。四周多絕壁懸崖,形勢險峻。山寨設有東、西、南、北四門,多用麻青石條砌成。後經明末羅汝才、史可法,清太平軍石達開多次維修,雖經數百年的風雨洗刷,土城至今仍形跡可辨。南門最高,原形猶在,多層石條,高達1米。東門以大小石頭砌成,內有城壕。西門、北門尚存基腳石。
狹英寨。坐落於小茗山及其北面的一座山峰。峰上與小茗山脊圍有土石寨埂,內圍三溪四梁,周長約1.5公里,寨埂高處2—3米,低處依稀可辨。設有東、西、北三門,東門叫閻王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東門北側的平山肩,曾為駐軍文衙所在,故名衙屋嶺,又稱雅士嶺。寨始建於元末。朱元璋帶軍師劉伯溫西下,過此築狹英寨,“山口狹窄,山峰險陡,易守難攻”。故名。明末農民起義首領羅汝才、張獻忠(崇禎十年即1637年)先後過此紮寨,望江、太湖縣誌有載。繼而民族英雄史可法來此駐守多時南下。順治二年(1645年)史在揚州殉職後,香茗山人念其忠烈,遂將寨內原有的廣具庵擴建大殿三進,改名“寨林庵”。擇木雕史閣部像,常年祭祀。清人王道一撰書一聯悼念:“論大忠千古,歷朝不少;看明季一人,信史真稀。”庵殿於1947年被毀。舊址建有護林場舍四間,現改修一間為“觀音寺”。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石達開回師西征,占領望江全境,將此寨作為茗山五城寨中的主寨,屯兵駐守。其後守守退退,退退守守,前後達十年之久。
先鋒寨。坐落於鴉灘鎮鳳棲村西北的一座橢圓形山峰上,西北緊臨太湖縣境。面積約4000平方米。寨前是當時由宿松、太湖通往石牌、安慶的必經之路。清鹹豐三年(1853年)正月,太平軍從徐家橋進軍石牌,曾在此紮寨。寨體為碎石塊和石條所砌,寨牆殘存,寨內曾拾到石彈丸。
營盤嶺寨。坐落於鴉灘鎮連塘城村營盤嶺,東北緊連懷寧,西北與太湖相接。面積約3000平方米。寨址四周有當年太平軍所挖的戰壕,壕溝1米深,寨內曾出土磨製的石彈丸和一門太平軍使用的鐵炮。炮身長69厘米,口徑13.5厘米,現存望江縣博物館。
此外,還有大寨煙墩。煙墩,亦名烽火台,也叫“狼煙臺”。是我國古代作戰時報警的通訊設備,為我國古代軍事信號上的重大發明。坐落於小茗山東邊第三座山峰牛馬嘴。登上峰頂,東望武昌湖,南面長江,西眺花亭湖,北觀天柱,百里風光,一覽無餘。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載:“元末大富豪畢銀(寅)率望、太縣民拒賊,護耕築此(城)。……小茗之巔有大寨煙墩,四望相應。”
4、香茗山之城
連塘城。坐落於連塘城村,因城內有多口水塘相連,故名。1995年《望江縣誌》載:“城址周圍委土為塹,高3—5米,寬2—4米,周長1.5公里。城垣呈圓形,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系古代爭戰之地”。又載:“歷史上將‘連屯舊戍’列為望江十景之一。”《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和《重修安徽通志·地輿志》亦有類似記載:“連塘城在望江西北茗山下,委土為塹,周二里,門四,相傳劉裕與盧循戰處,遺壘尚存。”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載:“元末大富豪畢銀,率望、太縣民拒賊,護耕築此城。其南有關馬城,城東高阜有望馬樓,小茗之巔有大寨煙墩,四望相應。與民約,賊至入堡,賊去則耕,時平歸朝,用為樞密指揮。”據帥氏家譜,卷首原序載“公殷重始卜宅於望邑。斯時,紅巾之餘尚未靖息,至元丙申歲,指揮畢榮(以榮誤寅——編者注)公檢點軍務,築蓮塘城,保障一方。”
由於連塘城在歷史上曾為古戰場,故有“連屯舊戍”之稱,至今有數段城牆完整可辨,1986年1月望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馬城。坐落在碼頭村鄭家嘴北邊。東南臨武昌湖,西近香茗山,面對牛山背。元末大富豪畢寅所建。民謠說:“繞城跑一圈,腿腳都發軟。”“草坦大,馬啃荒。”可見關馬城之大,養馬之多。關馬城,委土為塹,城牆高3餘米,寬約2米,周長近1公里。城垣為橢圓形,有東西兩個垛口,各有木柵關閉。城內栓馬樁數百根,配有馬槽。城東有一放馬川(今吳家嘴對面)地勢平坦,水草豐腴。城西有一歸馬林(今香茗村境內),丘崗起伏,綠草如菌。
