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既然名為家訓,作者之意便在使子孫能夠繼承先輩的事業,保住既有的社會地位。為此,作者自然會要求子孫恪守儒家思想所包含的各種倫理道德規範,以立足於險惡複雜的社會而不至傾覆。儒家思想在今天來看固然有消極落後的成份,但本書中很多方面卻是值得我們借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如重視教育、鼓勵勤學、重視家庭和社會關係的和諧,重視對兒女道德品質的培養等等;又比如書中論及躬儉節用、慎於交友、禮貌待客、愛護書籍以及主張薄葬、反對迷信等等,都是值得今人借鑑參考的。 顏之推以學問廣博著稱。《顏氏家訓》中《書證》篇考據名物,討論語詞訓詁,《音辭》篇辨析聲韻,“斟酌古今,掎摭利病”,都頗具精義,反映出顏氏廣博的學識和較深的造詣。《顏氏家訓》涉及範圍極廣,其中包括地域風俗的介紹,佛理的論證,文字、聲韻的校勘等。國學大師王利器曾高度肯定了《顏氏家訓》一書的歷史文獻價值,指出該書對研究南北諸事、《漢字》、《經典釋文》、《文心雕龍》等專門學問,有重要參考價值,並專門指出《顏氏家訓·音辭》一篇“尤為治音韻學者多當措意”。
基本介紹
- 書名:顏氏家訓全書:國學新讀大講堂
-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 頁數:311頁
- 開本:16
- 品牌:優閱世紀
- 作者:顏之推 司馬哲
- 出版日期:2009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17591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一部關於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總結,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和文化遺產,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的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我國古代親職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歷代學者推崇備至的一部親職教育的典範。
圖書目錄
第一卷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
第二卷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第三卷
勉學第八
第四卷
文章第九
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第五卷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生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第六卷
書證第十七
第七卷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
第二卷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第三卷
勉學第八
第四卷
文章第九
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第五卷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生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第六卷
書證第十七
第七卷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序言
一、作者簡介
顏之推,字介,湖北江陵人,南北朝時期北齊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
顏之推出生在群雄割據、南北分裂的時代。他出生於南朝梁大通三年,在他六十餘年的有生時間內,北朝經歷了北齊、東魏、西魏、北周、隋等數個政權的變更,南朝雖只有梁、陳兩個漢族政權的更替,也遭受了侯景之亂、隋滅陳等大的事變。這六十餘年的時間,可以說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這些,顏之推不僅是耳聞目睹,更是身受其害的。
根據《北齊書·顏之推傳》的記述,梁武帝太清三年,顏之推僅十九歲就擔任了湘東王國右常侍,加鎮西墨曹參軍,可謂少年得志。二十一歲時,顏之推在郢州治所夏口掌管記。侯景之亂中,叛軍攻陷郢州,顏之推難逃厄運,不幸被俘,後因有人替他求情,雖免死卻被囚送到了建康。第二年,梁軍收復建康,侯景敗死,顏之推又回到了江陵,任散騎侍郎等職,這是他一生中所任的最高職位。梁元帝承聖三年,西魏軍攻陷江陵,顏之推再次被俘,第二年,被遣送到了弘農郡的李遠那裡。但是,顏之推不忘故國,一直想著回到南方。他在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冒險逃到了北齊,想從這裡借道返回梁國。然而不久,他就在北齊的京都鄴城聽到了梁將陳霸先廢梁自立的訊息,於是斷絕了回到南方的念頭而繼續留在北齊。從那以後,他在北齊度過了二十年相對穩定的生活。這段時期顏之推在仕途上雖屢有升遷,然而身處險惡的官場,時時有被陷害甚至招致殺身之禍的危險。這使顏之推的內心蒙上了陰影。北周建德六年,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顏之推第三次做了亡國奴,這時他才四十七歲。周靜帝大象二年,顏之推在京城長安擔任御史上士一職。隋取代了周以後,他在隋文帝開皇年間被太子楊勇召為學士,不久便病逝了。
