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頂山

風頂山又名“鳳頂山”,位於七星關區何官屯鎮後箐崇山峻岭之中,距畢節城大約15公里,山峰巍峨,崢嶸險峻,好似一隻鳳凰頭頂,婀娜多姿,神彩飛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頂山
  • 地理位置:畢節市七星關區何官屯鎮
風頂山又名“鳳頂山”,山峰巍峨,崢嶸險峻,好似一隻鳳凰頭頂,婀娜多姿,神彩飛揚。
風頂山位於七星關區何官屯鎮後箐崇山峻岭之中,距畢節城大約15公里,是黔西北苗族起義軍陶新春、陶三春創建的根據地,東北面是陡峭的高坡,人不能直接上下,西南面是連綿起伏的高山,山峰突兀,荊棘叢生,乃野獸出沒之地,人跡罕至,惟有一條羊腸小道盤山而上,的確是個易守難攻的“堡壘”。八年征戰,刀光劍影,多少風流人物在腥風血雨中沉淪。
鹹豐十一年(1861),清兵參將李有恆率清兵團練1800人進攻風頂山。他的大本營就設在今天風頂山腳利民村對面的營盤老包。據說這些山頭上都擺滿了大炮,有洋炮也有土炮。大炮一響,震得山搖地動。
面對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清兵,義軍風頂山主將古老四機智勇敢,採取避敵鋒芒、擊敵之短的戰術,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往往使清兵猝不及防。義軍在風頂山的要道和開闊地設下陷阱,倒插削尖的毛竹籤,上用浮土和草皮遮蓋,似乎與平地無異,相隔三五步設定一處。這些“地陷”排列周密之後,義軍又使出誘敵深入之計,清兵走不多遠,踩踏浮土,成群地掉進陷阱,鋒利的竹籤不是穿透腳板便是戳通肚腹,有的當場斃命。凡是掉進陷阱的不死也受重傷。
“地陷”陣法使清兵“舉步皆成顛躓。”李有恆的大隊人馬吃夠了苦頭,不敢長驅大進,只得龜縮在營盤老包用炮火攻擊。可是,當時的大炮響聲大威力小,炮火都打在半山腰,清兵只能望山哀嘆。之後,李有恆的部下出了個“路探”,他用一支特長的梭標在前面戳地探路,若遇陷阱立即停止前進,並派人及時排除障礙。“路探”穩步推進的戰術使義軍的“地陷”陣法遭到極大破壞,清兵很快就逼近了先鋒營。
駐紮在先鋒營的500多名義軍都是年輕力壯的戰士,是阻擊清兵的敢死英雄。清兵的先遣隊與義軍在先鋒營激戰,雙方的損失都非常慘重。先鋒營異側是一片開闊的大草地,是義軍的中營,即大本營。義軍在這裡用樹桿和茅草搭建若干個“杈杈房”,權作遮風避雨的休息室。山上的柴禾比較豐富,他們掘地挖穴,構築地灶,就在那裡埋禍造飯。
義軍的生活非常艱苦,吃的是蕎麥洋芋和山果野菜,最困難的時候連地下的蕨根和樹皮都吃盡。清兵進攻風頂山之前,義軍的隊伍大部分散居住在熊家墳、烈民村、倒地坡、桃樹凹一帶,他們可以耕種一些山地,生活雖不富裕,勉強可以度日。農閒時在山中打獵採藥,然後拿到集鎮或鄉場上出售,再購回一些所需的食物。清兵進攻風頂山後打亂了山野的寧靜,切斷了根據地的交通和財源,義軍的生活更是舉步維艱,苦不堪言。
在義軍當年生火做飯的地方,輕輕撥開草皮即可看到被火燒灼的赤色灰土和一些土陶器碎片。
風頂山是打游擊的好地方,山中的茅草有一人多高。風頂山的茅草坡可以潛伏千軍萬馬,義軍憑藉地緣優勢與清兵激戰,凡是上了風頂山的兵勇,多數有去無回。清兵千總高應選帶兵偷襲風頂山慘敗便是最好的例證。
高應選乃雲南宣威人,官拜都司之職,兼任總督府綠營千總,屬雲南總督張亮基的嫡系護衛,因護送總督家眷入川,至赤水回留畢節縣城,協助李有恆圍剿義軍。他率領的200名滇勇身穿青色緊身短打衣褲,腳登薄底快靴,手持搏擊鋼刀,腰插貼身匕首和藥弩,個個身手驕健,武藝超群,實際上就是現代“特種兵”的化身。高應選用兵詭異,常出奇謀,帶領200名滇勇悄無聲息地爬上風頂山先鋒營,準備偷襲義軍的前哨陣地。誰知,這批滇勇的行蹤早被潛伏在茅草坡的義軍發現了。趁滇勇立足未穩,一聲牛角號響,茅草叢中飛出來無數的響箭藥弩,多數滇勇糊裡糊塗地做了送死鬼,高應選也中了一箭,但並未傷到致命處。這個人生性狡狤,詭計多端,佯死臥地。打掃戰場時,一名義軍兵士見其穿戴不凡,伸手脫他衣冠。高應選一個懶龍翻身突然躍起,奪刀連傷數人,逃回營地,從此再也不敢貿然出擊了。
