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區夥伴是由香港嘉道理基金會於2001年5月創辦的。社區夥伴認為救濟往往會造成依賴,每個人不管物質如何匱乏,都有權與別人、大自然以至整個世界和諧共存,過著有尊嚴而可持續的生活。
基本介紹
- 網站名稱:香港社區夥伴
- 上線時間:2001年5月
- 主辦單位:香港嘉道理基金會
- 總部地點:香港
簡介,願景使命及原則,願景,使命,可持續生活,基本項目手法,發展,組織,主要事件,
簡介
香港社區夥伴在2001年5月,由香港嘉道理基金會創辦。嘉道理基金會建基香港,在1970年成立,創辦人賀禮士嘉道理爵士一直抱持「助人自助」的座右銘。社區夥伴認為救濟往往會造成依賴,每個人不管物質如何匱乏,都有權與別人、大自然以至整個世界和諧共存,過著有尊嚴而可持續的生活。
過去十年,無論是在城市和農村,或是在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由於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方面的結構性不平等,都出現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貧窮人不但物質匱乏,更遭受歧視和排斥。全球消費主義支配著人們的生活,他們不僅喪失了自我價值,就連曾深深植根於他們文化、社群、大自然的身份也給剝奪。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過去二十多年,儘管在滅貧方面已見成效,但仍然有為數不少的人生活苦困,而且很多曾經脫貧的人,因不同原因又再度陷落窮網。刻下,中國面對的另一問題,就是在經濟成長的同時,自然生態環境經常遭受破壞,貧富及城鄉的兩極差距不斷擴大。種種跡象顯示,隨著中國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偏遠地區的農民和城市的弱勢社群,將會在新的全球化市場體系中,更趨脆弱。
面對以上種種值得關注的問題,社區夥伴深信,反思主流發展模式實在是刻不容緩。理想的可持續社區發展模式,應該要以人為本,以社區為基,顧及環境生態,並尊重地方文化。
願景使命及原則
願景
人與人、人與大自然能和諧共處。
使命
可持續生活
社會一部分人的進步富裕,卻沒有像預期般惠及弱勢和邊緣的社區,事實上,這些社區面對比從前更嚴峻的考驗丶更艱辛的生活。在中國許多農村,年輕力壯的人才不斷湧向城市謀生,只偶然在農忙或春節回家團聚。農民生計所憑藉的不再是農田的產出。自然環境急劇耗損與破壞。而同時傳統農村文化中的互助精神以及人與人,人與大自然間的和諧關係也漸漸失落。
即使政府採用不同方法如豁免農稅來改善農村社區的生活,可惜經濟主導的發展模式只能帶來短暫的改變。幸福生活的定義其實不光是經濟繁榮,還有其他更多的層面。從社區夥伴的項目經驗看來,理想的生活涵蓋許多不同的領域。以貴州一些農民為例,他們在2004年轉向生態耕種,最初農活變得更辛苦,收成也減少了。但是他們卻嘗到更大的快樂,因為種出來的食物更可口丶更健康,自然環境也改善了。在雲南省參加傳統苗草藥班的農民,愈來愈積極,他們享受在社區內探索有關健康的課題,也享受當中的學習。他們在這方面的合作,加強了社區的團結和自豪感。
社區夥伴相信貧窮和不公義的問題要通過可持續生活的志向和實踐來解決——社區中人與人,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認同互助丶包容和公平的價值,對自己的文化和身分感到自豪,也能自力更生。
