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公園(陵城區顏真卿公園)

顏真卿公園(陵城區顏真卿公園)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顏真卿公園原名(陵城區人民公園)位於陵城區顏城街以東、政府北大街以西,南臨公園南路,北連鬲津河,占地113畝,其規劃建設主旨是為了紀念顏真卿。

該公園前身系始建於1981年的原陵縣人民公園,由文博苑、唐城牆遺址、兒童樂園、旱冰場、植物園和花卉溫室等組成。30餘年來,人民公園在為廣大人民民眾和來賓展示古郡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以及提供休閒娛樂場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社會日益進步,尤其是老城改造步伐不斷加快,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落後的人民公園與周邊環境越來越不協調,且不能很好地滿足廣大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閒娛樂求知需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顏真卿公園
  • 原名:陵縣人民公園
  • 位於:陵城區顏城街以東政府北大街以西
  • 占地:113畝
地址,歷史背景,園區風格,公園主題,整體布局,展示帶,主環路,風區,頌區,公園西側,唐城牆,書卷廣場,文博苑,顏公祠,西廂房,東廂房,讚譽,致謝,

地址

顏真卿公園位於陵城區顏城街以東、政府北大街以西,南臨公園南路,北連鬲津河,占地113畝,其規劃建設主旨是為了紀念顏真卿。

歷史背景

該公園前身系始建於1981年的陵城區人民公園,由文博苑、唐城牆遺址、兒童樂園、旱冰場、植物園和花卉溫室等組成。30餘年來,人民公園在為廣大人民民眾和來賓展示古郡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以及提供休閒娛樂場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社會日益進步,尤其是老城改造步伐不斷加快,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落後的人民公園與周邊環境越來越不協調,且不能很好地滿足廣大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閒娛樂求知需求。
2012年初,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順應民意,做出“建設富強、品位、幸福陵城區”的重大戰略決策,並將人民公園改造列入城建重點工程,當年由山東建築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完成規劃設計。2013年5月,人民公園改造工程正式實施,由江蘇堯塘園林綠化(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陵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監管。當時,筆者聞聽此喜訊,喜不自禁,即興創作拙聯一副:老城改造,改造人民公園,人民至上,鑄就人文氣息美陵城區,利在當代;新景建設,建設真卿公園,真情永久,彰顯安德風韻甲天下,功垂千秋!

園區風格

該公園與東方朔公園設計風格截然不同,打個不太準確的比方:從空中俯瞰,如果東方朔公園是一張氣勢磅礴的工整棋盤,顏真卿公園則是一幅靈動秀麗的工筆山水畫。它以陵城區新八景之一“墨香千秋”為主題,以“一軸兩環三區四景”為景觀結構,將兒童遊戲區、市民休閒區、濱水遊覽區、真卿紀念區、城牆遊覽區、老年活動區、園務管理區等七大功能區有機串聯,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參差多變、移步異景,集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於一體,處處飄逸盛唐韻味,與東方朔公園相呼應,彰顯充溢漢風唐韻、兼容現代氣息之城建新理念。

公園主題

該公園緊緊圍繞“墨香千秋”主題,以求特色為準則,借用“風?雅?頌”文體,以顏真卿在平原郡勤政愛民、抗擊“安史之亂”、書寫《東方朔畫贊碑》等軼事為線索,將顏真卿文化和古郡歷史脈絡的表述與現代城市居民休閒需求和空間特色緊密結合。

