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礽

顧礽(?—?),字南金,浙江台州府太平縣松門(今屬黃巖縣)人。明朝儒生。明季時加入復社,與祁彪佳顧杲錢謙益等人相善。經常出入南都,貼近側要,熟知政情,主議潞王監國。

人物生平
1645年6月,南京、杭州相繼城陷後,薙髮降清,接受清貝勒愛新覺羅·博洛薦辟,任糧儲道參議。任內詳核浙省院司各衙門定製,酌裁冗役,杜絕冒濫。1647年4月,升任福建按察使僉事、分巡建南道,曾至福州鼓山湧泉寺。同年7月建寧失守,遁逃浦城,隨遭拘羈候審,至1649年4月奉旨革職為民。罷職後遨遊各地,在廣州投入兩廣總督李率泰門下。1656年李率泰調職,遂攜家口搬至鎮江居住。1659年6月,鄭成功率軍攻取鎮江,時歸附者接踵而至,顧礽亦聞風慕歸。鄭成功至南京,即差人接顧礽至南京,直至鄭成功兵敗,又派人將顧礽全家帶往廈門,抵廈門後,鄭成功遂聘請顧礽共謀大事。1661年顧礽附從鄭成功出海渡台,抵台時與在台同鄉沈光文一見如故。1662至1664年間,擔任「東都」承天府尹。1670年決定移居南路,沈光文贈《別顧南金》道別,紀念相交九年情誼,並感嘆其「明知苦節卻艱貞」、「色言欲避笑愚生」等非難爭議,後不知所終。顧礽有一子稱敷公,亦隨同顧礽渡台,曾出仕。居台久,習知山海夷險,1697年,陪同郁永河前往北台采硫,出力甚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