餖版
雕版不僅可以用於印書,很早以前也用來印畫,特別是書中的插圖。清人徐康《前塵夢影錄》中說:“古人以圖、書並稱,凡書必有圖。”因此,沿用至今謂稱“
圖書”。由於雕版印刷術的出現,以前靠手寫本,隨後便越來越多的被雕版印刷本替代,而書中的插圖也隨之刊行於世。魯迅先生在《木刻紀程小引》中說:“中國木刻圖畫,從唐到明,曾經有過很體面地歷史”,又在《全國木刻聯合展覽專輯序》中說:木刻的佛畫,原是中國早就有的東西。唐末的佛像、紙牌,以至於後來的小說繡像、啟蒙小圖,我們至今還能看到實物。中國木刻圖畫,從唐至明,曾經有過很多體面的歷史。可見中國的版畫早已被先賢們所關注和讚賞。
隨著雕版印刷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已不滿足於欣賞單一墨色的印刷。很早就有人想在書籍中施印不同的色彩,以突出表現畫面中的山川大地、綠葉紅花、魚蟲鳥獸以及人物服飾等。起初人們不懂得如何在畫面上印出不同的色彩掃描,只懂得印好墨色畫面後,根據不同色塊的需要塗上不同的色彩。如現存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國家圖書館東方館的中國敦煌飛天、千佛像、觀世音菩薩像等,就是先雕版墨印以後再敷色彩的。這可以視作中國版印敷色的早期嘗試。
拱花
15世紀末期至16世紀初期,套版印刷從開始的兩套版發展至五套色,甚至多套色,技術上也已日臻完美。插圖配上文字讓讀者賞心悅目,但用來專門印刷中國水墨畫,就很難表現花鳥蟲草、人物、動物及自然萬象的豐富性。到了明代,有人進一步把每種顏色各刻一塊版,因版片的形狀各不相同圖像處理,猶如餖飣(這是從前王公貴族用來祭祀的貢品,以其不規則的幾何形而得名),故稱作“餖版”。“餖版”是現代分色套印的鼻祖,其製作過程比單色雕版更為複雜。製作者必須通過肉眼的判斷,以及對中國畫的理解,將不同的色塊、先後順序等分別製成印版,固定在準確的位置上,逐色套印。明代稱這種印刷方式為“餖版”,清代中期以後,稱為“木版水印”。把不同的色彩分別套印在畫面的不同位置,印出來的畫面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精美絕倫。在給人以美好視覺享受的背後,包含著多少先人的智慧和辛勤耕耘的汗水。
民間流行的一種在套版基礎上發展為多色迭印的
美術印刷方法。將彩色畫稿按不同顏色分別勾摹下來,每色刻成一塊小木版,然後逐色由淺入深依次套印。因其形似“餖飣”而得名,餖飣是一種五色小餅,作成花卉禽獸珍寶的形狀,盛於盒中。其推砌拼湊,有如餖飣,故稱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