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芹根,中藥名。為傘形科香根芹屬植物香根芹Osmorhiza aristata (Thunb.) Makino et Yabe Bot.的根。分布於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健脾消食,養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消化不良,夜盲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香根芹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傘形目
- 科:傘形科
- 屬:香根芹屬
- 種:香根芹
- 分布區域: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 採集時間:夏季採挖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時間,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健脾消食,養肝明目。
主治
用於消化不良,夜盲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時間
夏季採挖,去其莖葉,洗淨,曬乾。
形態特性
香根芹又名:野胡羅匐。多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主根圓錐形,長2-5厘米,有香氣。莖圓柱形,有分枝,草綠色或稍帶紫紅色,嫩時有毛,老後光滑。基生葉片的輪廓呈闊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2-3回羽狀分裂或2回三出式羽狀複葉,羽片2-4對,下部第二回羽片卵狀長圓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7厘米,寬1.5-3.5厘米,邊緣有缺刻,羽狀淺裂以至羽狀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長卵形以至卵狀披針形,長1-3厘米,寬0.5-2厘米,頂端鈍或漸尖,邊緣有粗鋸齒,缺刻或羽狀淺裂,表面深綠,背面淡綠,兩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時僅在脈上有毛;葉柄長5-26厘米,基部有膜質葉鞘;莖生葉的分裂形狀如基生葉。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梗上升而開展,長4-22厘米;總苞片1-4,鑽形至闊線形,長0.5-1.2厘米,膜質,早落;傘輻3-5,長3-8厘米;小總苞片4-5,線形,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毫米,寬1-1.5毫米,背面或邊緣有毛,通常反折;小傘形花序有孕育花1-6朵,不孕花的花柄絲狀,短小;花瓣倒卵圓形,長約1.2毫米,寬1毫米,頂端有內曲的小舌片;花絲短於花瓣,花葯卵圓形;花柱基圓錐形,花柱略長於花柱基;子房被白色而扁平的軟毛。果實線形或棍棒狀,長1-2.2厘米,寬2-2.5毫米,基部尾狀尖,果棱有刺毛,基部的刺毛較密;分生果橫剖面圓狀五角形,胚乳腹面內凹。花果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600-3500m的山坡林下、山溝及河邊草地。分布於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健胃,明目。主治夜盲症,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