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餘步雲
- 別稱:余世蟬
- 字號:號紫松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四川廣安
- 出生時間: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 去世時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人物生平,早期經歷,保衛定海,消極應戰,臨陣脫逃,悲慘結局,史書記載,親屬成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餘步雲,字紫松,四川廣安人。嘉慶三年(1798年),以鄉勇參與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被提拔為游擊,其先後任把總、千總、游擊、總兵。道光七年(1827年),率部隨同陝甘總督楊遇春,征討新疆張格爾叛亂,收復和闐,因功擢升為貴州提督。道光十三年(1833年),帶領貴州兵,參與鎮壓湖南、廣東苗民和瑤民起義,賜雙眼花翎,給予一等輕車都尉世職。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擒仁懷匪首謝法真,加太子太保銜,並調任福建提督。
保衛定海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軍初次占領定海,餘步雲帶兵五百前去支援並收復定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餘步雲調任浙江提督,駐守鎮海,兼管定海防務。
消極應戰
餘步雲駐守鎮海後,面對侵犯者並不採取積極抵禦措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時任兩江總督裕謙前來督師。然而英軍利誘餘步雲,暗中牽制裕謙,而裕謙素來輕鄙餘步雲,深感其辦事難資得力,但未及時撤換。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十二日,英國侵略軍3萬多人分乘29艘軍艦,大舉入侵定海。裕謙親自指揮三總兵,率5000兵勇與侵略軍浴血奮戰6晝夜,痛殲英軍一千數百人,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然而,提督餘步雲拒不執行裕謙“相機援應”的命令,並建議裕謙向對方求和,被裕謙嚴詞拒絕。餘步雲身為提督,兼管定海防務,消極應戰,坐觀拒援,致使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三鎮總兵先後戰死,定海再度失陷。
臨陣脫逃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二十六日凌晨,英國侵略軍艦隊分兩路,每路數千人,同時進犯金雞山和招寶山。兩江總督裕謙登上招寶山督戰,誓死與鎮海共存亡。而餘步雲作為鎮守招寶山的另一名主帥,不許士兵開炮,並要求裕謙向英軍乞和,裕謙不許。餘步雲竟丟棄炮台逃走,官兵即時潰散。裕謙在城上鳴炮,制止無效,官兵繞過山後仍紛紛跟著餘步雲逃跑。英軍不戰而獲取招寶山。兩江總督裕謙以身殉國,鎮海失守。
餘步雲退至寧波,反將鎮海失守的責任推到裕謙頭上。寧波失守後,餘步雲再退至上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初,餘步雲隨揚威將軍奕經出兵收復浙東三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初二日,英軍欲與餘步雲決戰,而在頭一天晚上,他就逃跑了。餘步雲不敢與英軍作戰,帶兵逃入慈谿城。英軍來攻,餘步雲狼狽潰逃,致使友軍孤軍奮戰,壯烈犧牲。
悲慘結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餘步雲被押至京城,擬斬監候。次年,道光帝批覆,“餘步雲未能擒獲敵軍一兵一卒,臨陣退縮,棄城而逃,畏死貪生。此等行為,若不軍法從事,如何面對為國捐軀的忠臣將士?”隨後,餘步雲被處斬棄市,年六十九。
史書記載
《清史稿·餘步雲傳》
《清宣宗實錄》
《籌辦夷務始末》
《勉益齋續存稿》
親屬成員
弟:余翼雲。
子:余長錫,官至縣丞。
人物評價
《清史稿》評價:餘步雲庸懦巧猾,卒膺顯戮。宣宗於僨事諸人,皆從寬典,伸軍律者,僅步雲一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