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果

風流果

風流果學名厚鱗柯,因形態像龜頭,又名壯陽果、補腎果、益腎子,馬古鐸。聞起來是鮮木香味,生果仁衣味苦澀,肉甜。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風流果
  • 拉丁學名:Lithocarpus pachylepis A. Camus
  • 別稱:壯陽果,厚鱗柯,益腎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山毛櫸目 Fagales
  • :殼斗科 Fagaceae
  • :柯屬 Lithocarpus
  • :厚鱗柯
  • 分布區域:產廣西東南部、及廣東部分山區
植物介紹,形態特徵,分布及生境,營養豐富,食用方法,栽植方法,

植物介紹

風流果
其性喜高溫向陽之地,無花,每三年結一次果,在果實成熟的後期,必須在高溫30度100天后方可採摘,是“印度神油”的主原料。

形態特徵

長在樹上的風流果長在樹上的風流果
喬木,高10-20米,胸徑30-40厘米,芽鱗被棕色長直毛,當年生枝、葉柄、葉背脈上及花序軸均被分枝的星芒狀短毛。
嫩葉薄紙質,乾後褐黑色,成長葉硬紙質,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0-35厘米,寬6-11厘米,頂部鈍或短尖,基部寬楔形,葉緣有鋸齒狀裂齒,中側脈均凹陷,側脈每邊25-30條,直達齒端,支脈明顯,彼此近於平行,兩面同色,葉背脈腋上常有叢毛;葉柄長1.5-2.5厘米。
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圓錐花序;雌花序長3-5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在開花後期長達3毫米;幼嫩殼斗陀螺狀,包著堅果一半以上,成熟殼斗淺盤狀或碟狀,包著堅果底部,高15-30毫米,寬45-60毫米,殼壁甚厚,硬,木質,小苞片粗厚的卵狀三角形或斜菱形,中央及兩邊均脊肋狀增厚而隆起,略伏貼,頂部鑽尖,向殼壁彎垂;
堅果幼嫩時寬圓錐形,密被泥黃色細毛,成熟時為甚扁的扁圓形,高15-25毫米,寬40-65毫米,頂部平坦,中央常微凹,被黃棕色脫落性細伏毛,果壁厚7-10毫米,角質,果臍占堅果面積約一半或稍小,稍凸起,四周邊緣凹陷。
花期4-6月,果10-12月成熟。
風流果花風流果花

分布及生境

產廣西東南部、以及廣東部分山區。越南北部也有。生於海拔900-18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較乾燥坡地。木材果實含澱粉為40%。其性喜高溫向陽之地,無花,每三年結一次果,在果實成熟的後期,必須在高溫30度100天后方可採摘,是“印度神油”的主原料。
風流果

營養豐富

風流果屬殼斗科植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鈣、鐵、維生素B、鉀等微量元素,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素等。

食用方法

1.將風流果搗碎後,可以和一斤泡酒,浸泡20天以上,然後將酒和風流果一起食用。
2.不喝酒的人可以用風流果和水煮沸20分鐘後食用。
3.風流果可以生吃,或者是炒、燉後食用。

栽植方法

益腎子果樹栽前 1個月應按定植株行距挖栽植穴,同時改良穴內土壤。山地樹穴一般間距在4至5米為宜,如種植嫁接的益腎子果樹可以適當密植,(因為嫁接苗矮化了樹形,早產豐產,可適當縮少0.5-1米),挖穴一般深0.3-0.5米,直徑0.5-0.8米,挖穴後隨即填土,以待定植。如建園時已改土,則定植穴可較小,以能容納樹根即可。南方稻田或灘涂圩田宜先按行距挖深溝,築高畦,使灌排分列;然後按株築墩,墩高0.5-1米,在墩上栽植益腎子果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