過去多年,社區夥伴致力協助社區以整全的觀念思考農業丶生計丶人與人和人與大自然間的聯繫。我們與當地團體和社區共同努力,反思結合行動,把大家的共同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踐。例如在城市社區提倡社區支援農業網路,以更關注環境和農民,也作為思考和實踐可持續生活的平台。我們也嘗試協助成立農民合作社,農民在開發本地市場時能發揮互助精神,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們社區為本的健康項目,幫助提高人們對生態健康和生態廢物管理的意識和關注。
基本項目手法
社區協作者能夠為激發本土動力和培育基層社區的能力作出項獻,讓基層社區透過集體的力量帶來改變。
發展
社區夥伴除撥款資助社區項目外,也以培訓、交流資訊、建立網路等手法,回應公義、公正、可持續發展及多元文化等議題。社區夥伴在社區內及社區間,致力推展整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加強社區自重、參與和合作精神。
組織
為發揮及尊重各同事的經驗,社區夥伴團隊採用共同決策模式,每個人都有同等機會參與決策,各人的意見都會得到考慮和討論。團隊共同商議和決策項目的目標和計畫丶機構發展丶政策及分擔的責任。
項目團隊與項目社區的社群合作,共同發展及執行項目,有需要的時候,會以契約方式邀請協作者承擔部分調查研究丶資訊蒐集丶培訓丶協作和資料紀錄等工作。
社區夥伴以互相信任和尊重的精神,與其他社區團體結為夥伴,彼此的理念和手法相類,並與中港兩地的民間發展組織丶政府機構丶研究員和協作者聯成廣大網路,把理想付諸實行,共同面對考驗,承擔責任。
主要事件
2002年 自2001年末到2002年初,社區夥伴廣泛諮詢利益相關夥伴的意見,奠 下了2002至2005策略規劃的基礎。規劃制定了社區夥伴三年內的策略重點以及項目省區,在2002年6月正式通過及落實。發展項目省區為中國西南的雲 南丶廣西丶四川丶貴州和廣東。而全國及地區 的,則主要在北京丶上海丶和廣州等城市地區。
2003年 社區夥伴開始支持更廣泛的項目,如為農民工提供離鄉前後的支援,舉辦維繫傳統作業和價值的工作坊,作為有效的生計策略;舉辦“社區支持農業”的培訓,作為可持續生活的反思平台。
2004年 至2004年3月,社區夥伴已在雲南丶貴州丶四川丶廣西丶廣東及上海丶北 京丶廣州等省市開展了共50個發展項目。項目內容廣泛,包括增強參與及調查研究的技能丶學習本土文化知識丶農村的善治管理丶生態農業丶社區支持農業丶志願 工作推廣丶民間組織及社區小組的能力建設等。7月,社區夥伴在四川成立了首個省項目辦公室。
2005年 2005年初,社區夥伴採用了新的策略計畫,為期三年,著重文化反思丶生態健康及可持續生活等概念,並融會於2005至2008年的項目,並強調這些概念間的跨項目學習,探索出一套有效而適切的項目手法。同時,社區夥伴繼續把農 村工作的重點放在雲南丶貴州丶四川丶廣西丶廣東五個省區。10月,社區夥伴在廣西召開了“文化反思和農村建設”的研討會,有近100人參與。之後社區夥伴 把這次研討會中分享的社區文化反思和恢復行動的經驗整理出版了文集“土地在沈思”。
2006年 招募更多國內的項目官員 ,並在貴州的貴陽市設立項目辦公室,加強統籌及管理省內擴展的項目。
2007年 城鄉流動項目在年底結束,並把人口外流這個議題歸併於現存的農村項目。社區夥伴對項目作了一次全面檢討,並訂定長遠的計畫。2005-2008的策略計畫將延伸兩年至2010年,加強文化反思的視角,作為社區夥伴的項目基調。
2008年 到9月為止,社區夥伴已推行的項目有200個,分布在農村和城市,回應不 同的議題,加強融合適切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及作業方式,以建立可持續生活。培訓協作者依然是優先的手法,同時增加了專門負責生態農業的人員,並取經於其他國家 富有經驗的人,以加強機構的能力。在雲南的昆明設立省項目辦公室。四川發生8級地震,社區夥伴回應受災社區的需要,特別是生產生活及文化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