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層累說”與20世紀中國古史學(2016年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顧頡剛“層累說”與20世紀中國古史學(2016年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顧頡剛“層累說”與20世紀中國古史學》是中華書局出版的,由黃海烈所著的學術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頡剛“層累說”與20世紀中國古史學 
  • 作者:黃海烈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1日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321 頁 
  • ISBN:9787101113904 
  • 定價:78.0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顧頡剛是20世紀中國具影響力的史學家之一,他提出“層累說”,創建“古史辨派”,在國內外史學界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本書概述了顧頡剛“層累說”的學術思想來源,揭示其“遠紹東壁,近承長素”的史料辨偽疑古傳統;以“層累說”產生的學術背景為切入點,系統論述該學說的醞釀、形成和發展,以及學術意義和影響;從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等方面加以綜合考察,多層次多角度地揭示出“層累說”的學說特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在20世紀中國古史學發展的大背景中,考察該學說與其他學術流派理論和觀點之間的異同,凸顯出20世紀中國古史學研究範式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並對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興起、發展和壯大的歷史過程加以詳細梳理和重點分析,全面揭示考古學在中國上古史重建中的學術功績與重要作用,以此來展現20世紀中國古史學先破後立的演進過程。

作者簡介

黃海烈,1979年生,黑龍江明水人,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副教授,美國喬治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歷史與文獻、中國近現代學術史。2007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在《江蘇社會科學》《歷史教學》《古代文明》等學術期刊上已發表論文二十餘篇,有數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觀點摘編和全文轉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吉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多項。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清代與民國學術
前言
第一章顧頡剛“層累說”的學術思想淵源
第一節近代西方科學思想的影響
一、歷史進化論的影響
二、胡適與顧頡剛
第二節中國傳統學術資源的批判繼承
一、宋儒與清儒的辨偽學說
二、崔述的疑古學說
三、清末今古文經學
四、融合崔述與康有為的集大成之作
第三節研究戲曲、歌謠和民俗的啟發
第四節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刺激與支持
第二章顧頡剛“層累說”概述
第一節“層累說”形成的學術背景與主客觀因素
一、民國初年“經史易位”背景下顧頡剛的學術轉型
二、顧頡剛自身所具備的主觀因素
三、顧頡剛的地緣優勢
第二節“層累說”的醞釀、形成和發展
一、醞釀階段
二、形成過程
三、發展和完善
第三節“層累說”的意義及影響
一、中國傳統意識形態的破除與改造
二、史學革命及其影響
第三章關於“層累說”的理論探討
第一節“層累說”中的“默證法”
一、歷史認識的表現形式
二、古史“剝蝕”與“默證法”
三、古史“剝蝕”的影響
四、歷史認識的“剝蝕”與再現
第二節“層累說”中的“社會背景法”
一、“社會背景法”的來源、套用及特點
二、“社會背景法”的無限制運用
第三節“層累說”的指導原則
一、“不立一真,惟窮流變”
二、“求真乏術”
第四節“層累說”的適用範圍及理論前提
第四章關於“層累說”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上博簡《容成氏》的學派歸屬問題
一、上博簡《鬼神之明》的學派歸屬與楚地墨家
二、上博簡《容成氏》近墨說
第二節從上博簡《容成氏》等出土文獻材料看“層累說”
一、“禹”的問題
二、“文王非紂臣論”
三、《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
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
第五章20世紀前半期中國古史學研究取向及其相互關係
第一節古史學研究取向之間的緊張與競爭
一、王國維與顧頡剛等人的學術分歧
二、考古學派與顧頡剛的治學取向之爭
第二節古史學研究取向之間“異中有同”的面相
一、王國維、“二重證據法”與顧頡剛
二、傅斯年、考古學與顧頡剛
三、疑信之間
第三節“層累說”對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影響
第六章考古學與中國上古史重建
第一節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初興
一、西方田野工作者在中國的考古活動
二、現代考古學對“羅、王之學”的繼承與發展
第二節中國學者早期的考古學實踐
一、北京大學國學門考古學機構的建立及考古實踐
二、清華國學研究院的田野發掘實踐
第三節殷墟發掘與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建立
一、田野考古發掘面臨的困境
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建立
三、殷墟發掘及其意義
第四節中國上古史的重建
一、上古史重建的初步主張
二、新中國考古學成就與上古史重建
餘論
參考文獻
· · · · ·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