春夏,啟開東垛口,馬隊浩浩蕩蕩,直奔放馬川。秋冬啟開西垛口,馬隊直抵歸馬林。連塘城內設有炮台,早發三炮,晚發三炮,號令馬出馬歸。相傳畢寅被害、關馬城被毀。後太平天國保衛安慶時,曾利用城塹建一水寨,名叫鴨嘴寨。至今依稀可辨。
赤城縣。“為吏敢雲暑,驅車到赤城。野農揮汗耨,華宇傍雲橫。松柏顏皆古,詩書代有聲。老僧不解熱,布納坐泉清。”
這是清康熙年間望江縣令陳杮祚專程採訪赤城畈所作的一首詩,題目是《夏日循行赤城畈憩》。赤城畈,就是赤城。南北跨香茗山到南山,東西跨太湖縣建設街到望江縣武昌湖西北的湖梢。相傳古赤城縣縣治在今茗南村陽家大屋及其周圍附近地方。
赤城縣系東晉末(317—420年)晉熙郡管轄的一個僑置縣——南樓煩縣。樓煩,本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遊牧民族,散居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周圍。後來他們定居於并州雁門郡,成立了樓煩縣(今屬山西省武寧縣)。東晉末,樓煩部族因戰亂大批南徙,一部分僑居在當時僑置的汝陰郡(今合肥地區),並沿用其籍貫名稱組織地方流亡政府,僑置為樓煩縣;一部分繼續南遷,定居於晉熙郡新冶縣(今望江縣)的香茗山腳下,僑置為南樓煩縣。樓煩人到新冶縣後,多以冶煉業為生。久而久之,他們聚居之地,就成了一個冶煉城,俗稱“赤城”。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九十多年的歷史。
現今陽家大屋及其周圍附近,確實是一座古縣城遺址。大屋兩邊有東門橋和西門橋(亦稱東邊橋和西邊橋),至今尚遺存有四條各五米長的青橋樑。穿橋而過是一條已淤塞的縣城河,河橋的外圍是城,西門橋西邊的城腳嶺,曾出土大批的城牆磚。做縣衙的地方也挖出許多一尺見方的地板磚。近幾十年來,在陽家大屋周邊,不斷出土陶製泥壺、泥碗和瓦罐,還有元寶、玉器、古幣等。大屋東邊一口塘,自古就叫“瓦片塘”,底層全是多種顏色,多種式樣的瓦片。大屋中間有一座城隍廟,廟已廢,但村民至今不敢在古廟廢墟上建房,怕沖犯城隍老爺。城隍廟是一個縣城的標誌,證明赤城畈有建縣城的歷史。
隋代,行政規劃經過重新調整,僑置的郡、縣才被取消,從而南樓煩縣併入瞭望江縣,古僑縣亦被淹沒,留下來的就是赤城畈。
5、香茗山之道
鴉灘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相傳八仙中就有張果老、韓湘子、漢鐘離、呂洞賓,以及西漢梅福等都到過香茗山,或開道場講學或採藥煉丹,至今還留下了許多遺址仙跡。
果老道場。位於小茗山頂峰北面山崖的一塊平地上,又名“城頭上”,猶如一座“天台”。下臨深淵,溝壑縱橫,萬山拜伏其下。置身道場,四野空闊,有“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之感。
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常倒騎白驢,日行數萬里,雲遊天下。休息時將驢摺疊,藏於巾箱。曾到小茗山頂,設立道場,講經傳道。後不知其去向。道場有道觀遺址,依稀可辨。
曹公道場。小茗山出狹英寨北門有一道山樑連線成“丁”字形,人們稱它為“仰天螺”,亦名仰天包。望江、太湖縣誌載:“山上(仰天包)有井,井側有廟,相傳天旱祈雨輒應,明代廟毀,唯存殘碑,字磨滅不可讀,僅額鐫‘曹公道場’四字可見。”傳說這裡就是曹老爺得道之處,名曰:“曹公道場”。曹老爺本是龍王三太子的化身,得道後,曾去九華山落腳,金地藏菩薩叫他仍回香茗山為一方生靈造福。
另有一說,明福建侯官(閩侯)人,萬曆進士曹學佺(1574—1647年)號石倉。天啟年間,官至廣西參議,以撰《野史紀略》,得罪魏忠賢黨,被劾削職,家居20餘年。之後,聞史可法駐軍香茗山,慕名投奔。來到香茗山時,史已督師揚州,城陷殉國。曹遂隱於仰天凸,起茅舍幽居。一年,久旱不雨,曹欲為民消災,頭戴黃荊,身穿道服,焚香跪拜,連日不輟,果雨。人皆樂之,結隊上山叩曹,孰料人無蹤影,茅舍亦為火焚。眾駭之曰:“曹老爺白日飛升耶?”
