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作之

顧作之

顧作之(1900—1977),名祖蔭,號作之,後更名節安,顧企先子。1922年春,由俞秀松(團中央領導人)、張秋人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1月,任中共杭州地委書記。7月,調回嘉興任獨立支部書記。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顧作之遭通緝。先後去南昌、重慶謀職。1948年冬,攜眷回嘉興。1949年2月,任教嘉興縣立中學,並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嘉興解放前夕,進行迎接解放的活動。建國後,顧作之由潘念之介紹,到上海製藥公司等公司任職。1956年4月,被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判處徒刑,1971年刑滿。1983年,撤銷原判,宣告無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作之
  • 別名:名祖蔭,號作之,後更名節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上海嘉興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77
  • 職業:革命人士
  • 畢業院校:上海南洋中學
  • 主要成就:中共杭州地委書記
履歷,任職,脫黨,

履歷

求學 顧作之(1900—1977),名祖蔭,號作之,後更名節安,顧企先子。1911年春入嘉興第二高等國小堂,畢業後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後至嘉興學中醫。1916年,進上海南洋中學,又因家庭無力負擔及身患重病而中途輟學。1921年春,到上海南市區崇文義務國小(後改名報關義務國小)任教,常與沈資田(中共早期黨員,1927年12月犧牲於杭州)、趙醒儂(中共早期黨員,北伐戰爭前夕被江西軍閥朱培德殺害)等交往,組織一一社(自學文化的組織),彼此勉勵,探求革命。
顧作之
入黨 1922年春,由俞秀松(團中央領導人)、張秋人(上海市團委負責人)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冬,由徐梅坤(當時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書記)通知作之轉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指定為黨小組組長。接著,被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地委委員,又被組織上指定為非基督教大同盟執行委員會委員。1923年7月,當選為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9月改選為正式委員。1924年1月,中共上海黨組織根據西湖會議精神,為推動國共合作,指定作之等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同年夏,奉中共上海地委(1924年4月,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改組為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指派,到嘉興開闢黨團工作。回嘉興時,以國民黨嘉興縣黨部籌備員的名義展開活動。同年冬,吸收新塍讀書會(知識青年的自學組織)發起人沈選千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春,參與組建國民黨嘉興臨時縣黨部,任常委,在城區道前街宏文館(今嘉興市機關幼稚園)附近租賃民房,以國民黨嘉興縣黨部名義創辦嘉興公學,為革命事業培養骨幹,推動國民革命運動。同年3月,中共嘉興獨立支部建立(它是嘉興革命史上第一個中共黨組織),任書記。同月,發展讀書會骨幹朱亮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介紹朱仲虎入黨(土地革命初期,朱仲虎任嘉興縣委書記)。與此同時,介紹青年店員張寄仙、方叔昆等及秀州中學學生錢鑫鑫(又名振海)加入共青團,並成立了共青團新塍小組及城區小組(或稱城內小組),先後由作之和沈選千領導。

任職

1925年3月14日,孫中山逝世後第二天,顧作之在城區天后宮(今姚莊路嘉興棉紡廠旁)主持召開了孫中山逝世追悼大會,公開散發上海書店印發的《孫中山》小冊子200本,積極宣傳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又到新塍、平湖主持了孫中山追悼大會,當眾演說,廣泛宣傳三大政策。同時,宣布國民會議促進會嘉興分會成立,為負責人。五卅慘案發生後,與王貫三立即分頭趕到省立二中、省立二師,鼓動全校師生罷課,聲援上海工人、學生的反帝鬥爭。翌日,召開民眾大會,成立嘉興縣各界聲援五卅慘案後援會,大會後進行示威遊行。此後不久,邀惲代英來嘉興活動,在暑期中等補習學校舉行青年革命講座,並陪同去南湖遊覽。7月5日,國民黨省黨部沈定一和國民黨中央特派員戴季陶在蕭山衙前鎮(沈定一老家)召開國民黨浙江省臨時省黨部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企圖破壞國共合作。省黨部中共黨團組織負責人宣中華華林等聯合嘉興縣黨部出席的代表顧作之朱亮人及其他各縣(市)黨部代表中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共商對策,團結一致,挫敗了沈定一的反共行徑。12月15日,與宣中華等在硤石東山嚶求社召開了浙江省各縣(市)黨部(左派)聯席會議,任秘書長。會議一致聲討鄒魯謝持等非法召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又稱“西山會議”),破壞國民黨“一大”路線的反共分裂活動。會議最後決定向全國發出聲討西山會議派的通電,並組成浙江省各縣(市)黨部聯席會議,代行被沈定一把持的浙江臨時省黨部職權,從而沉重地打擊了沈定一為首的國民黨浙江右派勢力。
1926年1月,顧作之受中共上海區委指派,任中共杭州地委書記。7月,調回嘉興任獨立支部書記。1927年2月北伐軍攻克杭州時,秘密起草了《嘉興縣黨部公開宣言》及《嘉興縣施政大綱》,為嘉興建立民主政權做好準備工作。
北伐軍光復浙江後,當局頒發了《工會章程》,顧作之以縣黨部名義發動各工廠、各行業和學校等建立產業工會、職工會、學生會和其他民眾團體等。隨著廠工會、各行業職工會的建立,嘉興縣臨時總工會成立,作之兼任總工會委員長,進而在郊區新塍、莊史等地開展農民運動。

脫黨

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顧作之遭通緝。後應國民黨省黨部負責人潘念之(中共黨員)的委託,到杭州接代潘念之的任務。秋,因杭州國民黨特務偵知搜捕,被迫離杭,再次到上海隱蔽,化名曹蔭兆,開始寫稿謀生。之後因失去與中共黨組織的聯繫,脫離了組織關係。
顧作之脫黨後,於1929年夏到松江縣葉榭區與袁春林(原是中共黨員)試行農村改革,後失敗。之後,和父親去吳興、德清等縣辦理賑濟工作,因遭到地方豪紳的刁難而中止。1933年,去南昌航空署任文書。1935年,航空署失火,作之以“共產黨員故意縱火嫌疑”被拘審。次年,其父親設法保釋。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貿易委員會及中國興業公司鋼鐵部任職。1947年,去南京花紗布管理局、南京精神病防治院工作。1948年冬,攜眷回嘉興。1949年2月,任教嘉興縣立中學,並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嘉興解放前夕,參加嘉興各團體聯合辦事處的工作,進行迎接解放的活動。
建國後,顧作之潘念之介紹,到上海製藥公司、華東衛生部附屬新藥交易所、中國醫藥公司上海市零售公司業務部任職。1956年4月,被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判處徒刑,1971年刑滿。1983年,對其政歷問題進行複查,撤銷原判,宣告無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