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月珍,女,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1921年11月15日生於上海,1970年1月12日辭世,原為棄嬰,被顧姓竹匠收養,後學唱申曲,以一曲《良彥哭靈》走紅上海,後加入上海滬劇社,與解洪元結婚,後離異。
1938年加盟文濱劇團扮演《姊妹花》中人物一舉成名,先後加盟施家劇團、楊敬文劇團、上海滬劇社,創辦過新聲劇團,與人合辦中藝滬劇團和上藝滬劇團。1948年因重病輟演暫別舞台,1949年9月復出後成立努力滬劇團,是第一個將共產黨人形象搬上滬劇舞台的滬劇演員。1954年9月主演的《趙一曼》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一等獎,“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劇團停演,她本人也被迫害致死,後獲平反。
顧月珍一生出演眾多劇目,主要有《王貴與李香香》、《八年離亂,天亮前後》、《好媳婦》、《桃李滿天下》、《母與子》、《趙一曼》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月珍
- 別名:金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21年11月15日
- 逝世日期:1970年1月12日
- 職業:藝人,滬劇表演藝術家
- 主要成就:滬劇”四小名旦”之一
- 代表作品:《西太后》、《趙一曼》、《八年離亂》
人物生平,早年學藝,民國歲月,建國之後,文革時期,人物評價,當時影響,後世影響,人物事跡,夫妻恩怨,投身藝術,迫害致死,
人物生平
早年學藝
顧月珍(1921~1970),生於上海,出生後即被丟棄,為一貧苦的顧姓竹匠抱回撫養,取名金妹。14歲拜申曲藝人顧泉笙為師,學唱申曲,取藝名顧月珍。由於學戲勤奮,15歲即登台演出。當時的申曲還沒有事先編好的劇本和曲調,扮演角色要靠演員自編唱詞和曲調。身世淒涼的顧月珍對滬劇中一些命運苦難的人物十分理解和同情,在舞台上演出時感情真實,常常感動了台下觀眾,她唱的《良彥哭靈》一曲,在滬上不脛而走。
民國歲月
民國27年(1938年),顧月珍加盟文濱劇團,成功地扮演了《姊妹花》中的人物,由此一舉成名。直到民國36年,顧月珍先後加盟施家劇團、楊敬文劇團、上海滬劇社,創辦過新聲劇團,與人合辦中藝滬劇團和上藝滬劇團。她主演的《甜姑娘》、《三朵花》、《雙花恨》等劇目,在當年出現連滿數十場的盛況。在《西太后》一劇中飾珍妃,在樂師的幫助下,為珍妃的《冷宮怨》一曲創造了悠揚婉轉的反陰陽曲調,於是《冷宮怨》成為一時名曲,反陰陽曲調廣泛流傳,成為滬劇富有藝術魅力的曲調之一。民國36年,26歲的顧月珍因重病輟演,暫時離開舞台。顧月珍的原丈夫是解洪元,育有解波、解星一女一兒,之後丁是娥介入,1950年與解洪元離婚,1953年解洪元與丁是娥結婚,之後解洪元與丁是娥表嫂暗中私情育有一女解惠芳。
建國之後
建國後,顧月珍積極組織努力滬劇團,率先上演表現勞動人民生活的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後又陸續演出《好媳婦王秀鸞》、《田菊花》、《翠崗紅旗》等。1953年在華東戲曲觀摩大會上演出《趙一曼》,獲演員一等獎。1956年被選為上海市婦女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至1962年間,在顧月珍帶領下,曾將老舍的《全家福》改編為《破鏡重圓》上演。還自編自演了表現工人生活的《永不褪色的紅旗》,努力保持滬劇表現現代生活的優良傳統。顧月珍善於飾演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人物,突破了滬劇重唱輕做的傳統。唱腔清新淳厚,在滬劇流派中自成一家。
文革時期
顧月珍曾任上海努力滬劇團團長、上海劇協理事、上海市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等。"文化大革命"中受盡折磨,於1970年1月20日被迫害致死。1978年9月23日,中共上海長寧區委為顧月珍召開追悼大會,為她平反昭雪。