顏之推的生平著述非常豐富,非常可惜的是,現存於世的只有《顏氏家訓》、《還冤志》以及《北齊書·文苑傳》中的《觀我生賦》一篇,另外還有佚詩五首。
顏之推學識淵博,才華出眾,不想卻遭逢亂世,飽經憂患,一生都幾乎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曾經三次被俘,飽受戰亂之苦,目睹興衰之變。他既有從仕宦之家跌人困頓的經歷,又有在亂世之中全身保性,使家門不衰的成功努力。顏之推的這一特定的身世經歷,鑄就了他特定的思想性格,這些在《顏氏家訓》一書中是有比較充分的反映的。
二、《顏氏家訓》內容提要
顏之推一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顏思魯、顏愍楚和顏游秦,顏之推非常重視對他們的教育。他根據自己的教育經驗和體會,寫成了《顏氏家訓》一書。
《顏氏家訓》是我國現存的古代最早的一部家教名著,是顏之推集畢生的體驗,旁徵博引,所著就的一部嘔心瀝血之作。
《顏氏家訓》一書的內容,涉及範圍頗廣,除《序致》一篇主要談寫作《家訓》的宗旨外,其餘十九篇則分別就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展開論述。
具體說來,《教子》篇講的是如何教育子女及其重要性的問題,《兄弟》篇講的是如何處理兄弟關係的問題,《後娶》篇講的是男子續弦及怎樣對待非親生子女的問題,《治家》篇講的是如何處理家庭矛盾以及如何治理家庭的問題,《風操》篇講的是在稱謂、避諱、喪事等方面所應遵循的禮儀規範以及南北各界風俗時尚的差異優劣,《慕賢》篇講的是應該怎樣正確對待人才的問題,《勉學》篇講的是怎么對待學習的問題,《文章》篇講的是關於寫文章的各種問題,《名實》篇講的是“名”與“實”的問題,《涉務》篇講的是要接觸社會實際、多做實事的問題,《省事》篇講的是做事情要用心專一、不作非分之想的問題,《止足》篇講的是少欲知足的問題,《誡兵》篇講的是文人不要參與戰爭的問題,《養生》篇講的是關於養生的問題。
以上十五篇的內容主要是涉及了個人在立身、治家、處世等方面所應遵循的儒家倫理道德規範。除此而外,《歸心》篇講的是關於信仰佛教的問題;《書證》、《音辭》兩篇講的是考證古書,涉及文字、音韻、訓詁、校勘方面的學問;《雜藝》篇講書法、繪畫、射箭、算術、醫學、彈琴、卜筮、棋博、投壺諸種雜藝,都屬於比較專門的問題,也可視為對上述十五篇內容的補充。而最後的《終制》篇可以看作是作者寫下的遺囑,言辭懇切,感人至深。
總的看來,《顏氏家訓》一書的各篇內容雖然涉及的範圍很廣,但大體都沒有脫離儒家的思想體系。《唐志》、《宋志》都把這本書列入了儒家的著作,《四庫全書總目》把它列入了雜家的作品,是從不同的角度著眼,各有一定的根據的。
三、《顏氏家訓》的突出思想
《顏氏家訓》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自成書以來,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一直被作為家教範本,經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書中內容基本適應了封建社會中儒士們教育子孫立身處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張,以及培養人才力主“治國有方、營家有道”之實用型新觀念等,繼承和發展了儒家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教育思想。正由於此,歷代統治者對《顏氏家訓》非常推崇,甚至認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以致大肆宣傳,廣為徵引,反覆刊刻,雖歷經乾餘年而不佚。
但是,與儒家經典著作中的正統思想相比較,《顏氏家訓》中的某些思想可以說是發生了某靜程度的扭曲。如果我們結合顏之推的身世經歷及其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來看待這一現象,就不難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了:第一,顏之推從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自然他也要用儒家思想來教育自己的子女。第二,顏之推生處亂世,一生顛沛流離,這就使得他難免會產生強烈的憂患意識,所以他特別希望兒孫後輩能夠懂得現實社會中的利害關係,從而在亂世中得以全身免禍。第三,顏之推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所以他希望兒孫後輩們也能保有既得的官宦世家的社會地位。仔細想來,我們就不難悟出,上述思想常常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要想苟全性命於亂世,就應該遠避官場的傾軋,但這樣怎能保持官宦世家的社會地位?因為,在那個國家四分五裂、政權如走馬燈般頻繁更替的時代,每個為人臣者都面臨著在忠於舊主和侍奉新君的痛苦選擇。在這樣複雜的社會背景下,顏之推的思想發生一定程度的扭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顏氏家訓》中表現得比較突出的另一個思想是重視學習、講求實際。顏之推勉勵兒孫努力學習、重視實幹是為了獲取謀生的本領,也是出於在亂世中求生存的考慮。由於顏之推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所以儘管朝代更換,他都照樣能夠做官。