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每天飲食要花費上萬的錢。形容飲食極奢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日萬錢
- 拼音:shí rì wàn qián
- 近義詞:食前方丈、日食萬錢
- 出處:《晉書》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運用示例,成語典故,
基本信息
例句:他過著~的奢侈生活。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飲食極奢侈
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三十三《何曾列傳》~996~
何曾字穎考,陳國陽夏人也。……武帝襲王位,以曾為晉丞相,加侍中。與裴秀、王沈等勸進。踐阼,拜太尉,進爵為公,食邑千八百戶。泰始初,詔曰:“蓋謨明弼諧,王躬是保,所以宣崇大訓,克鹹四海也。侍中、太尉何曾,立德高峻,執心忠亮,博物洽聞,明識弘達,翼佐先皇,勛庸顯著。朕纂洪業,首相王室。迪惟前人,施於朕躬。實佐命興化,光贊政道。夫三司之任,雖左右王事,若乃予違汝弼,匡不逮,則存乎保傅。故將明袞職,未如用乂厥辟之重。其以曾為太保,侍中如故。”久之,以本官領司徒。曾固讓,不許。遣散騎常侍諭旨,乃視事。進位太傅……然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每燕見,不食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人以小紙為書者,敕記室勿報。劉毅等數劾奏曾侈汰無度,帝以其重臣,一無所問。
典源譯文
何曾字穎考,陳國陽夏人。……司馬炎繼承晉王位,以何曾為晉丞相,加侍中,與裴秀、王沈等勸晉王稱帝代魏。晉王受禪即帝位後,拜何曾為太尉,晉爵為公,食邑一千八百戶。武帝泰始初年(265),皇帝下詔(詔文略),任命何曾為太保。過了很久,又讓何曾以太保本官兼司徒。何曾堅決辭讓,皇帝不許,派遣散騎常侍以聖旨告諭,何曾才就職。後又進位太傅。……然而何曾又喜好豪華奢侈,衣食陳設務求奢華。帷帳車服都奢華綺麗到極點,膳食滋味超過帝王之家。平時在宮中與皇帝聚會,不吃宮中太官所設的飲食,皇帝常派人到他家取他喜歡吃的食物。蒸餅上不做十字樣的花紋就不吃。他的一伙食一天要花一萬錢,他還不滿意,說:“沒有值得下筷子的東西!”下邊人呈報文書如用小紙,他就令記室不要上報。劉毅等人多次上奏彈劾何曾奢侈無度,武帝以為他是重臣,從不過問。
釋義
“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一頓飯要花掉很多錢,還說沒有值得下筷子的東西。後遂以“食日萬錢”等形容生活奢侈。
同源典故
何公箸 何相萬餞 日費萬餞 日食萬錢 萬錢無外著 萬餞具 萬餞廚 萬餞無處著 萬餞箸 食萬餞
運用示例
蔡東藩《兩晉演義》第四回:“惟阿附賈充,無所建白,自奉甚厚,一食萬錢 ,尚謂無下箸處。”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萬錢才下箸,五酘未稱醇。”
宋 陸游 《除夜》:“從今供養惟春薺,莫羨愚公日萬錢。”
成語典故
這個成語故事發生在魏晉時首都,今河南洛陽。
魏晉時的大官僚何曾,是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生活極度奢侈。他所住的房、穿的衣,坐的車,都窮極綺麗。他尤其在吃飯上下功夫,每一頓飯菜餚之多、滋味之美,那些王侯們的飲食也比不上。每次皇帝宴請大臣,他都嫌皇宮裡做的菜滋味不好,不願意吃,皇帝也縱容他,讓他從自己家裡拿。即使像蒸餅這樣的粗食,他也是非自家蒸的上面劃上十字的不吃。每天他用於吃飯的錢就上萬,卻還是說飯不好,沒法下筷子。他不僅自己奢侈,還倡導別人奢侈。他吩咐秘書,人們給他寫的信,如果用小紙寫的,就不要報上來。(見《晉書·何曾傳》)
封建時代,皇帝最喜歡的官就是貪官,為什麼呢?官一貪,就證明他無大志向,無篡位之心,皇帝才放心。所以,王翦索要美田宅園,秦王放心;蕭何強買百姓田地,劉邦大悅;岳飛剛正無私,一介不取,而招殺身之禍。何曾有沒有貪污,史書沒有說,但食日萬錢,奢侈無度也是胸無大志的表現。憑著這個“優點”,何曾官運亨通。晉武帝時,他官至太傅,眾多大臣彈劾何曾太過浪費,晉武帝只是一笑置之。
從何曾奢華的生活里,人們摘取了兩個成語“食日萬錢”、“無下箸處”,都用來形容富人們飲食奢侈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