人物評價
當時影響
四十年代初與小筱月珍、丁是娥、汪秀英、顧月珍一起被譽為滬劇”四小名旦”。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顧月珍就與丁是娥、楊飛飛等齊名。她堅持排新戲、決不走老路的精神在當年影響巨大。
長寧滬劇團的前身是由顧月珍任團長的努力滬劇團。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顧月珍率領的努力滬劇團曾上演過《趙一曼》、《八年離亂》、《王貴與李香香》等一批影響廣泛的現代戲新劇目,這些劇目中的不少唱段被滬劇愛好者廣為傳唱,流傳至今。顧月珍在舞台實踐中創造的“反陰陽調”,旋律婉轉,別具特色,已成為滬劇富有特色的傳統曲牌。
後世影響
顧月珍老師在滬劇觀眾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不僅僅是以她的極具特色的顧派唱腔使滬劇史熠熠生輝,也以她對滬劇事業的忠誠、熱愛、執著及聰明睿智豐富了滬劇曲調,使滬劇鄉韻更優美動聽,更受廣大觀眾喜愛。從有關的出版物顯示,滬劇里擅長表達人物內心纏綿悱惻感情的優美動聽的令女口演唱者很喜歡的反陰陽曲調,就是有顧月珍創造的。她不但是劇團的頭牌演員,卻還能自己創作和導演劇目。努力滬劇團在顧月珍老師帶領下善演現代戲,是當年滬劇界聞名的,它使滬劇更能貼近生活、貼近人民,從而贏得了更多的滬劇觀眾,在這一點上,顧月珍老師功不可沒。顧月珍老師弟子眾多,她的愛徒顧咪咪學唱她的《趙一曼》中的“向黨作報告”,顧派神韻畢現,絕無二致,儼然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些都顯示了顧月珍對滬劇事業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人物事跡
夫妻恩怨
1948年1月,顧月珍在主演《甜姐兒》時昏厥在舞台上,送入醫院,醫生說得的是輕度肋膜炎,並診定她喜胎半年有餘,全家人力勸她靜養待產。產子滿月後,吊嗓成了顧月珍的日課,或者聽申曲唱片,或者約琴師,絲弦曼唱相伴,以期早早復出。顧月珍視舞台為生命,準備早日復出,但被解洪元勸住,結果拖過了初夏又仲夏。顧月珍生孩子先是肋膜炎,後是難產,剖腹產又麻醉劑過量傷了元氣,傷了神經。出院時醫囑:為顧小姐身體著想,最好告別舞台。在顧月珍回家生孩子的日子裡,當上了戲老闆、榮登滬劇皇帝寶座的解洪元與丁是娥有了私情,緋聞四起時,只有顧月珍蒙在鼓裡,幾經曲折,家庭破碎。同時,顧月珍又因吐血被醫師診斷生了肺癆。
伴隨著上海的解放,她做下了決定,向上海市人民法院遞交了和解洪元的離婚申請。
投身藝術
1949年9月7日,一個全新的努力滬劇團誕生了。顧月珍復出了,完全忘卻了自己的病弱之軀,勇敢地擔任一團之長,不能不叫人驚訝。上任之後她認為第一齣戲一定是要有革命紅旗在台上飄舞的新戲。有人推薦《白毛女》,她雖然喜歡這個戲,但重複演出太多,缺乏新意,而其中心有芥蒂,解、丁聯盟演出過,她就不想演。正好又有人推薦長詩《王貴與李香香》,當即她眼睛一亮,自編自導自演,《王貴與李香香》在龍門大戲院首演告捷。
1954年,顧月珍根據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改編並主演的滬劇《八年離亂、天亮前後》攪動了萬千觀眾的心,一曲由喬紅薇作詞的《倚門盼夫曲》唱得觀眾熱淚盈眶,龍門大戲院再爆客滿一月有餘。劇中素芬的命運牽動了許多滬劇觀眾的心,此劇也在上海戲曲界引起轟動。一個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舊藝人,居然敢改蔡楚生、鄭君里聯合導演的名作,並且改編成功,這裡除了膽識和勇氣之外,不得不承認顧月珍還擁有相當高的藝術天分。
迫害致死
出身悽苦,忠誠滬劇事業,對滬劇作出了重要貢獻,對黨和國家無比忠心、當年紅遍上海灘的著名滬劇演員顧月珍老師,在人心扭曲的文化大革命中,卻被打成了反動分子,吃足了苦頭。在連續發高燒40度的情況下,造反派對她的批鬥仍連續不斷,硬要她承認反黨,但顧月珍老師認為不能講違心話,堅決回絕了反黨的誣陷,結果當然可想而知。最後,顧月珍老師在不堪忍受身心極度摧殘的情況下,跳樓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