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研院:民國衣冠

風雨中研院:民國衣冠

岱峻,本名陳代俊,原籍四川資陽,現定居成都。1982 年畢業於重慶師大中文系,執業媒體,業餘文學創作,曾獲全國及四川省多項文學獎。上世紀90 年代轉入民國學術史及學人研究,著有《發現李莊》《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風雨中研院:民國衣冠
  • 作者:岱峻
  • 類別:人文學家、社會學家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裝幀:平裝
  • 狀態:選載1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 錄,

基本信息

風雨中研院:民國衣冠

作者簡介

中央研究院是民國時期最高學術機構,名家輩出,成績斐然,可謂民國政府的美服桂冠。

內容簡介

本書以抗戰開始後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莊時期的故事為重點,對胡適、李濟、傅斯年、董作賓、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壽、曾昭燏等學者作了深入細緻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躍然紙上,如實展現了一輩學人在戰亂年代紮根山坳的學術追求與家庭生活,反映了時代變遷中的個人遭際與家國命運。
作者治學勤謹,爬梳史籍、鉤沉史事、探訪史跡,還原史實。材料豐贍,視角獨特,往往從平凡瑣事切入歷史肌理,把社會生活與學術思想巧妙地勾聯起來,呈現歷史事件的複雜性和豐富性。本書行文平易,故事生動,並配有大量罕見的歷史照片,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中央研究院是民國時期最高學術機構,名家輩出,成績斐然,可謂民國政府的美服桂冠。

目 錄

《民國衣冠》前言
衣冠之謂,亦代指文明。《左傳》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民國曆時甚短,僅三十八年,極盛期即戰前的“黃金十年”。成立於1928 年的國家最高學術研究機關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無愧民國政府的美服桂冠。
《民國衣冠》許倬雲序 《民國衣冠》目錄
《民國衣冠》前言
《民國衣冠》第一部分
1934 年夏天,丁文江(字在君)就任中研院總幹事不久,即致函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禁止研究人員攜眷外出調查。此令一出,立刻招致史語所二組(語言組)主任趙元任、專任研究員李方桂激烈反對。趙元任是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研究漢語語言學;李方桂是芝加哥大學語言學博士,研究“非漢語語言學”。二人在國際語言學界皆有影響。趙太太楊步偉的祖父是佛學大師楊仁山,李太太徐櫻的父親徐樹錚是北洋陸軍將領。這兩對新派夫妻一向被視為神仙眷侶。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1)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2)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3)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4)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5)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6)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7)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8)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9)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10)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11)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12)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13) 中央研究院遷台前後(14)
董作賓攜女友田野調查風波(1) 董作賓攜女友田野調查風波(2)
董作賓攜女友田野調查風波(3) 董作賓攜女友田野調查風波(4)
《民國衣冠》第二部分
學術上的光輝,也掩不住內心的孤獨。李光濤原有妻室,夫人蔡氏因風寒染病身亡。他隨史語所顛沛流離,來到李莊,一晃就四十多歲,個不高又有些禿頂,本打算鰥居一身。焉知千里良緣一線牽,經史語所汪和宗介紹,在栗峰山莊攀上了一門親事。農耕社會的小山村,多是盤根錯節的“竹根親”。羅萼芬告訴我:“張素萱我喊張三姐,她大姐是我的大嫂。張三姐在南溪女中讀書,畢業回來。住在江邊倉房頭。我九姐羅筱蕖已在栗峰國小教書。結了婚,做栗峰國小教務主任,學校聘了張素萱做老師。我姐夫逯欽立與李光濤要好。就通過九姐把張素萱介紹給李光濤。研究院的兩個光棍一前一後娶了一對表姊妹。”
娶在李莊的學者(1) 娶在李莊的學者(2)
娶在李莊的學者(3) 娶在李莊的學者(4)
娶在李莊的學者(5) 娶在李莊的學者(6)
娶在李莊的學者(7) 娶在李莊的學者(8)
娶在李莊的學者(9) 娶在李莊的學者(10)
林徽因:錯位的“太太客廳”(1) 林徽因:錯位的“太太客廳”(2)
林徽因:錯位的“太太客廳”(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