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

香港新聞

中國新聞傳播以報刊為主要形式。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如下特點:第一,中國最早出現的近代報刊,是伴隨著西方列強的滲透和侵入由外國人創辦的。

基本介紹

  • 書名:香港新聞
  • 作者:佚名
  • 類別:新聞
  • 出版社: 老皀舘
  • 地區: :大陸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現代新聞,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香港新聞
作者:
出版社:
書號: 無
發行時間: 1862年
語言: 繁體中文

內容介紹

中國新聞傳播以報刊為主要形式。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如下特點:第一,中國最早出現的近代報刊,是伴隨著西方列強的滲透和侵入由外國人創辦的。中國封建社會出現的“邸報”和“京報”沒有也不可能發展為適應資本主義要求的近代報刊。第二,“報”、“刊”不分。中國近代的所謂報,實際上既指報,也包括各種期刊。從形式上看,當時的報刊,大都採用書冊式,與期刊無異。第三,中國近代的辦報活動與現實政治鬥爭關係密切,大部分報刊都是為適應政治鬥爭的需要創辦的。儘管中國近代也不乏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性報刊,但無論從數量還是從影響來看,都遠遠不及政治性報刊。
隨著外報在中國日益增多,中國還開始出現了專事新聞收集和向報刊發稿的新聞通訊社。根據同治九年(1870)世界幾家大通訊社分割世界新聞市場的協定,英國的路透社享有在中國的獨占發稿權。同治十一年(1872),路透社總社派記者科林茲到上海建立了路透社遠東分社,負責中國、西伯利亞、朝鮮、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聞收集和發稿,這是在中國出現的第一家新聞通訊社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路透社在中國新聞市場的壟斷被打破。1914 年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在上海創辦東方通訊社,以後成為日本在華的官方通訊社。到二十年代,法國哈瓦斯社和美國合眾社都分別到中國活動或建立分社。
戊戌變法前後的國人辦報高潮隨著外人在華辦報活動的擴張,鹹豐年間中國人自己開始創辦近代報刊。
1861年7月,《德臣報》發行中文《香港新聞》,刊登行情、船期和新聞,後停刊。1871年3月,開闢中文版《中外新聞七日報》,每周六出,標榜不牟利、廣見聞。刊登新聞、評論等。1872年4月,停刊,改出《香港華字日報》。先後為周3刊、日刊,出至1941年才停刊。

現代新聞

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立,目的是通過網上連線,加深政府與市民的溝通,為本港市民、工商界及海外讀者提供一個尋找香港訊息及服務資訊的門徑。目前,香港新聞網每天以中英文兩個語種向世界發布新聞,同時還開闢了純文本閱讀、RSS閱讀和無線終端(PDA)閱讀幾種形式。網站每天發布200多篇港島重要的新聞。開設有新聞焦點、政府評論、都市生活、兒童天地、天氣、交通情況等10多個欄目,重大新聞主要來自政府新聞處。張女士還告訴記者,香港新聞網點擊量最高的是天氣、其次就是交通情況。可見香港市民關心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東西比關心時政、社會新聞還要強。
香港新聞網(HKCNA)是由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本地通訊社香港中國通訊社(Hong Kong China News Agency)主辦的新聞網站,創立於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標誌著香港中通社新聞進入全球資訊網路。努力凸顯“短、快、活”和“港味”更濃、“海味”更足的中通社報導特色,為港澳台和全球華文傳媒提供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讀者喜聞樂見的新聞資訊服務,為促進世界對港澳台和中國內地的瞭解,竭盡綿薄之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