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高堂明代無名古墓

饒平縣高堂鎮塘南村內有一大型明代古墓,由於年代久遠、墓碑丟失,一時間成為無名古墓,僅從村民口口相傳中得知為軍寨村翁氏三世祖雲叟公之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饒平高堂明代無名古墓
  • 饒平縣:高堂鎮塘南村內有一大型明代古墓
  • 年代:久遠
  • 墓主:系雲叟公的信息得以進一步確認
古墓概述,發現墓碑,無名古墓,勘查確認,

古墓概述

饒平高堂明代無名古墓
2011年4月20日,高堂鎮西林村村民許錫坤在農田中無意發現一塊墓碑。2013年7月,經潮州市文物旅遊局專業人士鑑定,墓碑正為無名墓所有,墓主系雲叟公的信息得以進一步確認。如今,軍寨村翁氏宗親向相關部門提交材料,希望能將古墓進行指導性修復,並申請為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墓碑

得知墓碑擺放在塘南村尖峰山上無名古墓旁,記者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前往察看。經過顛簸崎嶇的山路後,在一處樹木叢生的半山坡上,記者見到了古墓。雖然經過多年風吹雨淋,但古墓仍舊保持著原貌,墓中央有一墓亭,只是亭里不見墓碑,空無一物。村民發現的石碑被擺放在祭床前方,石碑高1.85米、寬0.55米。記者看到,石碑上刻著“敕封文林郎監察御史翁公之墓。弘治十二年歲次戌年冬十二月吉立孝子瑩理昱旭吉奇立石”字樣。
“墓碑是2011年4月20日在塘南村的田裡發現的。”許錫坤告訴記者,他在塘南村承包了一塊農田,但由於排水設備不好,農田經常積水,於是他便請工人到地里挖排水渠。工人施工時無意間挖到一塊倒扣的石碑,抬起一看,碑文上竟寫著“翁公之墓”字樣。由於許家與翁家有一定的淵源,對無名古墓也有所了解,於是許錫坤馬上通過村委聯繫到翁氏宗親,讓他們到現場確認。經翁氏宗親初步確認,墓碑為翁氏三世祖雲叟公的陵墓所有。

無名古墓

據高堂鎮文化站站長吳潮瑜介紹,這座無名古墓,由於時代久遠,墓主墓碑已遺失多年,相關的資料也記載不詳細,所以古墓墓主的信息一直得不到確認。但從翁氏族人世世代代的口述相傳中得知,古墓是翁氏三世祖雲叟公的陵墓。“這塊刻著‘敕封文林郎監察御史翁公之墓’的石碑被發現,為古墓墓主的身份確認提供了更有力的信息。” 吳潮瑜說道。
“陵墓建於明弘治十二年,即1498年,至今已有515年的歷史。陵墓主人云叟公是軍寨翁氏三世祖,他的二兒子正是明成化丁未年進士翁理,翁理即潮州西門翁氏始祖。翁理官至湖廣按察副使,是一名清廉秉正、執法無私、受民愛戴的清官。正是因為翁理政績顯赫,雲叟公才被敕封為‘文林郎監察御史’。據考證,明朝大型墓葬都是皇帝賜葬的。”翁氏族人翁揚告訴記者,在前年發現墓碑,由翁氏宗親初步確認實為古墓所有後,負責人翁河欽組織人將墓碑搬至翁氏祠堂保存起來,而族人也四處尋找相關文化專業人士前來鑑定。經過市文物旅遊局專業人士鑑定,墓碑確實為古墓所有。“如今,我們已經將資料提交市文物旅遊局,希望能藉此修復古墓,得到專業的修復指導,並把古墓申請為文物保護單位。”翁揚說道。

勘查確認

2013年7月,翁氏宗親將墓碑和古墓的信息上報市文物旅遊局後,文物旅遊局工作人員多次到場勘查確認,所發現的墓碑並非無名古墓的主墓碑,而是其“墓道碑”(即立在路口提示前方有座陵墓的指路碑),該墓道碑的發現對古墓的研究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
“墓碑對於一座陵墓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墓碑上的碑文記載著陵墓的年代、墓主人的相關信息等,對於後人確認古墓信息有著重要的意義,是文物考據、歷史研究的重要證據。一座古墓如果沒有了墓碑,墓主人的信息將會丟失,成為無名之墓。” 市文物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羅星告訴記者,在經過多次現場勘查後確認,所發現的墓碑雖不是無名古墓的主墓碑,卻是其“墓道碑”。
羅星說:“明代大型古墓建有墓亭,主墓碑應該立於墓亭里,但是目前發現的墓碑尺寸太大,無法放進墓亭。而且,墓碑發現的地點與古墓所在的地點有兩三千米的距離,因為石碑很重,如果是主墓碑的話應該是在古墓附近發現的,不可能在那么遙遠的地方。此外,該墓碑上面沒有墓主的名字,而且墓碑擺放在祭床前的位置上也總放不穩,這些情況都足以證明它並非主墓碑,而是立在兩三千米外的路口的‘墓道碑’。”
羅星說,這么大型的明朝古陵墓在潮州很少見到。而且這座陵墓保存得較為完好,其材質更是由糯米、糖和砂構成,很有特色。墓道碑的發現對於墓主人信息的確認、對深入了解饒平和翁氏歷史具有很好的研究價值。“近期,我們還為該古墓制定了‘修復施工指導方案’,希望能幫助翁氏子孫修復古墓,將這座古墓修復並保存下來。”羅星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