進攻風頂山的清兵接二連三地吃敗仗,清廷皇帝坐立不安。鐵的事實,血的教訓,不得不引起清政府的決策者們深思。貴州總督田興恕在戰爭的頹勢面前想到“借屍還魂”之計,並提出“土人能治地頭蛇”的理論,借用畢節本土的團練,鎮壓當地的農民起義,從而扭轉失敗的局面,決定調遣畢節林口團總康兆寅的隊伍協助李有恆進攻風頂山。
康兆寅接到上峰的指令不敢怠慢,立即整肅隊伍,1200名團練,浩浩蕩蕩從畢節城東門出發,沿著倒天河岸,順流而上。跨響水灘,越雪花屯,向風頂山推進。
走風頂山有兩條路可以通達,一條繞道黑石坪,一條走箐口。
箐口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東面是一座大山,萬木蔥蘢,重巒疊嶂,綿亘五里;西面一堵白色石崖,如翠玉相嵌,巍峨瑰麗,高聳入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一山一崖打造成一條狹窄的巷道。人走在裡面,抬頭難見蒼天,陰森可怕,實乃兵家絕地。康兆寅貪功心切,為了搶在李有恆的前面占領先鋒營,他決定鋌而走險。其實,康兆寅的部下也有聰穎睿智的人才,苦口婆心勸諫他,別去鑽箐口這個“死胡同”。
康兆寅,字炳堂,邑東林口人,廩生學位,能文善書,通曉歷代史籍,捐資聚民團而為首,實則文重於武,不善用兵。對士卒之言,充耳不聞,一意孤行,導致1200名練勇冒險走進義軍的伏擊圈,除了丟下300多具屍體外,其餘的全被打散。此役,康兆寅雖然僥倖逃脫性命,而後義軍攻打林口,破其屯,被活捉處死。指揮這場伏擊戰的主將古老四從此成為清廷貴州封疆大吏的眼中釘,肉中刺。
鹹豐十一年(1861)二月,太平軍將領曾廣依、張遇恩率部圍攻畢節城,正在風頂山與義軍激戰的李有恆如坐針氈。風頂山久攻不下他難辭其咎,如若畢節城失守那則是罪加一等。權衡利弊之後,他只得將圍攻風頂山的清兵撤回畢節城,風頂山又暫時恢復了和平寧靜的局面。
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調集雲貴川三省的兵力進攻苗族起義軍根據地,風頂山首當其衝。進攻風頂山的主將是雲南布政史岑毓英的管帶蔡標。此人機警靈活,曠達不羈,其戰場謀略頗出常人之預料。他的隊伍將風頂山團團圍困,並採取圍而不打,打而不摧的戰法。他深知義軍久困於山中糧食匱乏,必然下山尋找食品或組織突圍,所以早就布下奇兵,只要義軍下山,多數落入他的伏擊圈內。蔡標使的這一招真是狠毒,直到義軍彈盡糧絕,疲憊不堪之時他才揮師上山與義軍決戰。
同治六年(1867),風頂山根據地終於被清兵占領。義軍主將古老四和他的幾十名親兵護衛在風頂山的坡頭與清兵肉搏,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殺得天昏地暗,血肉橫飛。
殺到最後,義軍的人越來越少,清兵大隊人馬湧上山頭,義軍主將古老四拚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俘。
清政府對義軍將領懷有刻骨的深仇大恨,凡是被活捉的大部分都處以凌遲之酷刑。古老四被五花大綁押解到畢節城小校場行刑,以示效尤。
凌遲死刑,是清政府最殘酷暴戾之刑法,就是用小刀一塊一塊的割人肉,讓死者痛徹心骨,想死,死不了,想活,更不能,就這樣慢慢地折磨致死。
古老四力大無窮,他絕不能忍受那種非人的折磨,在劊子手舉刀即將割他額頭肉的瞬間,他怒吼一聲,其聲如雷,綁縛於身上的繩索頓時斷裂墜地。古老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腳踢翻劊子手,奪刀連傷數人之後切腹自盡。
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起義,風起雲湧地堅持八年之後雖然失敗了,但其英勇頑強的抗擊精神驚天動地,可歌可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