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李叢書

顏李叢書

《顏李叢書》是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焱

基本介紹

  • ISBN:9787555410577
  • 作者:王焱
  • 出版社:廣陵書社
  • 出版時間:2018年9月
  • 定價:16800.00元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
清代初期,理學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其流弊逐漸引起有識之士的反思與批評。在清初反對宋儒的學者中,以顏元、李塨所代表的顏李學派的批評最激烈。顏李在對宋儒的批評中,揭開了儒學重身習,尚功利的樸實面相,顏李也因此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家。 顏元(1635-1704),字易直,後更字渾然,直隸博野縣人。初姓朱,父㫤,為蠡縣朱氏的義子。顏元生長窮鄉,讀書不多,二十四歲(一六五八),從友人處聞薛文清、王文成之學,“深喜陸王,手抄要語”。兩年以後,又得《性理大全》,知宋儒周、程、張、朱之學,乃“屹然以道自任”。 顏元對宋儒由篤信轉為懷疑,及至最後的批判,其第一次轉折出現在一六六八年。該年二月十四日,朱媼病逝,顏元居喪一遵朱子家禮,因而察覺其中有違背性情之處,校以古禮,乃知其非。李塨編訂的《年譜》說他因此“悟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藝,孔子之四教,正學也;靜坐讀書,...(展開全部) 清代初期,理學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其流弊逐漸引起有識之士的反思與批評。在清初反對宋儒的學者中,以顏元、李塨所代表的顏李學派的批評最激烈。顏李在對宋儒的批評中,揭開了儒學重身習,尚功利的樸實面相,顏李也因此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家。 顏元(1635-1704),字易直,後更字渾然,直隸博野縣人。初姓朱,父㫤,為蠡縣朱氏的義子。顏元生長窮鄉,讀書不多,二十四歲(一六五八),從友人處聞薛文清、王文成之學,“深喜陸王,手抄要語”。兩年以後,又得《性理大全》,知宋儒周、程、張、朱之學,乃“屹然以道自任”。 顏元對宋儒由篤信轉為懷疑,及至最後的批判,其第一次轉折出現在一六六八年。該年二月十四日,朱媼病逝,顏元居喪一遵朱子家禮,因而察覺其中有違背性情之處,校以古禮,乃知其非。李塨編訂的《年譜》說他因此“悟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藝,孔子之四教,正學也;靜坐讀書,乃程、朱、陸、王為禪學、俗學所浸淫,非正務也。”這種記錄或有誇飾的成分,但第二年(一六六九)正月,顏元著《存性編》,首駁宋儒氣質性惡之說。同時,他將自己的“思古齋”更名為“習齋”。同年十一月,顏元又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存學編”四卷,(《年譜》所記如此,今本《存學編》卷一收錄上孫鐘元、陸桴亭書,二書分別作於一六七〇、一六七二年,則今本於刊刻時或有增補。)批評宋儒的章句訓詁與靜坐虛寂。 顏元對宋儒態度的另外一次轉折,發生在一六九一年。這年三月,顏元南遊中州,在次年對李塨的談話中,他說“予未南遊時,尚有將就程朱,附之聖門支派之意,自一南遊,見人人禪子,家家虛文,直與孔門敵對,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乃定以為孔孟、程朱,叛然兩途,不願作道統中鄉愿矣。”同年七月,顏元開始整理讀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筆錄,編為《四書正誤》。 顏元對宋儒的批評,是儒學史上的重要論爭。對人性的態度,他認為宋儒“發明氣質之性,不及孟子之言性善之真,”宋儒將“因習染而惡者,反歸之氣質,不使人去其本無,而使人憎其本有,晦聖賢踐形、盡性之旨。”(見上孫鐘元書)其發揮己說,見《存性編》,大旨“明理、氣俱是天道,性、形俱是天命。人之性命、氣質,雖各有等差等,而俱是此善。氣質,正性命之作用,而不可謂有惡,其所謂惡者,乃由‘引、蔽、習、染’四字為之祟也。期使人知為絲毫之惡,皆自玷其光瑩之本體;極神聖之善,始自充其固有之形骸”(此顏元自述語,見上陸桴亭書)。人性善惡,是思想史上長久爭論的問題,在儒學傳統中,從孟荀以下,就有性善、性惡的對立。