由此可以看出,顏之推勉勵兒孫勤學是帶有強烈的功利目的的,因此,他特彆強調學習必須講求實用,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在顏之推看來,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學以致用:或者是加強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或者是提高處理實際事物的能力,如能斷案、善治民、懂得造屋種田等等。如果學習只是為了能高談闊論、吟詩作賦,那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基於這種務實的觀點,他對當時的士族階層養尊處優、脫離實際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總而言之,由於顏之推出生於士族之家,自己也一生為官,他從小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他身處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極端尖銳的亂世,飽經憂患困厄,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這就造就了他以儒學為宗,然而又意欲遠離政事、全身免禍以及重視學習、講求實用的思想性格。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顏氏家訓》時應該抱有的“知人論世”的態度,而不是對其加以一味的褒獎或貶低。
四、《顏氏家訓》的地位及其價值
從總體上看,《顏氏家訓》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不失為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一種,它不僅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鑑作用,而且對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南北朝歷史、文化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同時,作者在特殊政治氛圍中所表現出的明哲思辨,對後人有著寶貴的認識價值。
首先,全書二十篇,各篇內容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不少見解至今仍有借鑑意義。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固然有不少消極落後的成分,但也包含了許多體現中華民族固有美德的積極因素。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重視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重視對兒女道德品質的培養。此外,書中論及躬儉節用、慎於交友、禮貌待客、愛護書籍以及主張薄葬、反對迷信等等,都值得今人借鑑參考。
其次,本書有較大的歷史參考價值。作者往往通過插敘自身見聞,寥寥數語,便將當時社會的人情世態,特別是士族社會的諂媚風氣,寫得淋漓盡致,讀來饒有趣味。寫梁朝士族子弟不學無術,靠祖上庇蔭養尊處優,及至遭逢亂離,即陷於窮途末路,語言樸實而生動,可謂人木三分,一時間其狼狽情狀躍然紙上。此外,如《治家》篇寫自己一位遠親棄殺女嬰的殘酷場面,《風操》篇評述南北風俗習尚的優劣差異,《名實》篇寫某“貴人”服喪期間以巴豆塗臉,使臉上長瘡,表“哭泣之過”的無恥行徑。凡此種種,都可使我們得以窺見當時社會的世風習尚。
第三,本書《文章》篇集中體現了顏之推的文學理論思想,其大旨與劉勰《文心雕龍》的主張相近,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顏之推很重視文學。他批評揚雄視文學為雕蟲小技的說法,並從個人立身修養的角度說明文學的重要性。對於文學的功用,顏之推不狹隘地僅僅把它歸結為服務於政治教化和實用,他也肯定文學具有愉悅耳目、陶冶性靈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文學審美能力。他的《顏氏家訓》雖時有駢體,但內容充實、情意真切,文筆平易近人,具有獨特的樸質風格,對當時及後世文風也是產生了相當影響的。
當然,《顏氏家訓》畢竟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其封建性的糟粕不可忽視,諸如書中對封建綱常倫理的宣揚,對明哲保身的說教,以及對佛教因果報應的迷信宣傳等,還望讀者仔細鑑別。
顏之推,字介,湖北江陵人,南北朝時期北齊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
顏之推出生在群雄割據、南北分裂的時代。他出生於南朝梁大通三年,在他六十餘年的有生時間內,北朝經歷了北齊、東魏、西魏、北周、隋等數個政權的變更,南朝雖只有梁、陳兩個漢族政權的更替,也遭受了侯景之亂、隋滅陳等大的事變。這六十餘年的時間,可以說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這些,顏之推不僅是耳聞目睹,更是身受其害的。
