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古時由於周溪水湍急,難於跨過,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特別是遇到洪水暴發,給行人帶來更大的困難。
明朝憲宗成化年 (1465—1487年),當地隱士一位姓饒名嵩四的看到這種情況,出資把周溪兩岸砌石築坎,溪中用石砌成三個橋墩形成四孔,在橋墩上用木板架成橋,為方便人們擋風遮雨,在橋面上蓋頂成屋,成為梅州第一座橋屋而馳名於世。人們為紀念饒嵩四,故命名為饒公橋。此橋由於設計施工精湛,深挖橋基砌石穩固,橋墩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圓錐元寶形,既造型美觀又利於流水通過,充分展現了古人的智慧。
清康熙33年 (1694年),由於橋殘舊,過往行人增多,在原有橋基上面修補砌石灰,橋面上蓋上瓦房十多間,橋側配上柵欄,並在橋兩端建涼亭施茶,過路行人無不駐足抒心顏。由於日久天長風雨侵蝕,於清乾隆46年(1781年)夏橋板屋樑被沖壞。此時建橋主人饒嵩四第七世孫饒弢 英,為延續祖德,帶頭捐資並在民間募集資金,按原貌進行修復,只欠橋面房屋銀根不足未加覆蓋,至今仍保存著古橋風貌,2003年在原有橋的基礎上加鐵欄桿、加固橋面,至今方便行人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