梅福煉丹洞。坐落小茗山北面黑窪溝的懸崖絕壁上,四周綠草如菌,花香四溢;雲飛霧繞,險象橫生。山與雲、洞與花、險與奇,兼而有之,具有“怪石如龍盤古洞,好花掛壁迎神仙”之妙。入洞無路可走,須攀陡岩而上。史傳為西漢梅福修道煉丹之所,故名。
梅福,字子真,西漢壽春(今安徽壽縣)人。少學長安,為郡文學,補南昌尉。數上書言事,不納。元始五年(公元5年),見王莽專權並毒死平帝,自稱假皇帝時,遂棄妻子來香茗山隱居,在此洞修道煉丹,傳以為仙。後人見福於會稽,改姓名為“吳市門卒”。袁祖光詩《茗山尋梅子真煉丹處》“不作吳門卒,何處訪赤松”,即指此。
洞裡至今丹灶、石案、石榻猶存。置身洞口,如游宇際,似乎一切俗塵滌得一乾二淨,頓生一種特殊的情趣。
6、香茗山之寺
相傳唐開元七年(719年),新羅國的金喬覺帶著一頭名“諦聽”的獨角獸航海來到中國,先入京都長安,再雲遊各地。於公元723年春,到了香茗山,住在小茗石洞內。後到大茗山麓地勢低平的地藏庵住了一年,繼續東行,輾轉到了九華山。自此,許多高僧相繼來香茗山周圍,參禪修行。佛教文化,逐漸繁榮。
茗山禪寺。於1998年在原地藏廟遺址東側重建。寺門口有一尊三層寶鼎,大殿門口是兩柱上頂的門樓,門樓匾額上鑲嵌著四個隸書銅塑大字“茗山禪寺”。殿堂三大開間、石瓦磚木結構,高大巍峨。大殿正中神壇上供奉著釋迦牟尼,阿難、迦葉侍立左右。神壇東側是大悲觀音,下座白衣觀音,西側是地藏王菩薩,神壇前是彌勒佛。大門西側背面佇立著面朝如來佛的韋陀菩薩。
朝暘庵。坐落於小茗山東北。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載:“明嘉靖年間(1523—1565年)知縣文階為緬懷梅福、羅隱兩隱士建立。”1995年《望江縣誌》載:朝暘庵“現僅存庵堂主體,分為前後兩進,磚木結構,深25米,寬36米,面積約400平方米。四周茂林修竹,環境幽靜。”原殿前的一棵古樟樹,高約20米,胸圍7米,冠如華蓋,覆蓋面積約200平方米,樹齡與朝暘庵同齡,近500歲。縣“五七”大學、教師進修學校、林中、師範曾一度設於此。1986年8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褒隱寺。原坐落在鳳棲衝口褒隱寺水庫壩下。據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望江縣誌·山川圖》載:“褒隱寺,在縣西北七十里,唐寶曆二年(826年)僧福海造,明洪武元年(1368年)僧紹壽重建。”原寺廟規模宏偉,前後五重,寶塔建在四、五重之間的大院內。廟產頗豐,香火鼎盛,僧尼最多時達100多人。“褒隱寺”在清末民初為我縣基層行政單位,是望江縣十三寺之一。寺在抗日戰爭時期陸續被拆毀。唯寺塔猶存。舊址現為褒隱寺水庫管理所和褒隱電站。重建的褒隱寺,在水庫大壩兩端,南為寺,北為庵,僧、尼分開。
褒隱寺塔,矗立於褒隱寺水庫大壩下,是我縣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座古塔。塔以青磚構成,6方7層,高約25米。各層以磚斜鋪,出挑為檐,檐平角伸,造型古樸、素雅、別致。2—6層,方方有門,5門似佛龕,一門可入內,但無階梯上下;唯有底層,一門獨開,門向朝東。朝暾遠矚,紫氣氤氳。後有水庫,碧水漣漪;前有群峰聳翠,風景如畫。
鎮國寺。位於龕子湖北岸與懷寧接壤處,現有三重大殿。前殿天王殿,供奉的是彌勒佛,兩側分立四大天王,故稱天王殿;中殿大雄寶殿,三大開間,高大寬敞。正中神壇上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慈眉善目,體態端莊,阿難、迦葉侍立左右,兩邊是十八羅漢。右后角為坐於獅背的文殊菩薩,左后角為坐於象背的普賢菩薩;後殿三聖殿,西方三聖大勢至、阿彌陀佛、觀世音,並立於神壇之上,金身紅袍,栩栩如生。寺內有僧人5名,住持僧演維法師,居士百餘人。終日佛香裊裊,鐘聲悠揚。
