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春

飯春亦作「飯剩」,用於供奉諸神及祭拜祖先,主要祈求來年豐余有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飯春
  • 別名:飯剩
簡介,結語,

簡介

除夕夜前拜拜,供桌上最常見到以剪紙花插在春飯上,稱為「飯春花」。「春」字台語發音同「剩」字,「飯春」,插飯春,年年吃有春(剩)
《金門志》載,除夕“留宿飯於明日,曰‘隔年飯’。”“隔年飯”俗語叫“春飯”,插在上面一朵綢制的紅春花叫“飯春”,閩南語“春”與“剩”諧音,這與“娃娃抱鰱魚”年畫寓意“連(鰱)年有餘(魚)”的意思一樣。人家除夕備白米飯一缽置廳堂中案桌上,意為除夕足食尚有剩餘到明年,表達年年豐衣足食的願望。

結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許多民風民俗,特別是某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習俗(如“聽香”)已經逐漸被新風尚所淘汰或替代。有些習俗至今尚在流傳,也正因為這些民俗對於調整人際關係、構築心理平衡、增強鄉情聯誼、祈求發財致富等方面尚有某些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