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
《白氏洛中集》者,樂天在洛所著書也。太和三年春,樂天始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及茲十有二年矣,其間賦格律詩凡八百首,合為十卷,今納於龍門香山寺經藏堂。夫以狂簡斐然之文,而歸依支提法寶藏者,於意云何?我有本願,願以今生世俗文字之業,狂言綺語之過,轉為將來世世贊佛乘之因,轉法輪之緣也,十方三世諸佛應知。噫!經堂未滅,記石未泯之間,乘此願力,安知我他生不復游是寺,復睹斯文,得宿命通,省今日事,如智大師記靈山於前會,羊叔子識金環於後身者歟?於戲!垂老之年,絕筆於此,有知我者,亦無隱焉。大唐開成五年十一月二日,中大夫守太子少傅馮翊縣開國侯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白居易樂天記。
《白氏洛中集》者,樂天在洛所著書也。太和三年春,樂天始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及茲十有二年矣,其間賦格律詩凡八百首,合為十卷,今納於龍門香山寺經藏堂。夫以狂簡斐然之文,而歸依支提法寶藏者,於意云何?我有本願,願以今生世俗文字之業,狂言綺語之過,轉為將來世世贊佛乘之因,轉法輪之緣也,十方三世諸佛應知。噫!經堂未滅,記石未泯之間,乘此願力,安知我他生不復游是寺,復睹斯文,得宿命通,省今日事,如智大師記靈山於前會,羊叔子識金環於後身者歟?於戲!垂老之年,絕筆於此,有知我者,亦無隱焉。大唐開成五年十一月二日,中大夫守太子少傅馮翊縣開國侯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白居易樂天記。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