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5月24日,率團訪問四川的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瑞麟向媒體回應援建綿陽紫荊民族中學被拆一事。他強調,港方將收回援建學校的200萬港元,並將其回撥到特區政府設立的四川重建基金,四川方面表示尊重港方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回收門
- 發生時間:2012年5月24日
事件介紹,事件啟示,解決危機,
事件介紹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學校教學樓嚴重受損,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緊急援助200萬元港幣,並爭取特區政府補助200萬港幣,用於該校教學綜合樓原址恢復,綿陽市隨之投入256萬元人民幣重建資金配套使用。2010年3月底,2937平米的教學樓正式投入使用,解決了教學應急之需。綿陽民族初級中學由此更名為綿陽紫荊民族中學。
香港考慮收回捐款
2012年5月近日網際網路上題為“香港政府撥款和教育界募捐所得重建的綿陽一所中學,遭到地方當局拆毀”的訊息引發各方關注。
21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支援四川重建小組組長麥齊光表示,由於特區政府撥款援建的四川綿陽紫荊民族中學,與當地城區的其他發展項目出現征地、用地不協調問題,特區政府正與四川方面商討處理辦法,包括考慮要求收回由政府捐出的200萬元。
綿陽政府回應
綿陽市有關方面回應稱原址重建屬於災後應急建設,學校缺乏配套措施,將投資7000萬建設面積更大的新校區。
輿論觀點
原址重建花費600萬元,這並不是小數目。若當初僅是作為應急建設,為何事先沒有向捐款方說明?因為如果是這樣,捐款方自然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捐款作出安排。當時同意這么做,眼下香港方面也不會考慮收回捐款。再說了,建設紫荊中學援建項目在前,規劃商業地產項目在後,當地修改規劃時,為何就沒有充分考慮捐款方切身感受?
可見,這首先並不是學校有擴建需求,而是如何對待善款的問題。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當地政府並沒有充分意識到,只有敬畏每一分善款才能用好每一分善款。並不是說,捐款到了相關部門手裡,想怎么用都可以。除了在使用前應與捐款方有良好溝通,善款用途發生變化,項目有所更改,更應取得捐款方的諒解。當地之所以“先斬後奏”,落得眼下被動局面,就在於對善款缺乏足夠敬畏。
敬畏每一分善款,也是來自捐款方的自身要求。香港方面考慮收回捐款,就在於善款來自於社會,在使用與監督上都有嚴格規定。香港方面必須對公眾負責,保證善款不被濫用,否則其捐贈行為將受到公眾質疑。綿陽未經與捐款方充分協商就將援建項目拆除,等於傷害了每一個捐款人。就此,人們當然有理由質疑,當地有沒有好好地使用善款。
不管這么做的初衷是什麼,此事在事實上已經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相關部門有必要讓公眾知道的,並不是新的學校規模有多大,或者這么做是多么不得已。要消除公眾疑慮,獲得捐款方的理解,當地更應坦承自身失誤,就此向捐款方和公眾致歉。城市發展規劃有所調整,這並不是不可以。但因涉及援建項目,事前未與捐款方進行充分溝通,這無論如何都是工作失誤,當地理應有所表態。
這對災區重建工作,也是一個警示。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災區重建,關心善款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任何有損災區重建形象的行為,都可能傷害捐款人的積極性,進而影響重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正因如此,災區政府部門必須以高度負責的心態,認真對待每一分善款,用好每一分善款。
四川省高度重視
四川方面說,綿陽當地政府在未徵得特區政府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拆除學校,不符合川港間援建項目的安排,將嚴肅跟進此事,並展開進一步調查問責。綿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汶川大地震後,綿陽人民對香港同胞的無私援助永遠銘記在心。綿陽將把港方援建的其他項目建設好、管理好、使用好。綿陽也將信守承諾,加快建設綿陽紫荊民族中學新校區工程進度,同時保留綿陽紫荊民族中學校名
事件啟示
香港捐款的“較真”行為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支撐現代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不僅僅是人們心中的那份行善積德的道德衝動,健全的制度保障框架更是保證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的基礎。
慈善捐贈的發展,制度化的發展方向才是保障。首先,慈善立法是我們應當倍加重視的首要問題,它不僅是判斷慈善組織行為的正當性和合法性的標準,也是維持公眾對慈善組織信心的迫切需要。對此,法律應當明確規定,因公益之目的所發起的募捐活動,包括救災時的資源募集都必須依照法律規定辦理等內容。
其次,建立透明的慈善運行管理機制。社會公眾對慈善組織的信任與其工作是否透明化密切相關。而要做到工作透明,不僅需要慈善組織內部自律,外部監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慈善事業的透明化機制,賦予相關行政機構監督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工作,完善相關行政監管機構對捐贈物資使用的追蹤、反饋和公示制度;建立和完善以慈善業務年審為主要手段的監管制度,重點加強對慈善工作信息披露、財務報表和重大活動的監管,要求慈善組織定期向有關政府部門遞交日常開支預算和決算、向公眾公開資金運作明細,以此提高監督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最後,完善行政監管運行機制。引入社會監管力量,以政府相關行政機構為主導,每年開展對慈善組織資質評估和信用資格認證制度。建立相互制約的評級機制、建立善款資金流向查詢機制,讓公眾特別是捐贈者能夠隨時查詢物資流通過程中的實物、信息、資金管理情況。
解決危機
一者,慈善不低調。香港特區政府從捐款開始,到如今追回,一直都是高姿態,這一方面可以充分促進信息透明;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形成示範效應,讓更多的企業或機構學習,讓慈善價值充分體現。
二者,善款問去處。在我們原有的慈善理念中,行善的完成標誌是款捐出去,很少有人會主動追問自己的捐款去哪裡了。而香港特區政府具備這樣的主動性。更讓人詫異的是,僅僅因為這所中學改遷沒有通知自己,就要收回捐款。這看似苛刻、較真,但仔細一想,真正的慈善何嘗不是這樣呢?不苛刻一點,善款被胡亂使用甚至中飽私囊的幾率太高了。
三者,善款可追回。我們不妨做一個完美的構想:如果每一個人的捐款都能知道其去向,用於何地,用於何事,如果不知道便有權利追回,這樣的慈善豈不是完美了?而這其實並不難,只需要信息充分透明即可。比爾·蓋茨在談到慈善機構透明度時曾稱,美國的基金會是公開的,所有的項目和捐款可以讓公眾隨時查閱,這值得我們借鑑。
解決慈善“信任危機”,慈善機構與監管機構是一個環節,慈善者則是另一個關鍵環節。只要每一個行善者都具備香港特區政府這種較真勁兒,捐款不低調,且要問去處,不知就追回,那慈善信息的透明度,還會像如今這般“猶抱琵琶半遮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