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礬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飛礬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具有滌痰涎之功效。主治痰氣為病。症見木舌,漸腫大滿口。

基本介紹

  • 名稱:飛礬散
  • 出處:《證治準繩》
  • 組成:白礬、百草霜
  • 功用:滌痰涎
  • 主治:痰氣為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註,原方選錄,方論選錄,

組成

白礬(飛)、百草霜各等分。

用法用量

研為細末。捻糟茄自然汁調下,若口噤挑灌之。

功用

滌痰涎。

主治

痰氣為病。

方義

白礬祛痰燥濕,解毒殺蟲,止瀉止血。百草霜止血,消積,清毒散火。諸藥合用,可滌痰涎。

運用

本方以木舌,漸腫大滿口為診斷要點。

附註

瘡潰腔水,宜令貼治,切忌互相接觸,以免沾染。(《中獸醫診療經驗》)

原方選錄

1、《證治準繩》:“木舌:腫脹,馬牙硝丸、牛黃散、玄參散、飛礬散、廑蟲散、百草霜散等。”

方論選錄

1、《靈驗良方彙編》:“ 飛礬散治木舌腫大滿口。 白礬(飛) 百草霜等分(為細末)。 捻槽茄自然汁調服,如口噤,灌之妙。舌下腫出如舌,謂之重舌;忽腫,木而硬者,謂之木舌;皆上焦熱壅故也。若舌忽腫起如豬胞,或硬如木舌,不能出聲,脹滿塞口,則閉悶殺人。但看舌下有如螻蛄,或如臥蠶者,急於腫突處砭去其血。仍用百草霜以井花水調之,厚敷血出處。如不甚者,單以此敷之亦愈。正傳治舌腫大塞口,不通飲食經驗方,用生蒲黃一味,頻刷舌上,其腫自退。再以黃連煎濃汁,細細呷之,以瀉心經之火則愈。”
2、《日本漢方醫學》:“ 清水溫竹郎伯,歲半百就嘮嘮叨叨。平素嗜酒,暑日必溺血。先生認為此為飲酒過度,中風熱必溺血。乃命門人用通聖散。一二天后遍身發斑,便叫溫竹煎生地代茶進服,以治療發斑及溺血,滋陰補腎。後病人口中血出,舌腫大滿於口。先生急用飛礬散,將糖茄捻成汁,讓病人調服。翌日血止,腫大漸消。”
3、《中獸醫診療經驗》:"毒積於肝應於眼,癢潰瘡癱因之發,口色紅紫脈洪弦,清解肝熱乃主法。藥用清風散灌嚼,外貼飛礬散可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