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楠

顏子楠,男,1982年出生,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顏子楠
  • 出生日期:1982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倫敦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漢學
  • 職稱:副教授
  • 任職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學術兼職,研究方向,主講課程,研究成果,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4年9月至2000年7月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初高中課程 畢業
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 愛丁堡英文學校 語言課程 畢業
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 愛丁堡龍比亞大學 本科(計算機軟體工程) 轉學
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 威斯敏斯特大學 本科(計算機軟體工程) 畢業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碩士(漢學) 畢業
2007年10月至2011年8月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博士(漢學) 畢業

工作經歷

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講師(中國及內亞語言文化系)
英文授課:1)本科三年級:孟子;2)本科三年級:唐宋詩詞;3)本科四年級:歷代古文
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 國家漢辦志願者(兼職)
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講師(古代文學研究所)
中文授課:1)本科一年級:中國古代文學原著精讀2;2)本科一年級:唐詩選讀;3)本科三年級:中國古代文學史(歷史學院);4)本科四年級:中國古代作家研究
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處 項目協調員(兼職)
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院長助理(代理外事副院長)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 訪問學者
2018年9月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副教授(古代文學研究所)

學術兼職

2012年3月至今 Korea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er Reviewer
(韓國首爾大學《中語中文學刊》) (同行評審)
2018年10月至今 T’oung Pao Peer Reviewer
(歐洲漢學期刊《通報》) (同行評審)

研究方向

詩歌的模式化寫作,明代詩歌與詩學,清代宗室詩人群體,清代宮廷文學、政治與文化

主講課程

英文授課:1)本科二年級:中國古代史。中文授課:1)本科一年級:唐詩選讀;2)本科專業選修:海外漢學導讀

研究成果

出版信息(文章、章節)
1) 〈允禧更改舊作考〉。《國學學刊》,2011年第1期,頁131–140。
2) 〈彭廷梅與《國朝詩選》〉。《靜宜中文學報》,2012年第1期,頁207–230。
3) “Poetic Convention and Hierarchy at the Imperial Court:Analysing the Structure of Qing Examination Poems”(詩歌傳統與朝廷政治構架:分析清代的應試詩作).Korea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1, vol.2(2012): pp.89–128.
4) 〈林逋〈二扎〉所附乾隆帝及其文學侍從題詩〉。《故宮文物月刊》,2013年10月號,頁78–85。
5) “A Change in Poetic Style of Emperor Qianlong: Examining the Heptasyllabic Regulated Verses on the New Year’s Day”(乾隆詩體之變化:分析以元旦為題的七言律詩).Ming Qing Studies 2013(Rome: Aracne, 2013), Edited by Paolo Santangelo, pp. 371–394.
6) “On the Divergent Implications of Archery: Discussing the Poetry by Nobles and Officials on Manchu and Han-Chinese Cultures”(“射藝”的不同涵義:探討親貴與大臣有關滿漢文化的詩作).InPolitical Strategies of Identity Building in Non-Han Empires in China(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4), edited by Francesca Fiaschetti and Julia Schneider, pp. 197–224.
7) 〈鐘惺七律的創作技法〉。《勵耘學刊(文學卷)》,2014年第2輯,頁119–143。
8) 〈譚元春與鐘惺七律創作技法的對比〉。《勵耘學刊(文學卷)》,2015年第1輯,頁51–71。
9) 〈乾隆詩體之變化〉。《蘭州學刊》,2016年第2期,頁12–25。
10) “An Object-Oriented Study onYongwu shi: Poetry on Eyeglasses in the Qing Dynasty”(以物為導向的詠物詩研究:清代的詠眼鏡詩).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ume 79, Issue 02 (2016): pp. 375–397.
11) (Co-translated with Timothy Billings) “Selections fromA Book to Burn, Part V: Poetry” and “Selections fromAnother Book to Burn, Part IV: Poetry”(《焚書》、《續焚書》選譯,詩歌部分). InA Book to Burn and A Book to Keep (Hidden): Selected Writing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Rivi Handler-Spitz, Pauline C. Lee, and Haun Saussy, pp. 209–222, 225–229,295–316.
12) “Routine Production: Publishing Qianlong’s Poetry Collections”(程式化的生產:乾隆詩集的出版).T'oung Pao, Volume 103, Issue 1–3 (2017): pp. 206–245.
13) 〈沈德潛生平三事獻疑〉。《勵耘學刊》,2017年第2輯,頁36–51。
14) 〈非經典文本的程式化寫作:以謝榛七律送別詩為例〉。《求是學刊》,2018年第4期,頁114–124。
15) 〈邏輯的七種類型:宋代近體詩的結構主義批評〉。《新宋學(第七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頁­97–139。
出版信息(翻譯、書評、短文):
1)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方向〉。《當代海外中國研究三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程洪、薛昭慧主編,頁276–283。
2) Review.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ume 78, Issue 01 (2015): pp. 218–219.
J.D. Schmidt:The Poet Zheng Zhen (1806–1864)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Modernity. (Sinica Leidensia, 111.) xxv, 720 pp.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3.
3) Review.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Volume 79, Issue 03 (2016): pp. 692–693.
Richard J. Smith:The Qing Dynast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xii, 612 pp. Lanham, Boulder, New York and London: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15.
4) Review.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ume 81, Issue 01 (2018): pp. 166–168.
Ji Hao:The Reception of Du Fu (712–770) and His Poetry in Imperial China. (Sinica Leidensia.) x, 266 pp.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7.
5) Review.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ume 81, Issue 01 (2018): pp. 168–169.
Chang Woei Ong:Li Mengyang, the North–South Divide, and Literati Learning in Ming China.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Monograph Series, 104.) xi, 354 pp.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6.
研究課題
1) 主持項目:2014–2016,“北京師範大學青年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清代宮廷文學研究”,項目號:SKXJS2014019。
2) 參與項目:2014–2015,A Book to Burn and A Book to Keep (Hidden): Selected Writings(《焚書》、《續焚書》選譯),參與詩歌選譯部分。
合作成員:Timothy Billings(美國明德學院),Rivi Handler-Spitz(美國馬卡萊斯特學院),Pauline Lee(美國聖路易大學),Haun Saussy(美國芝加哥大學),等等。
3) 參與項目:杜桂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項目名稱:“清代詩人別集叢刊”,項目號:14ZDB076。
4) 主持項目:2017–202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項目名稱:“清代宗室作家與宮廷文化研究”,項目號:17BZW1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