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期貨市場

香港期貨市場是在香港買賣期貨契約的場所。香港期貨市場始於70年代初。1976年12月香港商品交易所成立,推出棉花和原糖兩種商品期貨交易。1979年及1980年又先後增設大豆及黃金期貨交易。然而,香港商品交易所的發展並不順利,從期貨契約的種類來看,一直停留在棉花等4種商品期貨上,成交額也較為冷淡。特別是棉花期貨,因交易量過少,於1981年10月停辦。1985年,香港商品交易所改組為香港期貨交易所 (簡稱期交所),是香港唯一獲準經營期貨契約買賣的機構。與此同時,港府對期貨交易的法律進行了修訂,制定交易規則,增強了監管職能。期交所於1986年5月首次推出金融期貨品種一恒生指數期貨,這標誌著香港期貨市場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後又於1990年、1991年相繼推出港元利率期貨和恒生指數分類期貨,1993年又正式推出恒生指數期權契約,為香港期貨市場注入了活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期貨市場
  • 起源:70年代初
香港期貨市場基本上由期貨交易主體、期貨交易所、經紀行和結算與保證公司等4部分構成。香港期貨市場的最高監管機構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它的宗旨是維護期貨市場健全運行,為投資者提供適當的保障。在香港期貨市場中,金融期貨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香港金融期貨市場已躍居世界前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