根據《北齊書·顏之推傳》的記述,梁武帝太清三年,顏之推僅十九歲就擔任了湘東王國右常侍,加鎮西墨曹參軍,可謂少年得志。二十一歲時,顏之推在郢州治所夏口掌管記。侯景之亂中,叛軍攻陷郢州,顏之推難逃厄運,不幸被俘,後因有人替他求情,雖免死卻被囚送到了建康。第二年,梁軍收復建康,侯景敗死,顏之推又回到了江陵,任散騎侍郎等職,這是他一生中所任的最高職位。梁元帝承聖三年,西魏軍攻陷江陵,顏之推再次被俘,第二年,被遣送到了弘農郡的李遠那裡。但是,顏之推不忘故國,一直想著回到南方。他在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冒險逃到了北齊,想從這裡借道返回梁國。然而不久,他就在北齊的京都鄴城聽到了梁將陳霸先廢梁自立的訊息,於是斷絕了回到南方的念頭而繼續留在北齊。從那以後,他在北齊度過了二十年相對穩定的生活。這段時期顏之推在仕途上雖屢有升遷,然而身處險惡的官場,時時有被陷害甚至招致殺身之禍的危險。這使顏之推的內心蒙上了陰影。北周建德六年,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顏之推第三次做了亡國奴,這時他才四十七歲。周靜帝大象二年,顏之推在京城長安擔任御史上士一職。隋取代了周以後,他在隋文帝開皇年間被太子楊勇召為學士,不久便病逝了。
顏之推的生平著述非常豐富,非常可惜的是,現存於世的只有《顏氏家訓》、《還冤志》以及《北齊書·文苑傳》中的《觀我生賦》一篇,另外還有佚詩五首。
顏之推學識淵博,才華出眾,不想卻遭逢亂世,飽經憂患,一生都幾乎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曾經三次被俘,飽受戰亂之苦,目睹興衰之變。他既有從仕宦之家跌人困頓的經歷,又有在亂世之中全身保性,使家門不衰的成功努力。顏之推的這一特定的身世經歷,鑄就了他特定的思想性格,這些在《顏氏家訓》一書中是有比較充分的反映的。
二、《顏氏家訓》內容提要
顏之推一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顏思魯、顏愍楚和顏游秦,顏之推非常重視對他們的教育。他根據自己的教育經驗和體會,寫成了《顏氏家訓》一書。
《顏氏家訓》是我國現存的古代最早的一部家教名著,是顏之推集畢生的體驗,旁徵博引,所著就的一部嘔心瀝血之作。
《顏氏家訓》一書的內容,涉及範圍頗廣,除《序致》一篇主要談寫作《家訓》的宗旨外,其餘十九篇則分別就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展開論述。
具體說來,《教子》篇講的是如何教育子女及其重要性的問題,《兄弟》篇講的是如何處理兄弟關係的問題,《後娶》篇講的是男子續弦及怎樣對待非親生子女的問題,《治家》篇講的是如何處理家庭矛盾以及如何治理家庭的問題,《風操》篇講的是在稱謂、避諱、喪事等方面所應遵循的禮儀規範以及南北各界風俗時尚的差異優劣,《慕賢》篇講的是應該怎樣正確對待人才的問題,《勉學》篇講的是怎么對待學習的問題,《文章》篇講的是關於寫文章的各種問題,《名實》篇講的是“名”與“實”的問題,《涉務》篇講的是要接觸社會實際、多做實事的問題,《省事》篇講的是做事情要用心專一、不作非分之想的問題,《止足》篇講的是少欲知足的問題,《誡兵》篇講的是文人不要參與戰爭的問題,《養生》篇講的是關於養生的問題。
以上十五篇的內容主要是涉及了個人在立身、治家、處世等方面所應遵循的儒家倫理道德規範。除此而外,《歸心》篇講的是關於信仰佛教的問題;《書證》、《音辭》兩篇講的是考證古書,涉及文字、音韻、訓詁、校勘方面的學問;《雜藝》篇講書法、繪畫、射箭、算術、醫學、彈琴、卜筮、棋博、投壺諸種雜藝,都屬於比較專門的問題,也可視為對上述十五篇內容的補充。而最後的《終制》篇可以看作是作者寫下的遺囑,言辭懇切,感人至深。
總的看來,《顏氏家訓》一書的各篇內容雖然涉及的範圍很廣,但大體都沒有脫離儒家的思想體系。《唐志》、《宋志》都把這本書列入了儒家的著作,《四庫全書總目》把它列入了雜家的作品,是從不同的角度著眼,各有一定的根據的。
三、《顏氏家訓》的突出思想
《顏氏家訓》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自成書以來,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一直被作為家教範本,經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書中內容基本適應了封建社會中儒士們教育子孫立身處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張,以及培養人才力主“治國有方、營家有道”之實用型新觀念等,繼承和發展了儒家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教育思想。正由於此,歷代統治者對《顏氏家訓》非常推崇,甚至認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以致大肆宣傳,廣為徵引,反覆刊刻,雖歷經乾餘年而不佚。
但是,與儒家經典著作中的正統思想相比較,《顏氏家訓》中的某些思想可以說是發生了某靜程度的扭曲。如果我們結合顏之推的身世經歷及其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來看待這一現象,就不難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了:第一,顏之推從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自然他也要用儒家思想來教育自己的子女。第二,顏之推生處亂世,一生顛沛流離,這就使得他難免會產生強烈的憂患意識,所以他特別希望兒孫後輩能夠懂得現實社會中的利害關係,從而在亂世中得以全身免禍。第三,顏之推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所以他希望兒孫後輩們也能保有既得的官宦世家的社會地位。