宋儒說氣質之性,並不必然導向對人性本身的憎惡,但或者不善學,至於“憎其本有”,厚誣性靈,也是常見的情形。 顏元尤其反對宋儒提倡的讀書、靜坐。他所讀書是“率古今之文字,食天下之神智”,結果“合二千年成一虛花無用之局”(《四書正誤》)。他將讀書的弊端歸罪於朱子,說“朱子論學,只是論讀書。”(《存學編》卷四)“率天下入故紙堆中,耗盡身心氣力,作弱人、病人、無用人者,皆晦庵為之也。”(《朱子語類評》)這些話有偏頗之處,但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文教”之國,重視文獻的保存與傳習。如朱子之勤於著述,為人所共知。在這種傳統勢力的影響下,末流的著述陳陳相因,而學者尚以博聞強記為高,正是無用而且有害。 靜坐,是宋明理學中的傳統教法,自北宋周敦頤以下至於明代陳白沙、王陽明等都曾教學者靜坐,收攝放心。顏元反對靜坐,以靜所見皆為鏡花水月,且“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皆疲軟,以至天下無不弱之書生,無不病之書生。”(《朱子語類評》)又習靜久,多至於厭事,遇事茫然,“誤人才,敗天下事”。 顏氏為學的宗旨,在“六府三事”與“鄉三物”。所謂六府:金、木、水、火、土、榖;三事:正德、利用、厚生;三物:六德 知、仁、聖、義、忠、和,六行 孝、友、睦、婣、任、恤,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一六九六年四月,顏元攜弟子鐘錂等主教肥鄉漳南書院。他在書院分設文事、武備等六齋,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其中文事齋,課禮、樂、書、數、天文、地理等項;武備齋,課孫、吳兵法、攻守、營陣等戰法,並射御、技擊等科;經史齋,課十三經、歷代史、章奏、詩文等;藝能齋,課水學、火學、工學、象數等科;理學齋,課靜坐,程、朱、陸、王之學;帖括齋,課八比舉業。若使顏元及其後學由此展布,未必不為中國古代教育別開生面,可惜同年八月,漳南大水,書院漂沒,顏元有“天也”之嘆。 顏元生平不妄交,朋友多隱淪,無大力者為之揄揚,故其學問未能大顯。其後紹述其學,而為之發揚光大者,為其弟子李塨(1659-1733)。李塨,字剛主,直隸蠡縣人。一六七九年從顏元問學,十年以後,正師弟禮,顏元對之屬望頗深。李塨曾從毛奇齡學樂,又與方苞友,廣交當時名士,能以師旨解釋經傳,有《周易傳注》、《詩經傳注》、《大學辨業》等書傳世,後世以顏李並稱。同時有順天大興人王源(1648-1710),字或庵,初服膺陽明學,後因讀《存學編》、《大學辨業》等,乃因李塨介,執贄顏元之門,稱弟子。稍後有江蘇上元人程廷祚(1691-1767),因武進惲皋聞聞顏李之學,乃上書李塨稱弟子,有《清溪文集》、《論語說》等著述。 清康熙末年,官方確立了朱子學的正統地位,隨後樸學逐漸成為新的學術範式,顏李學反對朱子,又與新興學風異趨,故繼程廷祚之後日漸式微。到晚清同治時期,才又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近代表彰顏李的第一人為浙江德清戴望(1837-1873),戴望之五世祖與李塨同時,家有其書,望讀而好之,經過十餘年的資料收集與整理,於同治八年編定《顏氏學記》十卷,其書行世以後,顏李學復稍稍為世所知。戴望之後,現代學術興起,思想史名家如梁啓超、錢穆、胡適等皆有關於顏李學的論述。 民國時期顏李文獻的整理,以徐世昌貢獻最大。徐世昌民國七年(1918)任總統,以僚屬張鳳台之請,先以顏李從祀孔廟(1919),為歷代諸儒從祀孔廟的最後二人。又成立四存學會(1920)、四存中學,編輯出版《四存月刊》、《顏李學》等。又從齊振林議,匯刻《顏李叢書》、《叢書》輯錄顏李文獻四十餘種,是顏李身後直至民國時期規模最大的顏李文獻的整理工作。 顏李學所代表儒學傳統,重身習、尚功利,不輕武備,與當代文化建設的要求也頗為相宜。今以民國十二年四存學會校刊的《顏李叢書》為主體,附錄王源、程廷祚、戴望以及民國時期的顏李研究文獻,輯為新編顏李叢書,影印行世。對研究古代思想史以及欲深入了解儒學的多重面相的讀者,本編皆不無參考的價值。 編者王焱,天津人,祖籍姑蘇,生於1983年,據稱是民國古文字學家、清末史學家柯劭忞次子柯昌濟先生(1902-1990)的關門弟子,古文字學家、古琴專家、崑曲專家、藏書家、民間文化傳承大使、當代民間私塾教育倡導者、天津甲子曲社特聘顧問。曾供職天津市南開區檔案館、區政協委員 。其父王大成為梁崎弟子,現為中國畫家協會理事。自幼書香門第,家學淵源,私塾教育桃李滿天下,現居北京,為中央文史館特邀館員,多次參與重大文物考古發掘,破譯數千甲骨文、金石文字,號稱當代郭沫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