整體布局

展示帶

一軸:即南入口至文博苑南北景觀軸線,顏真卿文化展示帶。
顏真卿公園

主環路

兩環:即①綠環(主環路),組織功能單元交通,聯繫特色景區;②藍環(湖河溪),分割景區,劃分空間,豐富景深。

風區

三區:即①風區:主題是“古郡展新貌,沙棠育春色。佳境舒筋骨,童叟樂融融。”釋義為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以簡樸的語言,多彩的畫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借喻百姓安居樂業。象徵顏真卿在陵城區任平原郡太守期間勤政愛民,百姓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景象。實體系公園西側沿路童趣園和健身廣場。特色為歡聲笑語。起到廣大居民尤其是兒童少年娛樂休閒場所的作用。②雅區:主題是“夕陽薰香草,水色映芙蕖。歲友敘雅意,桑榆出微霞。”釋義為上層社會舉行各種典禮或宴會時演唱的樂歌,莊重而舒緩,表現出典重文雅的特色。借喻文人雅趣逸致。象徵顏真卿為迷惑安祿山使者而遊山玩水、吟詩誦文等文人活動、氣質和雅趣。實體系公園東側老年活動中心和竹林、梅谷。特色是靜謐雅致。起到烘托老年人“桑榆尚微霞”的心境與修養的作用,與風區一靜一動,形成鮮明對比。③頌區:主題是“斷垣承唐脈,經絡貫古今。顏公留軼事,墨香寫春秋。”釋義為周王和諸侯用於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禮的樂歌,其內容多宣揚天命,讚頌祖先的功德。借喻顏公軼事、書墨飄香。象徵“安史之亂”中顏真卿指揮的“平原抗叛”使平原郡揚名全國的軼事,以及其在此留下的珍貴墨跡。實體系公園中段唐城牆殘垣及書卷廣場、文博苑中軸線。特色是嚴整律動。起到緬懷歌頌顏真卿在平原郡的軼事和偉績的作用。

頌區

四景:即①唐垣悠韻:位於頌區,圍繞唐城牆遺址營造登高遠眺、靜坐冥想空間,蒼松青磚烘托悠古氣氛。②墨香千秋:位於頌區,圍繞顏真卿書法營造展示景觀與休閒空間,香花植物使人聞花香思墨香,品味顏體書法。③陵郡祥和:位於風區,童趣園、健身廣場等空間提供市民日常生活舞台,展現陵城區市民祥和興旺的生活氣氛尤其是兒童少年天真活潑的特性。④耆碩逸致:位於雅區,竹、梅、荷等植物營造雅致的景觀空間,迎合老年人安然閒適的生活節奏。
徜徉顏真卿公園,仿佛先賢就在身邊:英勇“抗叛”,贏得百姓安居樂業;揮毫《畫贊》,使其後人盡情領略書法藝術之無窮魅力……

公園西側

公園西側中段,“顏真卿公園”巨大銘石前面,一尊高大的花崗岩顏真卿塑像巍然屹立:右手執劍,左手握拳,表情凝重,目光犀利,大義凜然,威武不屈,戰袍迎風飄舞,恰似一面獵獵作響的戰旗……該塑像高5.8米,立於1.75米高的基座之上,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專家精心設計,河北(曲陽)鑫特園林建築雕塑有限公司的雕刻師精雕細刻而成,可以說達到了傳神的程度。靜立仰望,令人肅然起敬!仿佛“國家之恩,戮力死節,無以為報!”之聲久久迴蕩、震耳欲聾。塑像面朝車水馬龍的顏城街以及萬晟中央公園、加州錦城、世紀家園等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體現了顏真卿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後人安危;其左右兩側則是健身廣場和童趣園,表明他還是健康歡樂的守護神。

