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如手足。重視親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兄弟之情,與生俱來,風雪之夜,它會給你溫暖,困厄之際,它會拉你一把。
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品注釋,作品簡介,
作品原文
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於九族①,皆本於三親焉,故於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篤。兄弟者,分形連氣②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則同案③,衣則傳服④,學則邊業⑤,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篤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⑥之比兄弟,則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⑦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惟友悌⑧深至,不為旁人⑨之所移者,免夫!
作品譯文
有了人類然後才有夫婦,有了夫婦然後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後才有兄弟:一個家庭中的親人,就這三者而已。由此類推,直到產生出九族,都是來源於"三親",所以對於人倫關係來說,三親是最為重要的,不可不加以重視。兄弟,是一母所生,外表不同,而氣息相通的人。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左手拉一個。右手牽一個;這個扯著父母的前襟,那個抓住父母的後擺;吃飯是用一個案盤:穿衣是哥哥傳給弟弟;學習是弟弟用哥哥的課本;遊玩是在同一個地方。雖然有悖禮胡來的人,兄弟間卻不會不互相愛護。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各自娶了妻子,各自有了孩子,雖然有忠誠厚道的人,兄弟間的感情卻是漸漸減弱。妯娌比起兄弟來,關係就更加疏遠淡薄了。現在讓關係疏遠淡薄者來決定關係親密者之間的關係,這就好比給方形的底座配上圓形的蓋子,一定是合不攏的。只有相親相愛、感情至深、不會受別人影響而改變的兄弟,才可避免上述情況。
作品注釋
①九族: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孫、曾孫、玄孫。也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
②分形連氣:形體各別,氣息相通。
③案:古代一种放食器的盤。
④傳服:指大孩子用過的衣服留給小孩子穿。
⑤業:書寫經典的大版。連業:哥哥用過的經籍,弟弟又接著使用。
⑥娣姒:兄弟之妻互稱,即"妯娌"。
⑦節量:節制度量。
⑧友:兄弟相親愛。悌:敬愛兄長。
⑨旁人:此指妻子。
作品簡介
《兄弟篇》出自《顏之推·顏氏家訓·第三篇》
《顏氏家訓》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別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後娶第四、治家第五、風操第六、慕賢第七、勉學第八、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心第十五、歸心第十六、書證第十七、音辭第十八、雜藝第十九、終制第二十。
《顏氏家訓》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宋代以後,影響更大。宋代朱熹之《國小》,清代陳宏謀之《養正遺規》,都曾取材於《顏氏家訓》。不唯朱陳二人,唐代以後出現的數十種家訓,莫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顏氏家訓》的影響,所以,王三聘說。“古今家訓,以此為祖。”從《顏氏家訓》之多次重刻,雖歷千餘年而不佚,更可見其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