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飛行者》中的每篇文章,都與藍天有關、與飛行有關、與飛行員的命運有關。或者說,每篇文章都與飛行員們肩負的崇高使命與神聖職責有關。這些充滿血性與柔情的精彩文章,既是對空軍戰鬥機部隊飛行員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飛行員群體翱翔祖國藍天的精彩縮影。作者力求通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生動故事,表現出飛行員熱愛藍天、獻身國防、無私奉獻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並試圖依靠文字的穿透力量,直抵人們的內心深處,讓每一個讀者的心靈與戰鷹一起轟鳴、震顫,從而彰顯、升華出飛行者插翅藍天的真正意義。
作品目錄
大海有多高 丟失 老曹走了 低氣象 超低空 鷹南飛 有一種懷念叫傷痛 轟然炸響的記憶 複雜狀態 永遠的傷痛 黃昏中的墜落 偏航 | 鳥撞 螺旋 大速度轉彎 反空降 撞靶 道不盡的地平儀 航線,向遠方延伸 攔截 超負荷 同在“加加林” 永不殞落的加加林 歷史的翅膀在飛翔 |
作品鑑賞
作為中國第一部由戰鬥機飛行員撰寫的飛行札記,《飛行者》具有獨特的文本價值。在當代文學的散文園林中,寧明的《飛行者》不但以獨特的飛行員題材,罕見的天空視角開闢了一片新天地,也以深邃的思考、深沉的抒情和詩意的語言為讀者呈現了美麗的藝術世界。
戰鬥機飛行員是個前人很少涉及的領域,寧明掀開了其神秘的面紗。以前人們看到一些表現空軍航空生活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在陸地遠望飛機翱翔的想像,是在藍天之下的一種遠遠的觀望,而寧明的作品則真正是作者在藍天上的親歷,是真正的生命體驗,所以在散文世界裡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這是一個美麗而純淨的視角。在《大海有多高》中,飛機升空之後,“久違的陽光令人感到格外親切,藍水晶一樣的天空清澈透明,飛機像一粒閃亮的銀色寶石,滑動在這片無垠的蔚藍之中。”這不是常人依靠想像能描繪出的美麗,這是要靠真實的視覺體驗得到的極品精緻。美麗的確沁人心脾,以至於作者在心中情不自禁地輕吟出了泰戈爾的詩句“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可是這短短的精神溜號卻險些鑄成大錯,飛機發生了事故,作者依靠沉著和幸運僥倖逃生,完成任務。
在《偏航》中,作者在“遼河口”上空看到了罕見的美景——一片“燃燒的海”。“在座艙前風擋防彈玻璃的下緣,漸漸凸現出一抹絳紅色,這條時隱時現的紅色綢緞,沿著海岸飄動,仿佛一隻巨大的火炬要把大海點燃。”“此時,我飛機的投影正好在紅地毯上走過,像是接受一次最莊嚴的檢閱。”這美麗讓作者震撼,但短暫的欣賞卻導致了偏航。幸虧中隊長安排在上空的監控飛機幫助他及時修正了航線。
從散文集的多篇文章中可以發現,飛行員的確有著讓人稱羨的獨特視野,能欣賞到前所未有的美景,可他們卻常常無心賞景,因為哪怕一秒鐘的走神,都可能導致可怕的後果。關於這一點寧明屢屢提及。飛行員這一工作對人的要求極高,除了飛行的技術應該精湛之外,他應該是理性的、冷靜的、機智的,還應該在身體方面有超人的素質。寧明的散文中時常提及理性,讀者會看到一批飛行專業術語,比如“轉場”“側滑”“螺旋”“黑視”“拉桿”“長機”“大迎角”“編隊”“帶飛”“單飛”“偏航”“超低空飛行”“負高度飛行”,寧明為讀者考慮,儘量把這些術語解釋得通俗易懂。但人們仍能從中看到,一個戰鬥機飛行員需要何等精湛的技術和冷靜的心理。