古爐庵。原名“青殿廟”,始建於17世紀50年代。鹹豐八年廟被大水淹沒,當年搬上河壩重建,在奠基時發現有一古香爐,約200餘斤,因而此廟又名古爐庵(原古爐鄉也因此而得名)。1952年廟被拆除,古香爐失落,但古碑、古石、樑柱還保留至今。2002年3月,經縣佛教協會批准,民眾自發捐資,在老廟基上重建。上下大殿各一大開間,東西廂房十餘間。廟內菩薩十多尊,來往香客不斷。此外還有法華寺、老祖寺、祖師殿、張山寺、泉塘寺遺址等。
7、香茗山之祠
鴉灘不但山青水秀,還是風水寶地。為了子孫發達,各姓氏不惜用重金在香茗山一帶購買“龍脈足的活地”,建造宗祠。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鴉灘境內的宗祠有吳氏、何氏、帥氏、王氏二處、方氏、胡氏、曹氏、袁氏、張氏、李氏、余氏等十幾處,氏族文化非常發達。
曹氏宗祠,俗名曹家祠堂,坐落於武昌湖北岸,望河村寧家大屋南端的黃婆嘴。與長嶺鎮的汪公墳、度假村隔水相望。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漁歌樵唱,綺麗幽雅。祠堂建於清乾隆年間,大門上嵌“曹氏宗祠”四個大字,門旁一對約1.5米高的青石獅子雄居左右。大門對聯云:“平陽世守三章約,子健才高七步詩。”
祠堂屬磚木結構,材料講究。每重三大開間,內設大五架,所有立柱直徑均在70厘米以上,下墊青石鼓。橫樑、挑梁、匾方、連方、升子斗、門窗、杉欞、天花板、眼板都是上等的白木。兩重天井,排水溝、下水道,均用青石條砌成,青石板鋪地。天井兩邊是廂房,上有木樓。四柱、五架、連方、檐角,均雕有倒爬獅子、天官賜福、鯉跳龍門、龍鳳呈祥等圖案,維妙維肖。
王氏宗祠,位於鴉灘鎮鳳棲村王家大灣。是當地王姓到此落戶以來的第三次建築,時間約1927—1929年間。祠堂上下兩進,面積約1100平方米。磚木結構,青磚小瓦。上重雙柁四柱,彩繪斗拱,頗顯宏偉。樑柱雕有天官賜福和獅、象、麒麟等。正中後壁原為安放歷代祖宗牌位的神龕,兩側上下原掛滿歷代官宦、前賢匾額。下重有倒樓,是戲台。兩進中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是廂房,上有木樓,合面穿花杉欞,古色古香。祠堂大門前有一對石獅,雄踞左右。“文革”中神龕和穿花杉欞被毀,其餘保存完好。大門上鑲嵌的“王氏宗祠”四個大字遒勁有力,清晰如初。大門對聯云:“三槐世澤;兩桂家聲。”
何氏宗祠,坐落於鴉灘鎮碼頭村椅子山東南。據何氏大同譜跋語載:該祠建於清朝嘉慶十年,在同治年間修繕過一次。三重(每重三間)兩天井。占地約四百平方米,磚木結構。每重寬10米,長15米,第一重建有大門樓。祠堂建設精巧,三套五架、立柱、橫樑、匾方、聯方、升子斗均雕有龍鳳獅象花邊或萬字格圖案,並由紅、黃、綠三色油漆。外牆左右扇脊,形如轎頂。天井兩邊牆壁上蓋有紅色桃形瓦,下面用長方形石條砌成方形排水池。大門樓高6米,門樑上有長方形青石匾額鑲嵌,刻有“何氏宗祠”四個遒勁的大字,門兩邊安有石鼓,直徑約0.7米。祠堂的左邊蓋有三間平房,供護祠人員住宿及戶中紳士開會議事之用。解放後祠堂改建成學校。
8、武昌湖梢之勝跡
廣濟橋與永濟橋。武昌湖梢的鴉灘河上有兩座古石橋,南為廣濟橋(俗稱鴉灘大橋),北為永濟橋。鴉灘河中段,落水天南為河溝,北為河灘,廣濟橋就架在河溝之上。橋為青石條砌成,中間四座橋墩,橋樑為五尺長、一尺見方的青石條鋪成,橋面長3丈,寬5尺。永濟橋建在北岸河灘中間,由麻石條砌成,中間一座橋墩,橋樑為長5尺,寬、厚1尺的石條鋪成。兩橋一南一北,相距約300米。相傳光緒二年有一高僧悟貞,雲遊到龜、蛇二山,見渡口翻船事故常有發生,為普濟眾生,決定用平生積蓄修建大橋,此舉感動了周邊廣大民眾,他們紛紛捐資協助。歷時100餘天,兩座橋得以竣工,取名為廣濟橋和永濟橋。
