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市第一實驗國小漢六朝遺址位於餘姚市梨洲街道餘姚市第一實驗國小操場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姚市第一實驗國小漢六朝遺址
- 所處時代:北宋
歷史背景,考古發現,地理位置,
歷史背景
北宋元豐元年(1078),餘姚學宮遷址於此,此後歷代多有重修。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廢科舉,民國時期又於此興辦學宮國小,延至今日的第一實驗國小,可謂弦歌不輟,薪火相傳。這次發掘,完備了餘姚學宮地塊的沿革信息,豐富了漢六朝時期餘姚南北雙城發展變遷的材料,也展現了更多的歷史細節。
考古發現
2023年4月至7月,為配合基本建設,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聯合餘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對該遺址進行了8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共清理了水井、灰坑、灰溝、牆基等遺蹟單位79處,出土各類遺物標本258件。
遺址地層堆積可分三層,第一層為原餘姚第一實驗國小操場墊土層;第二層灰褐色土層,為六朝時期文化層;第三層又可分為深灰色土層、灰綠色土層兩小層,皆為漢代文化層,其下為生土層。
漢代遺蹟發現不多,主要有牆基、排水溝、灰坑等類。六朝遺蹟發現較多,主要有灰坑、灰溝、水井、柱洞等類。六朝時期水井發現8口,是本次考古發掘的主要收穫。這批水井類型多樣,有土坑井、陶圈井、磚井、陶圈與磚組合井。在修築方法上也頗具特色,磚井都採用了對拼木板墊底,J1還在墊板上鑿出了凹槽以便於砌磚。井底墊板的使用,具有防止井底沙土的泛涌、避免井體沉降的多重功用。磚井中J1、J7使用了梯形磚對拼錯縫立砌,每層井磚外填塞木塊,並用竹繩綑紮,以此來加強井身的穩固。J6還發現了井亭跡象。
發掘出土遺物多為漢六朝時期生活實用器,以青瓷器為主。此外還在灰坑中發現有較多的銅錢,也出土有板瓦、筒瓦、瓦當類建築構件。在J7的發掘中還出土了精巧的青銅連枝燈、大量的鐵五銖錢,J7井口被石塊封堵,這暗示了J7的廢棄可能與劇烈的社會變動有關。
地理位置
遺址位於餘姚市梨洲街道餘姚市第一實驗國小操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