在《反空降》中,寧明帶隊在演習中沉著冷靜地與敵機周旋,果斷髮射,獲得成功的喜悅,讀來非常過癮。在《說不盡的地平儀》中,寧明從遮蓋地平儀訓練說到地平儀的重要,然後說到了那次真正遇到地平儀故障時的驚心動魄,依靠多年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以及冷靜的處理方式,還有一定的運氣,他才順利返回。“幾秒鐘前的餘悸尚未在心中徹底撫平,我不敢相信,自己已徹底從另一個可怕的世界裡逃生歸來。”
寧明的散文里講了很多戰友在訓練中在技術和心理上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一個個鮮活的飛行員形象。雖是和平年代,但軍人的身份注定了他們要勇於犧牲,要敢於擔當,要有更多的無私和無畏。在《老曹走了》《有一種懷念叫傷痛》里因為飛機事故犧牲的好朋友老曹,在《複雜狀態》中,老史駕駛的飛機在飛行中出現了故障,他仍然把飛機飛到偏遠的村莊,雖機毀人亡,卻避免了更大損失。《永遠的傷痛》里年輕的飛行員009,遇到意外情況後,千鈞一髮之際,他設法保住了飛機,被營救後首先考慮的是受傷的老大爺,出院後趕緊去看望。《黃昏的墜落》里的大成因為飛行的錯覺做出了錯誤的反應,最終跳傘逃生,卻在心裡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痛。《道不盡的地平儀》里的老黃因為服從錯誤的指揮錯過了修正事故的最佳時機而終於機毀人亡。《撞靶》里的老安因為射靶時心裡的“小九九”,過近距離射靶導致事故,飛機損毀,自己幸運地跳傘逃脫。還有《螺旋》里的小郝,因為失戀影響情緒,險些釀成事故……這些活著的和犧牲的戰友,活生生地展現在寧明的散文集裡,讀者能感覺到寧明對他們深深的愛。
飛行是寧明的夢,也是他鐘愛的事業。從寧明的散文中可以發現,飛行員的特殊職業要求他們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藝和冷靜的心理,還要具有更加純淨的心靈。在空中,一個雜念就可能鑄成大錯,釀成大禍。在散文中,寧明本人也有著陽光而純淨的人格。在《偏航》中,寧明在紅海灘走神偏航,雖然在監控飛機的幫助下修正了失誤,他仍然偷偷塞給中隊長一份檢討書。在《道不盡的地平儀》中,寧明在地平儀失靈後,向塔台指揮員詢問位置,未收到回復,產生了“氣憤和鄙夷”,後來知道塔台的發射機也發生故障時,又立刻對自己的猜忌羞愧不已,愛憎分明。正像《偏航》裡面中隊長說的那樣:“飛行員最重要的優良品質是誠實,不然,國家把那么貴重的飛機交給你,誰放心?”
寧明散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他在文中時常傾注著男子漢的真性情,純真的感情顯得那么飽滿。乾飛行員這一行需要真誠,這真誠在情感上表現為深沉的愛。對藍天和大地的愛,對“坐騎”飛機的愛,尤其是對戰友們深深的愛。
比如,分別幾十年後,老首長再相遇還能一口叫出作者的訓練代號;逝去多年的戰友的電話號碼仍被作者牢牢存在手機里,每當佳節都會發出問候的簡訊;還有幫助那個因意外事故即將離開心愛的戰鷹的年輕戰友,去看一眼那個放心不下因自己而受傷的村莊裡的老人。在《飛行者》中,隨處可見作者流露出對戰友的深情,這深情讓他魂牽夢繞,難以入眠。
《老曹走了》是專為悼念戰友犧牲而寫下的文章。文章中用類似蒙太奇的方式,對老曹事故的回憶,慘烈的火光一次次出現在夢境,他們去廬山在火車上的點滴,在廬山的美好回憶,劇場裡放映的《廬山戀》,這一切交織在一起,讓作者對老曹的思念愈加深切。“望著老曹的女兒馬尾辮上扎著一朵白花離去的身影,我仿佛是在目送自己的女兒踏向未來的征程。那一朵漸漸飄遠的白霧一樣的絹花,令我的鼻尖和心頭頓感酸楚不已。我忍住淚水不讓它當著孩子的面流出。我再次下意識地摸出手機,給老曹發簡訊:‘老同學,你女兒上軍校的事兒上邊說已基本落實了……’”在同樣是思念老曹的文章《有一種懷念叫傷痛》里,寧明寫道“老曹,在沒有你的日子裡,她們娘倆頭頂上的陽光還會溫暖嗎?”