望馬樓。坐落於望馬樓村境內的牛背山上,是一座兩丈余高、上下兩層的閣樓。
一說畢宰相在此築樓望馬。元末畢寅告老還鄉,在茗山余脈虎形山腳下築連塘城。在牛山背上,築一兩丈高的磚木結構閣樓,登上此樓方圓數十里盡收眼底。樓的西南面(今鄭家嘴)建有關馬城;城東,有放馬川(現吳家嘴);城西,有歸馬林(現香茗村境內)。登上樓頂,三處一覽無餘,故名望馬樓。”
一說三國時期,孫、劉結盟抗曹時,周瑜手下大將黃蓋為觀察敵情,在此建一瞭望台,高二丈余,故稱之為望水樓,又叫望河樓。並將樓東約三里許河邊樹林砍掉樹梢,在樹樁上建一小亭,名曰楊樓,做上標記,記載水位。繼而建立水師港口,常停靠戰船近千隻,名曰楊樓港。在樓的東北角建立商埠,相傳有商店百餘家,集軍需與民用貨物於一體,並賜姓孫,故名孫家埠。
一說何氏塘大門口有一石壩石底的水塘,其水源從石縫中湧出,塘水透明清澈。唐末文學家羅隱來此,十分留戀,故於塘邊搭一茅舍居住,改名羅師塘。隨後在望水樓四周開墾,東為桃園,南為李園,西為茶園,北為杏園。春夏時節,桃李爭艷,茶香四溢,蜂飛蝶舞,鳥語花香。羅隱在望水樓遺址上建一木樓,故名望花樓。並撰聯置於門前曰:“四周柳暗花明,北國樓台觀花絮;三面崇山峻岭,東江水域聽濤聲。”此外,還有碼頭鎮舊址、神墩、硯池墩新石器時期遺址等。
二、保護開發好名勝古蹟
香茗山、武昌湖自然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歷史掌故神奇,旅遊資源豐富,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1、三大名勝古蹟群的劃分
根據名勝古蹟分布的特點,可分為三大名勝古蹟群:
一是以小茗山為中心:有大茗山寨,硃砂井、獅子吐煙、無量殿、張果老石、洞佛廟、茗山禪寺、狹英寨、蓮花書院、蓮花尖涼亭、梅福煉丹洞、二茗神燈、石林奇觀等;
二是以褒隱寺水庫為中心:有褒隱寺水庫、法華寺、古塔雄姿、連城舊戌、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老祖寺、牽奶奶曬日頭石、姊妹石、鎮妖石、羅漢顯肚、先鋒寨、張北山古戰場等;
三是武昌湖沿岸:有碼頭鎮舊址、神墩、硯池墩新石器時期遺址、關馬城、祖師殿、感恩亭和謝恩亭、鴉灘大橋、望馬樓等;
三大名勝古蹟群相距不遠,交相輝映,可共同組成香茗山武昌湖優美的遊覽風景區,為發展旅遊事業奠定了基礎。
2、開發名勝古蹟意義重大
名勝古蹟是有深刻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交通條件的改善,特別是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需要精神上的陶冶,以遊覽山水風光、歷史名勝為滿足,特別是雙休日、春節、清明、端陽等小長假日,不宜遠遊的人們更有此需求。因此,開發香茗山和武昌湖兩大景區首先能為望江60萬人民提供一個觀光、旅遊和休閒場所,有利於加強我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望江的知名度。其次,可吸引大批的外地遊客,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搞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再次,能拓寬就業門路,為一大批人員提供就業機會。第四,可充分發揮三大名勝古蹟群的文化優勢,提高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三大名勝古蹟群開發的基礎條件
