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量化

風險量化(Risk Quantification) 風險量化是指通過不同的風險相互作用的估算來評價項目可能結果的範圍。 風險量化的基本內容是確定哪些實踐需要制定應對措施。風險量化涉及到對不同的風險之間相互作用的評估,用這個評估分析項目可能的輸出,這樣首先就需要決定哪些風險值得反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險量化
  • 外文名:Risk Quantification
  • 所屬領域:經濟學
  • 基本內容:確定哪些實踐需要制定應對措施
  • 分為:確定性和非確定
  • 採用技術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定義,複雜性因素,依據,損失衡量,分析方法,

定義

風險量化用於衡量風險機率和風險對項目目標影響的程度,它依據風險管理計畫、風險及風險條件排序表、歷史資料、專家判斷及其他計畫成果,利用靈敏度分析、決策分析與模擬的方法與技術,得到量化序列表、項目確認研究以及所需應急資源等量化結果。

複雜性因素

有許多因素使得風險量化變的十分複雜,這些因素包括:
1、機會和威脅可能會以不可預計的方式混雜在一起(例如,進度計畫的延誤可能促使考慮減少整個項目歷時的新策略)。
2、單一的風險事件可能引發多個後果,由於項目的某一關鍵部分的延期交付將會導致成本超支,進度計畫延誤,罰款支出和低質量產品。
3、對於某一項目干係人的機遇(降低成本)的事件可能對另一項目干係人產生威脅(利潤減少)。
4、由於使用數學方法,就可能使人們產生精確度和可靠性的錯覺。

依據

風險量化的依據包括:
風險管理規劃;
風險及風險條件排序表;
歷史資料:如類比項目的文檔、風險專家對類比項目的研究成果及所在行業或其他來源的相關信息數據;
專家判斷結果:專家既可以是項目團隊、組織內部的專家,也可以是組織外部的專家,既可以是風險管理專家,也可以是工程或統計專家。
依據風險的不同類型,風險量化可分為確定性風險量化和非確定性風險量化。對於確定性風險,通常採用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技術在各種方案之間進行選擇;而對於不確定性風險,則往往採用機率分析法、期望值法以及機率樹法加以分析。

損失衡量

風險量化的損失大小要從三個方面來衡量:損失性質、損失範圍和損失的時間分布。
損失性質:損失是屬於政治性的、經濟性的還是技術性的。
損失範圍:包括嚴重程度、變動幅度和分布情況。嚴重程度和變動幅度分別用損失的數學期望和方差表示,而分布情況是指那些項目參與者的損失。
時間分布:指風險事件是突發的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生作用,該損失是馬上就感受到了,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露出來。損失的時間分布往往對於項目的成敗關係極大,不可不察。

分析方法

1、期望值法。期望值法即期望資金額,是風險評估的一個重要指標。
2、統計數加總法。統計數字加總是將每個具體工作課題的估計成本加總以計算出整個項目的成本的變化範圍。
3、模擬法。模擬法運用假定值或系統模型來分析系統行為或系統表現。較普通的模擬法模式是運用項目模型作為項目框架來製作項目日程表。
4、決策樹。決策樹是一種便於決策者理解的,用來說明不同決策之間和相關偶發事件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圖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