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大餐

饕餮大餐

饕餮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饕餮大餐
  • 來源饕餮
  • 拼音:tāo tiè dà cān
  • 象徵貪慾
  • 相關故事:饕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
  • 文獻記載:《呂氏春秋·先識》
概述,饕餮紋,相關解釋,電影,

概述

饕餮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
饕餮大餐

饕餮紋

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呂氏春秋·先識》篇內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以鼻樑為中線,兩側對稱排列,通常的下唇。饕餮紋出現在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的像鳥、像鳳、像人。饕餮紋這種名稱並不是古時就有的,而是金石學興起時,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紋面具高21.0公分,現藏於美國西雅圖書館。西周時代,其神秘色彩逐漸減退。

相關解釋

【解釋】:傳說龍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是上古一種兇猛且殘忍的魔獸,喜食人,食量大。饕餮原是《左傳》中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但在今天饕餮大餐多用來形容“豐富的,豐盛的,大量的”等意思。也可直接用於形容極其豐盛的食物,可直接當作名詞使用。本為貶義詞,現常作廣告用語,指集體推出豐富多彩的商品、產品、作品、信息,以供消費者選購、享用或欣賞。內容不限飲食。
《呂氏春秋·先識覽》中說道:“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凶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狍鴞”即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也有類似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述異經》說,饕餮指的是西南的三苗人,近人陳夢家則進一步說,饕餮就是蚩尤,而劉持平先生的《青銅器饕餮紋質疑》則認為是神農氏。後民間盛有龍生九子之傳說,明代的陸容和楊慎將饕餮列為龍九子之一,這已是一種附會了。陸容的《菽園雜記》中所記饕餮“性好水,故立橋所”,而楊慎的《升庵集》則記之曰:“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由於饕餮極為貪吃,後世便將貪婪之人稱為"饕餮之徒"。《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季孫行文派人給魯文公講一個故事:“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杜預注《左傳》說,貪財為饕,貪食為餮。北宋的蘇軾一生於美食始終興致盎然,自稱“老饕”,這裡的饕餮當然只取追逐美食之意,別有一番風雅。《紅樓夢》中,賈寶玉與釵、黛等美女一起作《詠蟹詩》時,詩句中亦有“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云云。

電影

饕餮大餐》 tāo tiè dà cān
饕餮大餐
本片獲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大獎
主演:馬切洛-馬斯特洛亞尼(《甜蜜的生活》、《義大利式婚禮》)
菲利浦-諾瓦雷(《老槍》、《天堂電影院》、《郵差》)、
雨果-托那茲、米歇爾-皮科里
簡介:一個走出機艙、還未脫下制服的駕駛員,一個手藝出眾的大廚、一個法官加上一個電氣工程師,四個厭世的中年男子決定在一間別墅饕餮至死。他們還找了3個妓女一起參加大餐,同時還有一位生性淫蕩的國小女教師同赴盛宴,最詭異的是妓女們都覺得這些舉動太過變態而先後離開,而那個女教師卻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 這部電影在1973年公映時被美國定為“X"級,其實這些素材即使放到今天也是駭世驚俗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