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或不具根狀莖,很少有匍匐根狀莖。稈叢生或不叢生,較細。
葉通常基生,有時僅有葉鞘而無葉片。花序頂生,為簡單、復出或多次復出的長側枝聚繖花序,少有集合成頭狀或僅具一個小穗。小穗單生或簇生,具幾朵至多數兩性花;鱗片常為螺旋狀排列或下部鱗片為二列或近於二列,最下面1-2(-3)片鱗片內無花;無下位剛毛;雄蕊1-3個;花柱基部膨大,有時上部被緣毛,柱頭2-3個,全部脫落。
小堅果倒卵形、三稜形或雙凸狀,表面有網紋或疣狀突起,或兩者兼有,具柄(子房柄)或柄不顯著。
分布
全世界的約有130多種,中國產47種,廣布於全國各省。
下級分類
兩列鱗組 Sect. Abildgaardia (Vahl) Benth.
二柱頭組 Sect. Dichelostylis Benth.
飄拂草組 Sect. Fimbristylis
三柱頭組Sect. Trichelostylis (Lest.) Benth.
常見植物
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Linn.) Vahl
無根狀莖。稈叢生,高(1.5-)10-60厘米,扁四稜形,具縱槽,基部包著1-3個無葉片的鞘;鞘側扁,鞘口斜裂,向上漸狹窄,有時成剛毛狀,長(1.5-)3.5-9厘米。葉長於或短於稈或與稈等長,側扁,套褶,劍狀,邊上有稀疏細齒,向頂端漸狹成剛毛狀,寬(1-)1.5-2毫米;鞘側扁,背面呈銳龍骨狀,前面具膜質、銹色的邊,鞘口斜裂,無葉舌。苞片2-4枚,剛毛狀,基部寬,具銹色、膜質的邊,較花序短;長側枝聚繖花序復出或多次復出,很少簡單,有許多小穗;輻射枝3-6個,細而粗糙,長0.8-5厘米;小穗單生於輻射枝頂端,球形或近球形,頂端極鈍,長1.5-5毫米,寬1.5-2毫米;鱗片膜質,卵形,頂端極鈍,長1毫米強,栗色,具白色狹邊,背面具龍骨狀突起,具有3條脈,沿側脈處深褐色,中脈綠色;雄蕊2,花葯長圓形,頂端鈍,長0.75毫米,為花絲長的1/2;花柱三稜形,基部稍膨大,無緣毛,柱頭3,為花柱長的1/2。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倒卵形,鈍三稜形,長1毫米,麥稈黃色,具疣狀突起和橫長圓形網紋。
除東北各省、山東、山西、甘肅、內蒙古、新疆、西藏尚無記載外,全國各省區都產;也分布於印度、馬來亞、錫蘭、泰國、越南、寮國、朝鮮、日本、玻里尼西亞、澳洲。
知風飄拂草Fimbristylis eragrostis(Nees) Hance
無根狀莖。稈叢生,高20-50厘米,基部有少數根生葉。葉多少彎曲,略似鐮刀狀,無毛,長10-20厘米,寬1-3毫米,頂部急尖,並帶有細尖,邊緣粗糙;鞘革質,頂端斜裂,裂口處有淡棕色的膜質邊緣。苞片近於葉狀,2-4枚,長3-15毫米,上端漸狹;小苞片淺棕色,長約2-3毫米;長側枝聚繖花序復出,有2至多數輻射枝,小穗單生於輻射枝頂端,長圓形、長圓狀卵形或卵形,長6-10毫米,寬2-3毫米,有多數小花,最下面的1-2片鱗片內無花;有花鱗片寬卵形或近於三角形,長2.5-3.5毫米,黃褐色,具光澤,背面有1條中脈呈龍骨狀隆起,頂端具硬尖;雄蕊3;子房圓筒形,有溝槽,白色;花柱三稜形,基部膨大,呈棕褐色,柱頭3。小堅果寬倒卵形,三稜形,長0.7-0.8毫米,白色或稍帶棕色,有疣狀突起。花果期6-9月。
產於廣東、海南島、福建、台灣等地。生長在山坡草叢中或草地上,往往和暗褐飄拂草Fimbristylis fusca(Nees)Benth.,扁鞘飄拂草F. complanata(Retz.)Link 混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