縣委、縣政府對發展旅遊事業非常重視,鴉灘鎮黨委、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新建了8公里的環湖公里,將沿湖景觀連成一片;恢復和新建了龜翁亭和謝翁亭;投資150餘萬在永濟橋上遊興建了跨湖大橋;並修建了2000米的武香公路,將武昌湖與香茗山兩大景區緊緊連在一起
三、對香茗山名勝古蹟保護與開發的幾點建議
一要合理規劃,分步實施。香茗山的名勝古蹟保護與開發,目的是要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要讓這個豐富多彩人文景觀在新時代能真正“活”起來,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詳細規劃。規劃的定位應突顯具有生態性、文化性和休閒度假性,結合高速公路規劃,充分利用香茗山區域內獨特的資源稟賦,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要把香茗山塑造成長江北岸的一顆生態旅遊明珠。
二要宣傳推介、包裝上市。紙質媒體客群很少,電視媒體是最有效的宣傳手段。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拍攝、剪接技術的日益普及,攝製一部自己的紀錄片在電視台播放絕非空談。我們的鄉土學者已經做了大量基礎工作,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將成果轉化為多媒體語言。許多遺蹟由於歷史的原因已經看不到了,但一些具體的資料還在,可利用電腦技術,進行3D復原,將復原的立體圖用到紀錄片中,將會使畫面產生極大的震撼力,人們定會對此產生新的興趣。我們認為,鴉灘今後的發展完全可以從文化工程找到新的突破口。
三要設定機構,安排經費。編輯出版《香茗山文史資料》,培養自己的資料收集整理人才。香茗山區域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化資源需要長期的蒐集、整理、推介,不斷傳承發展,人才工作尤顯重要。同時,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文化活動,盡一切可能提高全鎮的文化品位。
四對名勝古蹟的開發利用可分兩步走:第一步做到“景區有道路,名勝有標誌,遺址可辨認”。在香茗山依山就勢,培土墊石,修築山間小路,將山下的公路與景點、景點與景點連線起來,並將沿湖公路向各景點延伸;在路口設指示牌,景點掛名稱牌,特別是象形石要雕刻名稱、作簡易說明,使遊客能領悟其中之奧秘;武昌湖畔和香茗山眾多的名勝遺址,隨著時間的流失,有的已改為它用,也有一部分淹沒在蒿草荊棘之中。如有的城寨,雖然牆壁殘缺,但清除雜草之後,輪廓還是清晰的,掛上標牌,其觀賞價值則可凸顯出來。這些事投入不大,但作用卻很大,往往能讓較多的人產生興趣。
第二步是“保護修復古蹟,適時增添景點,增加文化娛樂設施”。一要對有些景點做保護性修繕,如褒隱寺塔,必須抓緊搶修,防止倒塌,做護欄加以保護。同時,要改善景點周圍的環境,以達到“綠葉扶花”的效果。創造條件,恢復一些有文化品位,有觀賞價值的老景點,使之重煥光彩;二要適當建設新景點,利用自然石林,創建碑林,建立登山休閒亭或攔溪流造湖,使山上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碑,碑側有亭,亭旁有花;三要增加文化娛樂設施,乘望江挑花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東風,儘快建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做為傳承光大傳統文化的載體,使遊客在賞景和遊玩之中受到文化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