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創造者為前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楊立三同志。
中國四十年代在老解放區曾用過的一種計算貨幣的單位,一餏等於若干種實物價格的總和 [xi]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老解放區一種計算工資的單位,一餏等於幾種實物價格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餏
- 拼音:xi
- 筆畫數:9
- 部首:飠
基本信息,典故,
基本信息
<名>
餏(念xi),
鄭碼:OXSR,U:997B,GBK:F09C
筆畫數:9,部首:飠,筆順編號:355413534
典故
1941年 ,由於日軍對太行根據地和華北地區進行殘酷“掃蕩” ,根據地經濟遭受極大損失 ;加上連年大旱和蝗災 ,農業歉收 ,糧價直線上升。到這年冬季 ,物價較之一年多之前上漲了三倍多。這時 ,實行半供給半工資制(穿著供給制、一伙食和津貼工資制)的軍工工人生活發生了嚴重問題 ,收入難養活三口之家。為解決這個問題 ,經負責軍事工業的十八集團軍(八路軍)前方總司令部批准 ,前總後勤部將以貨幣為單位計算工資的辦法改為以實物為單位計算 ,“飠衣”字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取其食有衣的含義 ,讀作“西”。造字人就是八路軍前總副參謀長兼後勤部部長楊立三。當年 ,一個“飠衣”所含的實物包括 :中等小米二斤、中等小麥一斤、油鹽各五錢、中等白土布一方尺(土布面寬一般為一尺)、中等家用一點五斤。以飠衣為單位計算工資 ,工人工資避免了受物價波動的影響 ,很受歡迎。這種以飠衣為單位計算工資的做法 ,後來也用為計算軍費。這種“實物分”制 ,一直實行到1950年物價穩定後才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