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桂馨堂,清代富榮鹽場鹽業家族的堂名。雍正十一年(1733)顏廷耀由廣東海豐入川定居威遠縣,設館訓蒙。乾隆四十二年(1777)遷居
自流井馬衝口業鹽。其曾孫
顏昌英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鑿辦永興井,設鍋300餘口,獲利甚豐。道光八年(1828)顏昌英獨掌家業,開辦鹵井二眼。在其後數年內又先後開鑿了十餘眼鹽井。鹹豐初顏昌英同李亨、王克家集資於牛口山建寨,歷時七載,耗銀七萬餘兩建成,取名“
三多寨”,顏氏居宅謂之“桂馨堂”。鹹豐時正值川1鹽濟楚之良機,顏氏家族大興井灶,擁有鹵火井140餘眼、火灶800多口,年產鹽70餘萬擔,歲入銀50萬兩,家資過100萬兩,成為
富榮鹽場四大鹽業家族之一。同治十年(1871)開始走向衰落。光緒三十一年(1905)析產分家,徹底破落。
顏桂馨堂為傳統中式瓦房,據顏氏後人回憶,顏桂馨堂占地寬廣,依地形建成四重,層層拾級而上,幾進幾重,縱深數十丈,寬約十餘丈,左右對稱,有寬闊廳堂,高懸各種匾對,有花園、戲樓等,大門外有坪,坪前辟池塘,植荷花垂柳,塘外是南北行人大路。進大門有大片闊地,左右各植丹桂一株,均長成須三人合抱、高數丈,盤成五層傘形、兩傘相接籠罩整個院壩的大樹,行人出入均從樹下而過,八月花開,香溢數里。顏昌英於建成後,取“桂子流馨”之意,因名桂馨堂。此庭園三方種有梅花數十株,多照水、硃砂、綠萼等名貴品種。坪內有石牆圍繞之深水井,供附近人家飲用。右邊空花圍牆隔開,內有花園一座,旁植鳳尾一片,搖曳生姿。過梅花拾級而上進入第二重,當中為三廳堂,左右小巧書房,專司接待顯貴賓客,出三廳堂又過一坪,兩邊照牆壁立,右牆裡是內花園,出三廳堂再拾級進入又一廳堂。此廳長與屋齊,可同時擺席數十桌,為紅白喜事宴男客之處,再過坪登級到堂屋(供祖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