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狐縣

隋朝時期稱淶源縣為飛狐縣,末廢置。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飛狐縣,屬河東道蔚州,因故城戰亂暫寄治於遂城(今徐水縣遂城),貞觀五年(631年)徙今治,繼隸蔚州,屬河北道。五代時,飛狐縣於後晉高祖天福元年(936年)隨蔚州陷入契丹·宋代,飛狐縣先為境,仍屬蔚州;北宋雍熙三年(986年)歸宋,但不久又入遼境;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遼守將陳翊以蔚州降宋,飛狐縣入宋後屬雲中路蔚州;宣和六年(1124年)金又攻取蔚州,飛狐縣入後屬西京路蔚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狐縣
  • 時代:隋代
  • 屬於:范陽道
  • 類型:地名
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廢蔚州,飛狐縣改隸大同路弘州;同年復置蔚州,屬上都路,仍轄飛狐縣。明洪武初年,復名廣昌縣,屬大同府蔚州,為山西省布政使司所轄。清代初屬蔚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屬直隸省易州。民國2年(1913年)屬直隸省范陽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