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飛行程式設計
作者:戴福青
定價:39元
印次:1-1
ISBN:9787512131996
出版日期:2017.12.01
印刷日期:2017.11.21
內容介紹
全書分為傳統飛行程式設計和PBN程式設計兩部分。第一章至第九章為傳統程式設計部分,第十章至第十六章為PBN程式設計部分。本書在講述飛行程式設計準則的同時,安排了一定數量的例題,以加深讀者對設計準則的理解。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熟悉和了解飛行程式設計的原理和準則,初步掌握程式設計的基本方法。本書可作為航行情報及其他專業方向飛行程式設計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飛行程式設計人員的參考資料。
目錄
第一部分 傳統導航程式設計
第1章 緒論 3
1.1飛行程式設計的概念 3
1.1.1飛行程式設計的準則 3
1.1.2飛行程式的類型及結構 4
1.1.3飛行程式設計的基本原則及影響因素 9
1.1.4飛行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 11
1.1.5飛行程式設計的工作任務 12
1.2飛行程式設計的參數 12
1.2.1航空器的速度 12
1.2.2與風相關的參數 15
1.2.3計量單位 18
1.3終端區定位點及定位容差 18
1.3.1導航容差 19
1.3.2終端區定位點的實際套用 23
1.4超障保護區和超障余度 25
1.4.1超障保護區 25
1.4.2超障余度 26
1.4.3程式設計所採用的坐標系統 27
1.5最低扇區高度(MSA) 27
1.5.1扇區的範圍及劃分方法 27
1.5.2最低扇區高度的確定 28
1.5.3相鄰電台使用聯合扇區 28
第2章離場程式設計 29
2.1概述 29
2.2直線離場 29
2.2.1航跡設定要求 29
2.2.2保護區繪製方法 30
2.2.3障礙物鑑別面(OIS) 33
2.2.4最小超障余度(MOC)和程式設計梯度(PDG) 34
2.3轉彎離場 35
2.3.1指定高度/高轉彎離場 35
2.3.2指定點轉彎離場 39
2.4全向離場 44
2.4.1轉彎起始區 44
2.4.2轉彎區 45
2.4.3障礙物鑑別 45
第3章航路設計 47
3.1航路設定的基本原則 47
3.2VOR航路 47
3.2.1確定保護區的基本原則 47
3.2.2導航系統使用精度 48
3.2.3保護區的確定 49
3.2.4超障余度 52
3.2.5最低航路高度(MEA) 52
3.3NDB航路 52
3.3.1導航系統使用精度 52
3.3.2保護區的確定 53
第4章 非精密直線進近程式設計 55
4.1 進近程式的結構和模式 55
4.1.1 進近程式的航段結構 55
4.1.2 進近程式的模式 56
4.2 進場航段設計 59
4.2.1 航跡設定 59
4.2.2 保護區繪製方法 60
4.2.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計算 62
4.2.4 下降梯度的要求 63
4.3 起始進近航段設計 63
4.3.1 航跡設定 63
4.3.2 保護區繪製方法 64
4.3.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計算 67
4.3.4 下降梯度 67
4.4 中間進近航段設計 67
4.4.1 航跡設定 67
4.4.2 保護區繪製方法 68
4.4.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計算 70
4.4.4 下降梯度 71
4.5 最後進近航段設計 71
4.5.1 航跡設定 71
4.5.2 保護區繪製方法 72
4.5.3 超障高度/高(OCA/Hf)的計算 73
4.5.4 下降梯度 75
4.5.5 最後進近定位點的最佳位置 75
4.5.6 梯級下降定位點 76
4.5.7 計算超障高度/高時可以不考慮的障礙物 76
4.5.8 VSS目視航段保護 77
4.6 目視盤旋程式設計 78
4.6.1 航跡對正 79
4.6.2 目視盤旋區 79
4.6.3 超障余度 80
4.6.4 不考慮超障余度的目視盤旋區 81
第5章 非精密復飛程式設計 82
5.1 復飛航段的結構及復飛的類型 82
5.1.1 復飛點(MAPt)及其容差區 83
5.1.2 過渡容差(X) 84
5.2 直線復飛 84
5.2.1 航跡設定 84
5.2.2 保護區 85
5.2.3 超障余度 87
5.3 轉彎復飛 88
5.3.1 指定高度/高轉彎復飛 88
5.3.2 立即轉彎復飛 93
5.3.3 指定點轉彎復飛 94
第6章 基線轉彎程式設計 98
6.1 起始進近航段 98
6.1.1 航跡設定 98
6.1.2 保護區 99
6.1.3 超障余度及超障高度/高的計算 104
6.1.4 下降率 104
6.2 中間進近航段 105
6.2.1 航跡設定 105
6.2.2 保護區 105
6.2.3 計算出航時間 106
6.3 最後進近航段 107
6.3.1 保護區 107
6.3.2 超障余度 107
6.3.3 下降梯度 108
6.3.4 梯級下降定位點 108
第7章 直角航執行緒序及等待程式設計 109
7.1 直角航執行緒序 109
7.1.1 直角航執行緒序的結構 109
7.1.2 直角航線進入程式 110
7.2 直角航線模板 110
7.2.1 基本參數 110
