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在我國分布較廣,《百姓宗祠》排81位,考其上源,主要有兩支,據鄭樵《通志·氏族略》,一支起源於河南,稱“北顧”;一支起源於閩越,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氏文化研究會
- 出自:姒姓
- 稱謂:南顧
- 起源:南方者
簡介,姓氏起源,
簡介
為大禹後裔。大禹後裔建立的越國,傳至勾踐的七世孫時,有位叫搖的,曾擔任閩越君長,助劉邦獲得江山,被封為東海王,都東甌,又稱東甌王(今浙江南部甌江流域)。搖又封其子為顧余侯,居會稽(今蘇州)。其後裔中,便有以封號為姓者,稱顧氏,謂之“南顧”。
起源於北方者,出自昆吾氏。顓頊裔孫吳回之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為妻,生六子。長子名樊,賜己姓,封建昆吾國(今河南許昌東),其後裔便以昆吾為姓。夏朝時,昆吾氏有一支後裔被封於顧國(今河南范縣東南),稱顧伯。後被商湯所滅。顧伯後裔便以國為姓,稱顧氏,謂之“北顧”。
南、北二顧,發展不平衡。南顧很快成為會稽一帶大姓。漢魏六朝時,與陸、朱、張三姓合稱會稽四姓。三國至唐,顧姓盛極一時。在中國歷史上顧氏中出過許多文人才子名人。
顧氏地望,主要為會稽郡、武陵郡(蘇州武陵堂)。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治吳縣(今江蘇蘇州),清順治年間移治陰山(今浙江紹興)。
明清之際,“湖廣填四川”,顧氏也隨移民潮移入四川,今川東一帶有一支顧氏,即為外來移民。
無論“南顧”還是“北顧”,儘管出自姓氏不一,但都是顓頊後裔。吳回是顓頊裔孫,大禹亦是顓頊裔孫。(本文部分資料來自《中華顧氏文化傳播網》)
從鼎鼎大名的三國宰相顧雍、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唐朝詩人顧況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亭林先生顧炎武,都是同一個老祖宗,其祖先就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越王勾踐。這是近日76歲的顧巨川先生在續修家譜時偶然發現的。
昨天,在這位移居上海的太倉顧氏後人的書房裡,老先生向記者激動地講述了他的最新發現。年初,顧氏後裔齊集太倉浮橋老家,商議續修族譜。顧巨川在翻檢祖輩傳下來的《顧氏銘宗天榮支瀚派敏士後房譜》時,驚訝地發現,江南顧氏家族實出一脈,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少典氏,繼而軒轅黃帝,歷41代至越王勾踐。譜中所記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顧氏得姓考》清楚表明:“至我宗顧氏乃自東漢著聞,其為越王之後,可證者一也。而顧氏乃世居會稽(漢會稽郡治即今之蘇州府吳縣),至孫吳時成為顧陸朱張四姓,其為越王之後可證者二也。況顧氏世譜自吳丞相雍上追受氏之先以東海王搖之父安朱為一世,後鱗次相承,代傳不爽,其為越王之後可證者三也。”譜中列示的顧氏宗族譜系顯示,自上古少典氏歷53代至安朱,其子搖扶漢破秦,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越王,搖的兒子期視受父封顧余侯,後遂以顧氏為姓。其中期視上溯14代即為越王勾踐。
《顧氏家譜》表明,江南顧氏先祖自顧余侯起即聚居蘇州西部光福山里。江南之崇明、太倉、嘉定、崑山、南京、常熟、無錫、吳江、松江等地顧氏皆出光福。
姓氏起源
出自己姓昆吾氏。相傳帝顓頊有個孫子叫吳回為祝融黎之弟,也為祝融。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為妻,生了六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名樊,賜己姓,封在昆吾國(今河南許昌東),後代便是昆吾氏。夏朝時,昆吾氏有子孫被封於顧國(今河南范縣東南),稱顧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國之一。夏末顧國被商湯攻滅,散居各地的顧伯子孫便以國為氏,稱顧氏。
出自越王勾踐的後裔。相傳,大禹死後葬於會稽,他的兒子啟在山上建立宗廟祭祀他。夏帝少康後來又把庶子無餘封在會稽主持禹的祭祀,並建立越國,建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其後人以國名命氏,稱為越氏。春秋末年,越國常與吳國交戰,公元前494年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發憤圖強,後終於公元前473年攻滅吳國,並向北擴展,成為霸主。戰國時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經秦至漢,傳至勾踐的7世孫搖,曾擔任過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區的閩越族首領,因助劉邦滅項羽有功,受封為東海王,因都東甌,俗號東甌王。後來封自己的兒子為顧余侯,子孫留居會稽,其支庶子孫以其封號的第一字為氏,稱顧氏。史稱顧姓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