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正楷,1949年,商人許鴻璋從廈門帶此字型銅模來台,於台北西門町成都路開立鑄字行,取名為“風行鑄字社”。這些楷書字型又稱“上海字”,與當時台灣市面上常看到台灣日據時期日本開發的印刷楷字有很大的區別。風行字型以毛筆所寫,較有書法的感覺,特別是點捺勾處的抖擻有力,受到台灣市場歡迎。銅模的起源已不可考,後來日星鑄字行的經營者張介冠曾赴中國大陸尋根,但因文革之故,當地已無人可知來源,只知道應出於清朝進士之手。當時政府許多重要公文,如外交聘書等,也指定要到風行鑄字行買鉛字來印刷,以顯正式與隆重。極盛時期,顧客大排長龍,還吸引小販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