仔細想來,我們就不難悟出,上述思想常常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要想苟全性命於亂世,就應該遠避官場的傾軋,但這樣怎能保持官宦世家的社會地位?因為,在那個國家四分五裂、政權如走馬燈般頻繁更替的時代,每個為人臣者都面臨著在忠於舊主和侍奉新君的痛苦選擇。在這樣複雜的社會背景下,顏之推的思想發生一定程度的扭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顏氏家訓》中表現得比較突出的另一個思想是重視學習、講求實際。顏之推勉勵兒孫努力學習、重視實幹是為了獲取謀生的本領,也是出於在亂世中求生存的考慮。由於顏之推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所以儘管朝代更換,他都照樣能夠做官。由此可以看出,顏之推勉勵兒孫勤學是帶有強烈的功利目的的,因此,他特彆強調學習必須講求實用,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在顏之推看來,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學以致用:或者是加強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或者是提高處理實際事物的能力,如能斷案、善治民、懂得造屋種田等等。如果學習只是為了能高談闊論、吟詩作賦,那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基於這種務實的觀點,他對當時的士族階層養尊處優、脫離實際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總而言之,由於顏之推出生於士族之家,自己也一生為官,他從小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他身處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極端尖銳的亂世,飽經憂患困厄,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這就造就了他以儒學為宗,然而又意欲遠離政事、全身免禍以及重視學習、講求實用的思想性格。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顏氏家訓》時應該抱有的“知人論世”的態度,而不是對其加以一味的褒獎或貶低。
四、《顏氏家訓》的地位及其價值
從總體上看,《顏氏家訓》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不失為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一種,它不僅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鑑作用,而且對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南北朝歷史、文化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同時,作者在特殊政治氛圍中所表現出的明哲思辨,對後人有著寶貴的認識價值。
首先,全書二十篇,各篇內容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不少見解至今仍有借鑑意義。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固然有不少消極落後的成分,但也包含了許多體現中華民族固有美德的積極因素。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重視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重視對兒女道德品質的培養。此外,書中論及躬儉節用、慎於交友、禮貌待客、愛護書籍以及主張薄葬、反對迷信等等,都值得今人借鑑參考。
其次,本書有較大的歷史參考價值。作者往往通過插敘自身見聞,寥寥數語,便將當時社會的人情世態,特別是士族社會的諂媚風氣,寫得淋漓盡致,讀來饒有趣味。寫梁朝士族子弟不學無術,靠祖上庇蔭養尊處優,及至遭逢亂離,即陷於窮途末路,語言樸實而生動,可謂人木三分,一時間其狼狽情狀躍然紙上。此外,如《治家》篇寫自己一位遠親棄殺女嬰的殘酷場面,《風操》篇評述南北風俗習尚的優劣差異,《名實》篇寫某“貴人”服喪期間以巴豆塗臉,使臉上長瘡,表“哭泣之過”的無恥行徑。凡此種種,都可使我們得以窺見當時社會的世風習尚。
第三,本書《文章》篇集中體現了顏之推的文學理論思想,其大旨與劉勰《文心雕龍》的主張相近,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顏之推很重視文學。他批評揚雄視文學為雕蟲小技的說法,並從個人立身修養的角度說明文學的重要性。對於文學的功用,顏之推不狹隘地僅僅把它歸結為服務於政治教化和實用,他也肯定文學具有愉悅耳目、陶冶性靈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文學審美能力。他的《顏氏家訓》雖時有駢體,但內容充實、情意真切,文筆平易近人,具有獨特的樸質風格,對當時及後世文風也是產生了相當影響的。
當然,《顏氏家訓》畢竟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其封建性的糟粕不可忽視,諸如書中對封建綱常倫理的宣揚,對明哲保身的說教,以及對佛教因果報應的迷信宣傳等,還望讀者仔細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