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百步洪南的顯紅島,原為故泗水中的一處由激流沖刷起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沙洲,北宋蘇軾知徐州時名為中洲,後因民間傳說熙寧十年黃河決口入泗,蘇軾帶領州民抗洪時,蘇姑為救滿城百姓獻身黃河,徐州百姓在沙洲上撈得蘇姑紅袍,因此後人將此沙洲命名為顯紅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顯紅島
- 地理位置:百步洪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和平橋
形成,歷史淵源,事件,
形成
由激流沖刷起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沙洲
歷史淵源
可據蘇軾研究學者考證,蘇軾一生即無女兒也無妹妹,可是執著的徐州人民“言之鑿鑿,信不謬也”,“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也世代流傳,流傳至今,成為困擾蘇軾研究學者的千年疑案。對於蘇姑娘的故事,著名蘇軾研究學者、作家龍吟先生在其創作文學巨著《萬古風流蘇東坡》時,當然不能捨棄這些被人們耳熟能祥的文化資源,關於蘇小妹的身份、經過龍吟先生嚴密考證得出的結論是:州民“言之鑿鑿”的蘇姑娘就是老蘇先生在京城任禮書修編時收為養女的同鄉史沆的遺孤史文美,史沆之妻後來改嫁高郵縣令徐仲謀,文美隨養父而改姓徐,仍與蘇軾情同兄妹。他把人物原形徐文美的經歷與傳說中的蘇姑娘與顯紅島的故事巧妙地聯繫在一起,並將蘇小妹“三難新郎”、蘇軾為蘇小妹和秦觀主婚的故事發生地定位在徐州快哉亭中,讓人即覺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受到蘇軾研究學者的拍手叫絕和人民民眾的廣泛認同。
按龍吟先生的考證,十二年後小文美與鬍子哥哥再次在徐州相見時,文美己長成十八歲的才女,但因其母病故,養父欲強逼文美嫁給當地一位富家公子,而文美此時正在暗戀高郵才子秦少游,在打聽到鬍子哥哥任知徐州後,急忙來到徐州投親避婚。沒想到來到徐州就遇洪水,因此只好每日與兄嫂一起到城牆上參加抗洪,並每日給哥哥送飯。後來因為聽到百姓議論河神託夢要娶紅衣女郎才能退去洪水的傳說,就產生了既解哥哥憂愁,又能救州城百姓的念頭。十月十日,徐文美帶七歲的侄兒蘇迨和五歲的過兒為哥哥送飯時向哥哥說出要嫁給河神拯救州城百姓的打算,說完就欲跳入洪水之中,但被蘇軾父子死死拉住,而此時搭在手臂上的送飯藍子和藍子上的紅衣夾袍卻掉入黃河之中,巡邏的士兵看到紅衣漂浮而下以為有人落水,遂向下游大聲喊到“有人落水了,快快救人 ”,馬上就有很多民工跳入河中,而這時蘇迨兄弟看到眾人下水,就在城牆上邊跑邊喊“那是姑姑的,那是姑姑的!”下游的百姓聽到兩位公子的喊聲也跟著大喊“蘇姑娘落水了”,“ 蘇姑娘落水了”紛紛跳入水中追趕時隱時現的紅衣而去,一直追到河中沙洲才撈到一件掛在銳石上的紅袍。說來也巧,三日之後黃河竟然真地歸入故道,圍城的黃水也迅速退去。
這次洪災淹沒了三十多個州縣、四十萬頃良田,唯有徐州城得以保全。徐州的百姓在歡呼抗洪勝利的同時,也有一個傳說不脛而走,滿城和下游的百姓都在訴說著因為蘇姑投河才感動河神,止息了這場發了瘋的洪水,特別是那些參與打撈蘇姑紅衣的百姓和士兵,更是說的繪聲繪色、言之鑿鑿。在傳說中有人說蘇姑是知州的妹妹,也有人說是知州的女兒,一傳十,十傳百,竟然代代相傳,蘇軾赴湖州任後,州府的後任官員為了紀念蘇姑娘,竟在官府後面修了蘇姑墓,建了蘇姑廟,還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六和十月十日舉辦蘇姑廟會,紀念這位傳說中為保徐州而獻身黃河的女神。
當年一片荒涼的河中沙洲,也因其留住了徐文美的紅袍而歷代整修,成了一個遊覽勝地——顯紅島。剛剛竣工的故黃河風光帶顯紅島上雕樑畫棟、虹橋水榭,茶肆亭廊,很是壯觀,但仔細品位好像還是缺少一點蘇小妹的遺蹟,因此我們建議不仿在島上再建一組蘇軾父子在古城牆上攔阻文美跳河,文美紅袍拋落水中的雕塑;再依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在顯紅島廣場或茶樓之中演繹一部“蘇小妹三難新郎”蘇軾為秦觀和蘇小妹主婚的劇目,每日晚上在顯紅島演出,以充實故黃河風景管理處將要興辦的故黃河夜航活動的內容,將顯紅島建成徐州的一個夜間旅遊勝地,向全國遊客宣傳蘇小妹和“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將全國人民喜愛的蘇小妹的形象定格在徐州人民之中。
事件
2006年徐州故黃河風光帶建設工程中,顯紅島是一個亮點。顯紅島位於和平橋南,本次完善工程是在基本保持原有綠化不變的前提下,對原規劃的景點、設施進行配套完善。工程重視綠化效果,島上綠化覆蓋率已經高達98%以上,栽植了桃樹、柿樹、廣玉蘭等大型喬木。完善後的顯紅島將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又一好去處。顯紅島是故黃河風光帶建設中的重點工程之一,由同濟大學負責設計,總投資數百萬元,2006年4月開工建設。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仿古水榭、親水平台、木棧道三大景點全面進入掃尾階段。在島的東側建設了仿古拱橋,仿古拱橋為三拱橋,橋長46米、寬4.2米,是連線顯紅島與顯紅島東岸路的一座橋樑,鋼筋混凝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