7.2.2 模板的繪製及計算 111
7.3 直角航線保護區 117
7.3.1 基本保護區 117
7.3.2 全向進入保護區 117
7.3.3 保護區的縮減 119
7.3.4 反向和直角程式的簡化保護區畫法 121
7.4 等待程式設計 122
7.4.1 等待航線的形狀與有關術語 122
7.4.2 進入程式 123
7.4.3 等待程式航空器的指示空速 124
7.4.4 超障余度 125
第8章 ILS精密進近程式設計 126
8.1 概述 126
8.1.1 儀表著陸系統的組成及其布局 126
8.1.2 對儀表著陸系統性能的要求 127
8.1.3 ILS進近程式結構 127
8.2 精密航段障礙物的評價 128
8.2.1 障礙物限制面 128
8.2.2 使用基本ILS面評價障礙物 132
8.2.3 使用OAS面評價障礙物 134
8.3 確定精密航段的最低超障高(OCHPS) 139
8.3.1 評估障礙物 139
8.3.2 分析復飛障礙物 139
8.3.3 計算精密航段的OCHPS 140
8.3.4 精密航段OCHPS的計算舉例 141
8.4 起始進近航段 144
8.5 中間進近航段 145
8.5.1 航跡設定 145
8.5.2 保護區 145
8.5.3 起始進近為反向或直角航線的中間進近區 147
8.6 精密航段後的復飛 148
8.6.1 確定起始爬升點的位置 148
8.6.2 直線復飛 148
8.6.3 轉彎復飛 149
8.7 只有航向台或ILS下滑台不工作 152
8.7.1 總則 152
8.7.2 中間進近 152
8.7.3 最後進近航段 153
8.8 航向台偏置 154
8.8.1 航向道偏離跑道中線的使用 154
8.8.2 總體布置 154
8.8.3 超障余度 154
第9章 推測(DR)航跡程式設計 155
9.1 總則 155
9.1.1 作用 155
9.1.2 程式設計使用的參數 155
9.1.3 航跡結構 156
9.2 U型推測航跡程式 156
9.2.1 航跡設定 156
9.2.2 保護區 158
9.3 S型程式 159
9.3.1 航跡設定 159
9.3.2 保護區 160
第二部分PBN程式設計
第10章 基於性能導航基本概念 165
10.1 基於性能導航發展 165
10.1.1 區域導航(RNAV) 165
10.1.2 所需導航性能(RNP) 166
10.1.3 基於性能導航(PBN) 166
10.1.4 空域概念的革新 167
10.2 導航系統與性能要求 168
10.2.1 定位方式 168
10.2.2 機載設備 169
10.3 PBN可用的導航規範 173
第11章 PBN程式航跡設計的特殊要求 176
11.1 航路點及航段要求 176
11.1.1 航路點類型與命名 176
11.1.2 航路點精度與誤差 177
11.1.3 航段長度 178
11.2 航徑終止碼 181
11.2.1 航徑終止碼的概念 181
11.2.2 PBN程式可用的航徑終止碼 183
11.2.3 航徑終止碼的套用 185
11.2.4 使用各航徑終止碼所要求提供的數據 187
第12章 基於GNSS的離場程式設計 188
12.1 直線離場程式設計 188
12.1.1 航跡設定 188
12.1.2 保護區 188
12.1.3 超障與爬升梯度計算 192
12.2 指定點轉彎離場程式設計 192
12.2.1 航跡設定要求 193
12.2.2 保護區 193
12.2.3 超障與爬升梯度計算 198
12.3 指定高度轉彎離場程式設計 198
12.3.1 航跡設定要求 198
12.3.2 保護區 198
12.3.3 超障與爬升梯度計算 201
12.4 固定半徑(RF)轉彎離場程式設計 202
12.4.1 航跡設定與參數 202
12.4.2 保護區 203
12.4.3 障礙物評估 205
第13章 基於GNSS的非精密進近程式設計 207
13.1 進近類型 207
13.2 T型、Y型設計概念與終端區進場高度 207
13.3.1 T型、Y型設計概念 207
13.3.2 終端區進場高度 209
13.3 PBN進近程式設計 213
13.3.1 航跡設定 213
13.3.2 保護區 214
13.3.3 超障評估與下降梯度計算 220
13.4 非精密復飛程式設計 221
13.4.1 復飛點要求 221
13.4.2 航跡設定 221
13.4.3 保護區 221
第14章氣壓垂直導航(Baro-VNAV)程式設計 225
14.1Baro-VNAV的原理 225
14.2APV航段及障礙物評估面 226
14.2.1APV航段航跡設定 226
14.2.2APV航段障礙物評估面(OAS) 229
14.3APV航段OCH的計算 232
14.3.1障礙物分類 232
14.3.2進近障礙物OCH的計算方法 233
14.3.3復飛障礙物OCH的計算方法 233
14.3.4HL對機場標高和非標準垂直航跡角的修正 234
第15章DME/DMERNAV程式設計 235
15.1設備要求 235
15.1.1機載設備要求 235
15.1.2地面設備要求 235
15.2DME/DME導航離場航路點精度及半寬計算 236
第16章RNAV等待程式設計 238
16.1PBN等待類型 238
16.1.1航路點等待 239
16.1.2區域等待 239
16.2航路點等待保護區繪製 239
16.2.1模板構建 239
16.2.2基本保護區構建 240
16.2.3進入保護區構建 241
16.3最低等待高度的計算 241
參考文獻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