唐城牆

由此南行百餘米,便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平原郡故城牆(俗稱“唐城牆”)。 這是顏真卿做平原郡太守時,為防“安史之亂”而修建的。當時夯土築成三道城牆,堅固寬厚,易守難攻,城上修築有樓、櫓、女牆、炮台。牆高約五丈,上寬約二丈,周長二十里,三城環繞,渾然一體,氣勢壯觀。目前,三道城牆中唯二道城尚存兩段,一段在此,長171米;另一段在縣城西北隅,長449米,均呈拐角型。
說到唐城牆和“絆馬石”,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唐城牆的修建和“絆馬石”的燒制是受了智聖東方朔的點化。當時顏真卿運籌備戰,受兩件事情困擾,一是如何完成浩大的建城工程,二是平原地帶如何抵禦安祿山的強大騎兵。他百思不得其解,陷入困境之中。一日,疲勞至極昏昏入睡,夢見一老者手持桃木拐杖,自東方姍姍而來,他知遇仙人,急忙上前叩拜請求指點迷津。老者執杖在地上寫一“成”字,又在其旁寫一“石”字,並在“石”字周圍劃一圓圈,微笑不語,之後向東方飄然而去。顏真卿猛然醒來,反覆思索,茅塞頓開,知是東方朔顯靈點化:地含“土”字,地上寫“成”即“城”字,地上“成”即土城,意即點化修建土城牆。這樣一來,就地取土,極為方便,築土夯實為城,既緩解了短期無大批磚瓦建城的困擾,又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且挖土成池,城牆與護城河相連,具有雙重防禦功效。再看“石”外畫圓,意即“球”也,即造“石球”。平原地帶有土無石,何不燒磚為石,於是燒制“絆馬石”,用以阻擋安祿山的騎兵。當地至今仍流傳著“修城不用磚,燒磚圓圓蛋”的民謠。自然上述帶有神奇色彩的傳說,不能足以相信,但人們維護祖國統一的願望可見一斑,也彰顯出當地人對東方朔和顏真卿兩位歷史名人的尊崇,總是願意將兩人聯繫在一起讚美。
顏真卿公園顏真卿公園
據到陵城區考察的有關專家介紹,國內留存至今的土城牆極為罕見;而顏真卿發明的“絆馬石”恐怕是獨一無二的。
唐城牆東首,與之渾然一體緊密相連的是用灰磚砌成的一座仿古城門。其上,戰旗迎風飄揚;門外,戰馬、戰車分列左右,戒備森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自城門進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當年顏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時之治所安德命名之人工湖 — 安德湖。岸邊怪石點綴、秀亭臨風、楊柳搖曳;湖內碧波蕩漾、蓮花盛開、蛙鳴悠揚……
“湖心島”則是洋溢著濃郁書法藝術氣息的顏真卿書卷廣場和以紀念顏真卿為主題的仿古建築群文博苑。

書卷廣場

顏真卿書卷廣場的點睛之筆當是安德湖南岸、緊鄰翰墨橋的一方3米見方的顏真卿石刻印章,方方正正,再現顏真卿百折不撓之正直人品。跨過翰墨橋,是高低不一、呈不規則“()”型排列的4組巨大石碑。東側兩組,較矮的一組是《顏真卿在陵城區》簡介;高大的一組是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陵城區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李洪波悉心復原、濟南石雕高手精心雕刻的《東方朔畫贊碑》碑文及碑陰記,字大14—15厘米見方,是原碑的2.5倍,使人得以近距離、更清晰地領略顏體之渾厚遒勁風采,感受夏侯湛贊文之精美文采及東方朔之高貴人品、非凡才華。西側兩組,較矮的一組是蘇軾對顏真卿所書《東方朔畫贊碑》的贊語;高大的一組是《東方朔畫贊碑》碑名和一個兩米多高的鏤空“顏”字,令人嘆為觀止。自“()”東行不遠處,臨近湖岸,或立或臥擺放的或大或小的石塊上,雕刻了陵城區書法愛好者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還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公園水面上形態各異的7座小橋以及兩座亭榭之名稱也是縣裡在廣泛徵求有關人士意見基礎上命名、由本縣書法愛好者書寫鐫刻於其鄰近的奇石之上,充分顯示了顏真卿書法藝術後繼有人、不斷弘揚光大。書卷廣場向西北延伸,文博苑西側的5塊巨石,組成一道道故事牆,向觀者娓娓道來《出生盛世》《遊歷江南》《拜請名師》《雙喜臨門》《首舉義旗》《義殉蔡州》等6個顏真卿的人生故事……

