餱,讀作:hóu。該字是地方性語言中用字,形容吃過鹹的食物之後引起的乾渴和聲音嘶啞·(形聲。從米,從侯,侯亦聲。“米”指糧食。“侯”指古代地方諸侯。“米”與“侯”聯合起來表示“地方長官因公出差或率軍出征所攜帶的乾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餱
- 拼音:hóu
- 注音:ㄏㄡˊ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筆順編碼,詳細解釋,古籍解釋,
筆順編碼
鄭碼:UFXM,U:7CC7,GBK:F4D7
筆畫數:15,
部首:米,
筆順編號:431234325131134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米,從侯,侯亦聲。“米”指糧食。“侯”指古代地方諸侯。“米”與“侯”聯合起來表示“地方長官因公出差或率軍出征所攜帶的乾糧”。本義:乾糧) 同本義
餱,糒也。——《廣雅·釋器》
乾餱以愆。——《詩·小雅·伐木》
(3)地方性語言中,形容吃過鹹的食物之後引起的乾渴和聲音嘶啞.
(4)古壯字(方塊壯文)同“秏”,水稻、大米的意思,壯語讀音:haeux。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𠀤音侯。《廣韻》餱糧也。《博雅》餱,糒也。《詩·大雅》廼裹餱糧。《注》餱或作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