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釋義
典源
《
晉書》卷三十四〈
杜預列傳〉~029~
預以太康元年正月,陳兵於
江陵,遣參軍樊顯、尹林、鄧圭、襄陽太守周奇等率眾循江西上,授以節度,旬日之間,累克城邑,皆如預策焉。又遣牙門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襲樂鄉,多張旗幟,起火巴山,出於要害之地,以奪賊心。吳都督孫歆震恐,與伍延書曰:「北來諸軍,乃
飛渡江也。」吳之男女降者萬餘口,旨、巢等伏兵樂鄉城外。歆遣軍出距王浚,大敗而還。旨等發伏兵,隨歆軍而入,歆不覺,直至帳下,虜歆而還。故軍中為之謠曰:「以計代戰一當萬。」於是進逼江陵。吳督將
伍延偽請降而列兵
登陴,預攻克之。既平上流,於是沅湘以南,至於交廣,吳之州郡皆望風歸命,奉送印綬,預仗節稱詔而綏撫之。凡所斬及生獲吳都督、
監軍十四,牙門、郡守百二十餘人。又因兵威,徙將士屯戍之家以實江北,
南郡故地各樹之長吏,荊土肅然,吳人赴者如歸矣。
典源譯文
杜預在太康元年(280)正月,陳兵於
江陵,派遣參軍范顯、尹林、鄧圭、襄陽太守周奇等,率兵沿江西上,授給節度之職,一旬之中,連克城邑,都和杜預策劃的一樣。又派遣牙門將管定、
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駕船夜渡長江,偷襲樂鄉,樹起很多旗幟,在巴山點起火,然後出擊要害之地,奇取吳賊指揮中心。吳都督
孫歆震驚害怕,給
伍延寫信說:“從北方來的晉軍,
真是像飛過長江一樣。”吳地男女投降的有一萬多人。周旨、伍巢等在樂鄉城外埋伏,孫歆派兵抗拒晉將王氵睿,大敗而還,周旨等率伏兵跟在孫歆敗軍後面入城,孫歆沒有發覺。直至軍帳下,俘獲孫歆而還。所以軍中編了個歌謠說:“以計代戰一當萬。”於是進逼
江陵。吳督將伍延假稱請求投降,而仍在城牆上列兵防守,
杜預攻下了江陵城。長江上游已經平定,於是沅湘以南直至
交趾廣州,吳之州郡都望風歸順,奉送印綬。杜預仗節以皇帝詔命安撫降者。總計斬殺及俘虜吳都督、
監軍十四,牙門將、郡守一百二十多人,又藉此兵威,遷徙將士及屯戍人家以充實江北。
南郡故地都安置了地方官,荊州大地安寧有序,吳人投奔而來的,像歸家一樣。
釋義
“北來諸軍,乃飛渡江也。”後遂以“飛渡”指以沖跑的方式很快地越過江河。
運用示例
明
包捷 《吊方正學先生祠》詩:“革除青史人長在,飛渡金川路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