文博苑

移步北上,便是文博苑。該苑占地面積4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始建於1982年,1990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7月,縣委、縣政府又投資100多萬元,對文博苑進行了全面維修和重新布展,院內面貌煥然一新,布展也更加突出了陵城區地域文化特色。在人民公園(文博苑)改造即顏真卿公園建設過程中,拆除了圍牆,變收費參觀為免費開放;同時,還重新進行了建築維護和道路鋪裝,面貌煥然一新,與周圍景觀協調統一。
原來朝南的大門卸掉門扇,成為一座仿古牌坊,巨柳掩映,雄偉壯觀,紅柱碧瓦,瑞獸吉祥。牌坊正上方是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啟功所書“文博苑”三個舒展雋秀的金色大字,充分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

顏公祠

正殿顏公祠,紅柱灰頂,雕樑畫棟,古樸典雅。正門上方,著名書法家劉炳森所題“顏公祠”三個大字端莊渾厚、遒勁有力。該祠以平原郡太守顏真卿為主題布展,迎門矗立著手執毛筆的顏真卿石雕立像,以其《東方朔畫贊碑》拓片為背景,與顏真卿公園西側雕像相呼應,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該祠展示內容為“丹心臣子”“熱血書家”兩部分,分別展現了顏真卿“平原抗叛”、精忠報國的事跡和傑出的書法藝術成就。

西廂房

西廂房是《智聖東方朔》展廳,採用圖片加文字介紹的形式,從東方朔的生平、歷史地位,歷代名人對東方朔的評價,歷代著名畫家為東方朔所作畫像,東方朔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其主要文學作品及家庭淵源等幾方面對其進行系統介紹,突出東方朔正言直諫、詼諧幽默的風格,總結東方朔博學多能、瞻智宏材、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的一生。

東廂房

東廂房系《可愛的家鄉 — 陵城區歷史展》展廳。展示內容有夏古鬲國的演變歷史以及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石刀、石鐮、陶紡輪等,齊國刀幣,戰國青銅劍,漢綠釉八聯燈、博山爐、陶俑,東魏、北齊出土文物,唐三彩、漢白玉佛雕、銅鏡,宋元明清瓷器等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精品的圖片,展現陵城區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顏公祠與古牌坊之間東西兩側,亭(閣)廊相連,曲折迂迴,紅柱黃瓦。東半壁走廊鑲嵌陵城區歷代石刻珍品,時代跨越北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東走廊南端有雙層飛檐六角閣,國家一級文物顏真卿書《東方朔畫贊碑》珍藏其中。其對面是三座木結構碑亭,成品字形,正中亭內是《東方朔畫贊碑》複製碑,南側亭內是《東方朔墓碑》複製碑,北側亭內是清王鍾霖撰書的《顏魯公畫像贊碑》。其南側開闢古石刻碑林,有宋徽宗御書《賜辟廱詔書碑》及明《康氏先瑩昭穆記》、清《平定清海碑記》等珍貴石刻,都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讚譽

文博苑是國家AA級景區及全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2006年5月,著名作家、民俗專家馮驥才考察文博苑後,發出“陵城區何其美,大唐真面目!”的感慨。2008年6月,由山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被譽為“秦漢史之大家”的安作璋,省文化廳原廳長於占德等組成的省文化工作考察組一行7人,應邀來陵城區考察文化工作。在市、縣領導同志陪同下,實地考察了神頭漢墓群、東方朔墓等,聽取了有關情況匯報,對陵城區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表現出濃厚興趣。考察文博苑時,安作璋和於占德分別欣然題詞“漢風唐韻”和“智聖故里,漢唐古城”。
顏真卿公園北側,水系、園路、綠化美化景觀帶與改造一新的鬲津河融為一體,西延至陵城區汽車站,東伸至政府街,形成景中有園、園外有景的巨幅美麗畫卷……

致謝

註:筆者在編寫有關顏真卿公園景觀設計及顏真卿塑像、書卷廣場等方面內容的過程中,承蒙陵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范明光、副局長武貴盈,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陵城區文廣新局副局長、陵城區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李洪波,提供相關文字、圖片資料,並多次接受電話諮詢。特此致謝!
顏真卿公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