《轟然炸響的記憶》在書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這篇文章重點不是在寫飛行,而是在寫他們的一次飛行事故給地面民眾造成的傷害。1998年,強擊航空兵某師一次實彈轟炸演練出現了事故,一枚炸彈落在了瓦房店一所國小的院子裡,造成學生的死傷。作者有一次去農家做客,恰好遇上事故中受傷的孩子叢曉斌,那場事故給他的身體留下終生的烙印。為了叢曉斌的當兵夢,作者甚至想破例求人。作者還說當年投彈的是自己的老同學。“他早已被停飛。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他,他喊我的名字,我遲疑、凝視了好大一會兒才認出原來是他。他的頭髮已由前幾年的花白而幾乎變成全白了,目光里也早已沒有了四十幾歲的男人應有的活力與光澤。他曾給我說過,總想出家去寺院裡念經理佛,也許那裡才能讓他的心境早些平靜下來。”“悔”也是一種難以擺脫的情感和思緒。
對於飛行中遇到的美麗,作者充滿深情,無論對藍天、大海和廣袤的大地,對飛機,他和戰友們極度珍惜,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放棄。甚至對於飛行中很多事故的根源——飛鳥,他在痛惜事故後果的時候也表達了對於飛鳥的感情。在《鳥撞》中,作者幾次提及法國著名導演
雅克·貝漢拍攝的電影《
遷徙的鳥》,表達對於飛鳥這個人類飛翔的老師的喜愛,“當太空人在太空中遨遊時,回首便可看到人類自己的家園。在那片生命的綠色和蔚藍色的海洋上空,雖然他看不見飛翔著的鳥群,但一定可以想像得見,那些和人類擁有著一個共同家園的人類飛行的啟蒙老師,在春來秋去的不斷遷徙中艱難地繁衍著同類的生命。”文中列舉了幾次飛鳥造成的飛行事故,卻在同時也感嘆飛鳥的無辜和悲慘,並提出了深層次的思考。
《飛行者》里,深刻的哲思隨處可見。在《丟失》里,作者說:“編隊,也許是在廣袤的天空中最富有哲學意味的飛行。遠,會丟失;近,也會丟失。”在文中,作者在訓練中駕駛僚機,卻不慎丟失了長機。在這過程中,作者悟出了很多哲理,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成長。寧明領悟到“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言簡意賅,令人回味。在《鳥撞》里說:“有時,我會莫名其妙地憫懷鳥類的生存危機。人類作為與鳥類共同在藍天下飛翔的翅族,也許彼此之間應該建立起更多方式的溝通和達成更廣泛的諒解。”其中包含了作家對人與鳥,甚至人與自然的思考: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應當怎樣面對來自鳥類和大自然的無意傷害,人類和自然如何和諧共處。在《大速度轉彎》中,圍繞“大速度轉彎”這樣一個難以根治的展開分析,先是描寫了自己親歷的大速度轉彎遇險,又敘述了研究“減速口訣”的情況,最後深刻地指出:“大速度轉彎的病根,深深扎在虛榮心上”。
首先《飛行者》敘述的空間充滿詩意。藍天、大地、白雲、星空,這是人類無數詩意的來源,更何況飛行員特殊的視角。作者以無限廣闊的天空作為背景,將天空、大地,軍人生活及情感貫穿其中,使書中充滿了浪漫的詩意。
在語言上,寧明的散文中也充滿了詩意的亮色。在《反空降》里:“藍藍天空面無表情地看著我,照樣是藍得讓人不敢相信的顏色,我向座艙外望去,整個天空靜悄悄的,連一朵歡快飄動的雲彩都沒有。我突然感到一種孤獨正漫過心頭,舌尖上也感覺到了澀澀的苦味。”用這樣詩化的語言來敘述的飛行場景,讓讀者也陶醉在這罕見的美麗。在《老曹走了》中,“老曹走了,他飛向一團火光。飛機凌空爆炸的火焰,映紅了天際。夜深人靜的海島倘若還沒有睡去,它們睜著的眼睛一定能看到老曹臨走那一刻的悲壯……”用凝重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對戰友的深深懷念。
這些鑽石般的精彩語言在寧明的散文中俯拾皆是。詩人的散文,一般會有詩意的語言。寧明在雲中特殊經歷和視野,讓他的詩意顯得更加與眾不同。但飛行員在天上容不得半點的走神,哪怕是欣賞世界的美麗或者體會自然的詩意。也許寧明是把這美麗和詩意迅速印到腦海里,回到地面再通過藝術的記憶整理出來,形成詩歌和散文。感謝這記憶,給人們機會了解飛行者在雲中的日子有著怎樣的生活和情感,感謝這記憶,讓人們有機會從天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作品影響
2014年5月31日,《飛行者》獲得第六屆冰心散文獎散文集獎。
2016年11月25日,《飛行者》獲得第九屆遼寧文學獎散文獎。
作品評價
大連文學評論家
王曉峰:寧明這部散文集具有獨特的文本價值,如果沒有長期的飛行經歷,如果沒有在飛行過程中進行過深入思考,是不可能寫出這樣優秀的作品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如何把散文寫作與職業生涯結合起來方面,寧明通過自己的寫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雖然《飛行者》中不乏“低氣象”“超低空”“反空降”“撞靶”“攔截”等看似非常專業的飛行術語,但讀起來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枯燥。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寧明,1963年生,河北魏縣人,中共黨員,1979年入伍,2002年畢業於俄羅斯聯邦加加林空軍軍事學院,研究生學歷。現為空軍某部副參謀長,特級飛行員,大校軍銜。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2005年加入
中國作家協會。現為
遼寧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中國鄉土詩人協會副會長。曾被評為“大連市文藝界有影響的十大人物”。作品曾獲軍內外各類獎30餘項。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獲空軍銀質飛行榮譽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