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新娘(柯科西卡油畫作品)

風中的新娘(柯科西卡油畫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風中的新娘》是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詩人兼劇作家奧斯卡·柯克西卡(1886-1980)創作了其代表作之一,是其最著名的油畫作品。在驚濤駭浪中,“新娘”依偎在“新郎”旁,安詳地熟睡著。而“新郎”不安地睜著雙目,似乎預感到身邊的她即將離自己而去,透露出絕望和怨恨。有人評論到,在充滿了變形和扭曲線條的畫中,心灰意冷的柯科施卡“對愛的渴望,終於褪變為無可奈何的退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中的新娘
  • 作者奧斯卡·柯克西卡
  • 畫作類型:布上油畫
  • 規格:181×221厘米
  • 創作時間:1914
賞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卡·柯克西卡加入奧地利軍隊並負傷,醫生認為他的精神已經受到損害,但他仍然在歐洲到處旅行,描畫風景。他和女音樂家、音樂家古斯塔夫·馬勒的前妻愛爾瑪·馬勒陷入愛河,幾年之後愛爾瑪因為害怕太深地陷入情感不拔而將他遺棄,但他終身深愛著愛爾瑪,他最著名的作品《風的新娘》也是獻給她的。
艾爾瑪第一任丈夫是著名作曲家馬勒。馬勒認識艾爾瑪時,已是維也納歌劇院擁有絕對權力的指揮,他被這個年青美麗並有音樂天分的女子所打動。他向她求婚,她嫁給了比自己年長近20歲的音樂家。艾爾瑪的音樂才情成就了這段婚姻,但也是她的才情,令這段婚姻沒有想像中的快樂,因為她並不甘心默默做音樂家背後的女人,她抱怨馬勒不善理財,她抱怨女兒的早夭,她抱怨馬勒的心臟病……林林總總的不滿壓抑著她,她沒有宣洩口,因為那個年代不允許她發揮自己的音樂天賦。作為音樂家的丈夫愛她,但不欣賞她,他甚至禁止她作曲,艾爾瑪寫下的曲子只能鎖在家裡。
有些東西是鎖不住的,比如才情,比如心。女兒的早夭讓艾爾瑪有機會離開丈夫外出療養,她認識了建築師皮羅斯(WalterGropius),建築師的愛慕成為治療喪女之痛的良方,她首度背叛了婚姻。假期總要結束,當她回到馬勒身邊,敏感的馬勒感受到了妻子的不忠,他將自己的猜疑、不安、憂傷寫進了曲子裡,他的《第9交響曲》充滿了告別情緒。一年後,他死了,艾爾瑪30歲。內疚的艾爾瑪遇到了另外一個天才,年僅26歲的繪畫天才柯柯施卡(OskarKokoschka)。
艾爾瑪新蓋了房子,做柯柯施卡的畫室和他們的愛巢。柯柯施卡在艾爾瑪的房子裡住了4年,艾爾瑪在柯柯施卡的畫裡住了一生一世,柯柯施卡以艾爾瑪為模特的名畫《風中的新娘》,至今流傳。柯柯施卡走上戰場,艾爾瑪以為他戰死而嫁給了建築師WalterGropius。同樣的,WalterGropius為擁有才情洋溢的妻子而驕傲,但是,他希望獨享這份驕傲,他限制艾爾瑪。感情這東西,總是越禁錮越瘋狂,當艾爾瑪遇到了詩人魏菲爾(FranzWerfel),她的愛再一次肆無忌憚噴薄而出,她改嫁給了他。
魏菲爾是艾爾瑪最後的港灣,他像一把鑰匙為她啟開了她嚮往進入已久的大門,他幫助她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
舊約里說,男人不屬於女人,但女人卻屬於男人。像艾爾瑪那樣的女人,被才情推向一個又一個天才的男人,男人可以帶給她很多,她不會滿足,因為,她屬於自己,她必須找到自己,才能安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