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中郎將李廣任邊境上谷太守,他英勇善戰,匈奴稱他為飛將軍,聞風喪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將奇數
- 拼音:fēi jiàng jī shù
- 用法:作賓語、定語
- 就是:命運不好。泛指人不走運
成語資料,成語出處,成語故事,成語示例,
成語資料
【成語】飛將奇數
【注音】fēi jiàng jī shù
【解釋】飛將:漢朝名將李廣;奇數:命運不好。泛指人不走運。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命運不好。
【結構】主謂式
【年代】古代
【英語】odd numbers
【近義詞】李廣不侯
【同韻詞】蜂屯蟻附、一擁而入、臭名昭著、動心駭目、矯時慢物、格不相入、器滿將覆、死有餘僇、走投無路、一無是處
成語出處
成語故事
他一生不被重用,沒有封侯的獎賞,最後被逼自殺。而他的堂兄弟李蔡才能不如他卻官至丞相,古人認為奇數不吉利,司馬遷評價為“李廣老,數奇。”
李廣可以說是生不逢時,文帝時代信任老臣,李廣正值少年郎,景帝時代重文輕武,李廣卻是武中將,武帝時代偏愛青年將領,李廣卻已經白髮蒼蒼。由於官職卑微,李廣一直戍守在抗擊匈奴最前線上。文帝景帝時代,他屢次與匈奴發生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他的作戰經驗也為漢朝提供了寶貴的財富。而他的威名也為匈奴膽寒。後來漢匈開戰,匈奴幾乎都是把精銳部隊投入到李廣所在部隊,這也是李廣對匈奴戰績不佳的一個客觀原因。但是,在西漢前期,正是由於以李廣為代表的一代軍人的奮勇作戰,才遏止了匈奴的侵略野心,使他們不敢過分南下侵擾,為漢朝反擊匈奴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與漢朝其他將領不同,李廣可以說是一個匈奴化了的漢朝將領,他的帶兵特色和作戰方略都有很強的匈奴特色,比如軍令寬延,逐水草而居。作戰勇猛,精於騎射,但缺少了漢朝軍隊所特有的紀律性和整體性特色。而漢軍對匈奴的優勢,正在於嚴格的紀律性和協同作戰能力。這正是李廣之所以無法在對匈奴作戰中建功的重要原因。在汲取了別人長處的同時,卻屏棄了自我的優點,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李廣戰史中最精彩的戰例有兩次,一次是公元前127年的出擊戰,一次是兩年後的河西會戰,第一次,他率一萬大軍被匈奴單于三萬主力合圍,幾乎全軍覆沒,卻也使匈奴遭受了同樣的殺傷,並使得衛青可以穿越匈奴兩路主力的空隙,直導匈奴後方。第二次,他的四千先鋒隊被右賢王四萬主力包圍,鏖戰六天,全軍只剩四百人,卻有力的配合了霍去病西出酒泉,痛擊渾邪王。從兩次戰役中可以看出李廣的特點,作戰勇猛,衝擊力迅速,戰鬥力強大,卻多為以硬碰硬的打法,缺少戰術的變通,且貪功戀戰,易於本隊脫離,造成被敵人包圍的不利局面。相比之下,霍去病則聰明的多,在匈奴改變部署的情況下毅然改變行軍路線,直導其薄弱環節,終取得完勝。平心而論,李廣是一個優秀的將軍,但他是一個將才,而不是一個帥才。其單兵作戰能力勇猛,卻缺少通觀全局的能力。他可以說是一個好的先鋒,好的將軍,卻作不成一個好的元帥。後來漠北決戰,衛青令他從側翼出擊,從軍事角度講,並非是看輕李廣的才華,而是為了更好的發揮李廣作戰衝擊力強,運動迅速的特點,可惜天不助李廣,一場沙暴毀滅了李廣最後的機會,也使他遭受了橫刀自刎的悲慘結局。但是,作為一個將軍,他將永遠得到我們的尊重。
成語示例
他年輕時,單位重用老同志,說是經驗足;而當他到了穩重之年,單位又起用年輕同志,說是幹部隊伍年輕化,他真是飛將奇數,一生都不走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